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回顾了过去半个多世纪水库诱发地震观测与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当前水库诱发地震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进一步积累资料、确定水库诱发地震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观测和实验手段研究水库诱发地震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有效的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技术,是今后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2.
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652年至1994年间云南地区共发生613次破坏性地震,其中5.0—5.9级地震553次,6.0—6.9级地震49次,7.0—7.9级地震12次,8级地震1次。云南的破坏性地震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破坏外,还在震区形成包括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和喷砂冒水等地面破坏现象,这些地面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毁坏建筑物和农田,形成云南破坏性地震灾害特点。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主要集中发生在滇中、滇西北和滇西南地区。根据统计分析,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平均人员伤亡人数(N)与地震震级(M)的关系为:lgN=1.5M-7.4。人员伤亡数(N)与震中距D(km)的关系为:lgN=0.8-0.027D(6.0—6.9级地震)和lgN=3.2-0.05D(7级以上地震)。出现地面破坏现象的最大震中距离(Dmax)和震级的关系为:Dmax(km)=52M-298(地表裂缝);Dmax(km)=18M-93(崩塌滑坡);Dmax(km)=50M-281(滚石)。  相似文献   
23.
在对云南红河南沙水库库区主要诱震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相邻地区几个有类似条件的水库,并结合库区的有限元模拟试验和一般的统计结果,分析了该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强度、时间、地点和影响。综合考虑,该水库诱发5.0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危险库段主要是库首和库区中部,推测诱发最大地震的时间在蓄水之后的1~3年内。  相似文献   
24.
观测获取的地磁资料,其中大多数要分析的信号如磁暴、亚暴、地磁脉动均是非平稳信号,它们以合成的形成而被记录下来.这些资料含有大量的非稳态成分.例如,偏移、趋始、突变、事件的起始与终止等.而这些信号成分往往都很重要,它们反映了所要研究的地磁信号的重要特征.它们的频域特性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对这种时变信号进行分析,需要提取某一时段(有时是瞬间)的频域信息,或某一频段的时间信息.这就需要同时具有时间和频率分辨率的基函数来分析地磁信号.  相似文献   
25.
利用1965~2012年云南地区的181次地震序列资料,分别用4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主震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关系式分别为:b值截距法Mmax=-0.44+1.03Mb±0.4;最大后续余震法Mmax=-0.23+1.00Mm±0.4;主震震级估算最大余震法Mmax=-0.71+0.89M±0.4;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差法:主震震级在5.0~5.9级之间,Mmax=M-1.2,在6.0~7.9级之间,Mmax=M-1.0。用这4种方法对2009年7月9日姚安6.0级地震和2012年9月7日彝良5.6、5.7级地震序列中的最大强余震进行估算,结果符合较好。统计结果显示最大强余震发生在主震后前3天的比例高达60%,这一结果可为最大强余震的时间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基于平稳随机过程的噪声模型,应用小波变换原理对数字化地磁观测资料进行高频噪声剔除,达到净化信号,又不丢失高频有用信息的目的。应用实例表明,小波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对玉江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对滇中地区地震构造和震例的分析,认为该断裂是一条具备发生6.5级左右地震危险的地震构造,其主要危险地段为晚更新世活动段,该地段距离大坝仅为700 m.一旦发生地震,大坝将遭受Ⅷ度左右的破坏.地震虽然不会对大坝产生不可抗拒的断错破坏,但引起的地表应变值很可能大于0.65×10-4,严重威胁着大坝的安全.所以应该考虑对该坝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抗应变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8.
泰国北部梅江断裂的几何结构及其新活动的地貌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泰国北部梅江断裂实地考察结果的分析,认为该断裂在几何结构上为一条由多的层组成的复杂的断裂带,且反映断裂第四纪以来新活动的地貌标志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