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12.
沈建忠  张效民 《地球学报》1993,14(3):137-144
热源一直是沉积喷气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模式难以解决的阿题.在该类矿床下盘岩石中HHP花岗岩的发现为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HHP花岗岩含有很高的放射性U、Th和K,能长期持续地提供热能.从而在上覆沉积岩中驱动热液对流循环系统。如果保持中等程度高的渗透率.一个宽大于10km的HHP花岗岩驱动并维持热液对流循环系统脉动性地活动10^5-10^4a.耶么温度为235℃.且最初由花岗岩缓冲的还原卤水能提供10Mt铅锌,所以确定HHP花岗岩及其形成时代有助于大型Sedex矿床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海洋节肢动物细胞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培养是生物工程中重要手段和常用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染色体分析、细胞代谢、基因表达、免疫、癌变机制、病毒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作为生物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已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和鱼类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海洋节肢动物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放养鱼类对乌梁素海水生态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8年4月共设置6个采样点,分别对乌梁素海现存水草区与鱼类放养区水体表层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两区域的营养状态与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6属154种,其中现存水草区(142种)多于鱼类放养区(88种),现存水草区浮游植物种属组成为硅藻-绿藻-蓝藻型,鱼类放养区为绿藻-硅藻-蓝藻型。现存水草区平均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4.29、4.23,明显高于鱼类放养区(2.46、2.30)。两区域浮游植物优势种共26种,其中现存水草区(24种)多于鱼类放养区(11种),现存水草区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要优势种,而鱼类放养区则以蓝藻为绝对优势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现存水草区(25.19×106 cell/L)显著低于鱼类放养区(275.79×106 cell/L)(P <0.05),而平均生物量现存水草区(13.34 mg/L)虽低于鱼类放养区(36.20 mg/L),但差异不显著(P> 0.05)。研究显示,现存水草区营养状态为中营养-轻度富营养,鱼类放养区为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两区域水质均为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状态。【结论】与历史数据相比,现存水草区浮游植物群落表现为浮游植物多样性下降、种类小型化、优势种转变为蓝藻为主。与现存水草区相比,鱼类放养区浮游植物群落因放养鲢、鳙的摄食导致浮游植物多样性下降、种类小型化、优势种向可食性差、生长快的群体型蓝藻演替。  相似文献   
16.
江南古陆南缘四堡群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四堡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出露于桂九万大山地区,是华南最古老的地层单元之一。对坛地区罗布山枕状玄武岩中细粒原生锆石进行单颗粒锆石蒸节-沉积法年龄测定,两组锆石样品获得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1374±20(2σ)Ma和1863±7(2σ)Ma。对宝坛地区基性和超基性火山岩进行了Sm-Nd同位素研究,获等时线年龄为1782±820(2σ)Ma,与锆石单颗粒207Pb/206Pb年龄一致,充分说明四堡群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火山岩的εNd(t)为0.6,表明基性-超基性岩浆源自于亏损地幔。这套岩石的  相似文献   
17.
沈建忠  张效民 《地球学报》1994,15(1):137-144
热源一直是沉积喷气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模式难以解决的阿题.在该类矿床下盘岩石中HHP花岗岩的发现为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HHP花岗岩含有很高的放射性U、Th和K,能长期持续地提供热能.从而在上覆沉积岩中驱动热液对流循环系统。如果保持中等程度高的渗透率.一个宽大于10km的HHP花岗岩驱动并维持热液对流循环系统脉动性地活动10^5-10^4a.耶么温度为235℃.且最初由花岗岩缓冲的还原卤水能提供10Mt铅锌,所以确定HHP花岗岩及其形成时代有助于大型Sedex矿床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19.
20.
沈建忠 《地球学报》1999,20(2):121-128
从地球环境动力学和地球内部动力学2个方面介绍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研究方向与钻探目标,前者主要试图了解地球气候变化历史与规律、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与影响以及通过沉积物、液体和细菌等研究了解全球碳循环、气水合物形成和深海生物资源等重要问题;后者主要试图探测地球深部热与物质的转换、调查岩石圈变形与地震形成过程。同时,也介绍了ODP提出的3个挑战性项目,即自然气候变化和气候剧变原因、地质过程的现场监测和大陆边缘与洋壳深部结构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