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大巴山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过渡部位,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前人对北大巴山地区基性岩年代学已有研究,但对大巴山南部地区基性岩却很少高精度年龄报道。本文对大巴山南部房县东河地区的辉绿玢岩脉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东河辉绿玢岩形成于439.3Ma,相当于早志留世。与北大巴山镇坪地区辉绿岩,紫阳-岚皋地区基性岩及火山岩形成时代基本一致。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南部地区在早志留世处于张裂状态,东河地区的基性岩为岩石圈处于拉张状态下大陆裂谷作用产物。此处439.3Ma的年龄值,也说明此时扬子板块北缘普遍处于拉张的构造环境,代表了在早志留世大巴山南部裂谷盆地的伸展裂陷幅度达到最大。本次研究所获得的年龄数据,确定了围岩竹山组形成不晚于早志留世,限定地层时代为寒武纪-奥陶纪。  相似文献   
82.
电、磁综合方法在云南北衙铁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衙金矿位于西南三江富碱斑岩成矿带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华里西期海相玄武岩和喜山期富碱斑岩极为发育;前者普遍具有热液型铜矿化,后者与金、铁、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具有密切成因关系。本文针对北衙铁金矿,利用高精度磁测圈定的磁异常,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法,两种方法互补,遵循"从已知矿床到未知的原则",紧密结合地质资料,较好地探测深部地质构造以及矿体的空间位置,为工程布置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83.
闵刚  王绪本  王刚  贾安生  李晶 《中国地质》2012,39(3):769-777
根据前期对阿舍勒铜矿床成矿规律的了解,结合钻探、化探及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可知矿区主要矿体Ⅰ号矿体北部呈隐伏状,并具有继续北延、深度逐渐加大的趋势,为深、边部找矿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地点。本文介绍了激发极化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探测深部硫多金属矿体中的优势及其工作方法;在试验区进行激电中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组合勘探,测量结果充分验证了Ⅰ号矿体的北延趋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二维反演剖面较好的反应了Ⅰ号矿体"U"字型空间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84.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一般认为各类地震前兆观测资料都是以不同的方式监测与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有某种关联的信息,通过研究该类信息,有助于认识地震发生的机理。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地震异常信息有可能分布于数字观测资料的不同频带中,既可能存在于高频段,也可能存在于低频段,还可能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85.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大地震举世瞩目,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这次大地震之前的2007年10月北京市地震局于昌平台和通州台各安装了1台沙层应力仪,就在汶川大地震前后记录到了完整的沙层应变动态演化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初步认为仅昌平台沙层应力仪记录到独特的应变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6.
对2011年陕西省气象计量检定所撤换回来的温湿度传感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30台,依据《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方法》对其分别校准,通过比对分析校准前后的数据,总结出:温度校准点的选择最少需要三点,即0o C、零下低温点、高温点;湿度传感器需缩短校准周期;对温湿传感器进行校准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修正,才能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7.
针对物探测量作业中经常会遇到密林、峡谷、窄沟等遮挡严重的不良环境,导致可视卫星数减少、卫星信号不稳定,进而造成定位结果精度下降、作业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多系统兼容的高灵敏度BD930板卡作为接收机主板,给出了板卡的控制方法。研制出了一款实时动态定位手簿软件,并且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搭建了差分数据链,多次在实际物探测量作业环境下对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RTK适应困难环境的能力,所搭建的差分数据链使测量作业更加便捷、高效,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8.
选用首都圈测震台网观测报告,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首都圈地区2002~2014年小震波速比值,系统分析首都圈地区2002年以来中强地震前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中强震孕震过程的前兆信息。为了保证多台波速比计算结果的精度及可靠性,对其计算条件进行了合理限制。计算结果表明,首都圈中强地震发生前,出现了多次波速比低值异常,在震源区附近存在显著的波速比低值异常区,发震地点多为异常区的边缘。  相似文献   
89.
自"九五"以来中国地震局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为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海量的可靠的数据资源.利用这些数字化波形数据目前已开展了大量的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为地震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在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相关研究工作中,数字波形分析方法及其相关处理软件对于地震波信息的挖掘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原因研制了<数字波形地震预测分析软件系统--wavePRED Version 2007>.通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和应用,认为该软件可作为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研究工作中一款分析工具.本文首先概述了利用数字波形进行地震预测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介绍了wavePRED系统的研制意义、设计目标、研制思路、系统具有的一些特点、构建系统的框架体系、操作界面、技术特点、方法与功能等,给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最后对软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也对软件的未来前途进行了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90.
定量提取固体潮异常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中强地震前可能会出现多种前兆,然而找到一个"特定"的异常来预报大地震的发生却极其困难.地震孕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地震的发生是地下介质从失稳到破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强非线性与动态时变性现象的存在,轻微的扰动就很可能会导致失稳介质的破裂,从而使地震发生的具体时刻变得不可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