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论述了活断层分段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的边界标志。提出分段的基本原则是:以断裂的不连续性为依据,以地震危险性评价为目的,划分断层段。文中提出了9条分段依据和39个具体标志。认为地震危险性评价应坚持两条原则:①由定性到定量;②循序渐进,逐步缩小范围和时段。文中提出了利用活断层资料确定潜在地震危险区、估算震级和预测发展时间的方法,其中的一些模型是作者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利用活断层分段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中长期地震预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红河断裂深部震源环境介质力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国  汪良谋 《地震地质》1993,15(2):131-137
应用震源波谱分析对红河断裂带深部震源环境介质力学性质和地质资料的研究,证明在弥渡以南的红河断裂深部存在有利于蠕滑活动的环境介质条件,从而对红河断裂地震活动的不均匀性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北京拗陷构造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良谋  徐杰 《中国地震》1990,6(2):25-36
本文据地质历史和构造变形对北京拗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新构造运动和断裂活动性作了分析。地质历史分析表明北京拗陷在横向上介于京西隆起和大兴隆起之间的一个中新生代拗陷。在纵向上由几个相间排列的凹陷和凸起组成。中生代沉降中心表现出由北向南迁移,新生代以来则表现出自南向北迁移。从地貌水系所反映的构造运动来看,北京拗陷的中段和南段表现出间歇性均匀抬升性质,北段垂直差异运动明显。断裂活动时间在南段和中段主要为上新世和早更新世;北段活动时间可延续到晚更新世,甚至全新世。北段第四纪时新发育的断陷盆地可能与北西向断层的左旋走滑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Long┐andintermediate┐termseismicpoten┐tialofFen┐Weiseismicbelt:activefaultdataapplicationJINGLIU(刘静)andLIANG-MOUWANG(汪良谋)Ins...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人工地震反射剖面法对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近场区内的断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区内的断裂活动在晚更新世以来均已停止,断裂活动将不会影响该电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由香港地质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东南亚城市地质会议于1986年12月15—20日在香港召开,会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地质学家协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资助和香港有关单位的支持。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代表,其中大陆地区代表17人,会议共收到论文70多篇,近50名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对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城市地质问题作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本文概述了这次会议,内容包括会议概况;本届会议主要讨论的内容;东南亚是世界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地震工作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断层滑动速率与强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北地区选择了18个震例(M≥6.0),以断层滑动速率,应力主轴方向,断层走向为因子对震级作了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同时又作了震级与滑动速率之间的一元分析,并将这两种分析作了对比。结果表明:(1)二元回归分析优于一元分析;(2)断层滑动速率,应力主轴方向与断层走向之间的夹角α是决定震级大小的两个主要因素,(3)M≥3.5级的地震与断层活动与否无关;(4)运用二元分析公式可以进行震级预测,并可以对历史  相似文献   
18.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在震害方面做了初步尝试。首都圈震害环境由地震、地质和人文等3个次一级环境组成,文中定性或半定量地讨论了10项影响因素和历史震害分布特点与震害环境的关系。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首都圈震害环境进行了区划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我国西部走滑型地震的地表破裂长度L和位移量D与震级M_s和复发时间间隔T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震级M_s和复发间隔T不仅与L值有关,还同时与D值相关;乘积LD值可用来估算震级M_s,比值D/L与复发间隔T密切相关;对于M_s或LD值给定的地震,D/L值大(即L值小或D值大)的地震,有较长的复发间隔;当破裂长度L一定时,有较长复发间隔的地震,M_s或LD值较大;当位移量D相同时,M_s或LD值较大地震的复发间隔较短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地堑构造是华北地区最普遍和最有特征的构造。它与强震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活动构造参数估计地质地震活动性,能克服历史地震记载时间短的局限性。 文中首先计算了三条地堑带的扩展速率,并据此计算了该地堑带上的强震重复间隔。结合强震活动周期和迁移特点,对每个地堑带的强震危险性作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