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1993-1995年对琉球沟弧盆系各个航次的热流数值进行了搜集整理,发现这一地区热流的分布特征和构造特征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大致上呈出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分布特征,冲绳海槽有极高的热流值,而琉球海沟则有极低的热流值,这和板块的撞碰,俯冲,弧后扩张模式相吻合,用二维热传导平流议程用有限单元法对冲绳海槽进行的地球动力学热模拟显示,冲绳海槽的高热流值和海槽内的岩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不考虑海槽中岩浆因  相似文献   
22.
从1855m深的海底泥样中分离到一株产适冷蛋白酶的适冷菌Pseudomonas sp.SM9915,经测定发现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产酶温度为15℃,粗蛋白酶的最适酶温度为40℃。在此基础上,采用硫酸铵沉淀和分子筛层析方法对P.sp.SM9915分泌的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P.sp.SM9915至少分泌三种适冷蛋白酶,并且三种蛋白酶的性质有所不同。这三种蛋白的最适pH分别为8.0、9.0、7.0。最适酶海温度分别为45℃、40℃、40℃;其热稳定性也有明显的差别,40℃下保温,酶活的半衰期分别为11min、5min和27min,表明这三种蛋白酶对低温的适应进化是不同步的。  相似文献   
23.
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对能源的占有和利用。当今世界能源的80%来自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按照传统的化石燃料理论和勘探结果 ,人类行将面临不可再生化石燃料资源的短缺问题。因此 ,寻找新型替代 (或称后续 )资源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维持经济持续发展 ,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天然气水合物自上个世纪在海底沉积物中广泛被发现以来 ,因其分布广、资源量大、能量高而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并被认为可望成为“21世纪行将枯竭的常规油气能源的后续能源…  相似文献   
24.
拖缆采集的海上多道地震数据受海水间传播的多次波影响,往往在共炮点道集上发育周期性的强振幅干扰波,这些噪音会掩盖海底以下及强反射层以下地层的面貌,严重影响多道地震数据的成像效果。为了消除海上多道地震数据中存在的海水间传播的多次波对地震数据的干扰,首先分析浅水多次波在海水间多次震荡的产生机制,采用了τ-P域静校正延迟技术对其进行压制,处理的核心是在τ-P域对周期性多次波模型进行预测,再通过自适应相减以去除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方法对海水间震荡的浅水多次波具有很好的压制效果,经过浅水多次波去除后的叠加剖面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剖面的品质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25.
南海磁静区位于南海北部的洋陆结合带上,在磁异常图上位于陆架高值正磁异常带以南,海盆磁异常条带区以北。收集了南海北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相关资料,总结了南海北部磁静区的研究现状,对ΔT磁异常数据进行了低纬度化极处理,参考磁静区周围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划分了南海磁静区的分布;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讨论了南海北部磁静区及周围区域的重磁场特征,对主要界面的反演发现磁静区内存在磁性基底深度增加、居里等温面隆升、磁性层厚度减薄和莫霍面抬升的现象,认为南海磁静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区域内磁性层厚度的减薄,包括中生代末期地壳的拉张沉降使区域老地层断陷,磁性基底深度增加,磁异常减弱;拉张减薄促使深部地幔热物质向上运移,莫霍面抬升,磁性层发生热退磁,居里等温面抬升,磁性层厚度减薄,磁异常减弱;南海扩张期和张裂以后磁静区的热活动剧烈,深部高温物质底侵,形成高速层,进一步减弱了区域磁异常。  相似文献   
26.
北伊里安盆地位于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汇聚挤压边缘,自晚白垩世开始,澳大利亚板块不断向北移动,与太平洋板块发生多次挤压碰撞,形成了构造活动复杂区域,由此为盆地北缘海底形成广泛滑坡提供基础。通过分析盆地北部高精度的二维地震资料,对海底滑坡特征进行了详细刻画,识别出海底滑坡的3个构造单元:头部、体部和趾部,不同部位都具有其典型的地震特征。该区域海底滑坡广泛发育,分为陆坡/陆架滑坡、水道壁滑坡、峡谷滑坡和块体流沉积4种类型。结合该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等构造运动对海底滑坡起了主要控制作用,在海底地形坡度作为内因和沉积物供给速率、海平面变化、地震活动等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海底滑坡。  相似文献   
27.
Sand waves o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helf had been considered as stable relict bed form. For the industry use of sea bed between stations LF13-2 and LF13-1, a new round of explorations were conducted. The newly obtained data show that both spacings and amplitudes of sand waves are all systematically changing with water depth. Repeated observations since 2003 to 2004 showed that the sea bed is currently active. Due to strong erosion of surface sediment since Dongsha (东沙) uplifting, there are almost no...  相似文献   
28.
东海陆坡及相邻槽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域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实测的海底温度和海底热流资料对东海陆坡和冲绳海槽中轴以西的槽底地区的海底温度场和热流场进行了分析. 利用地震声纳浮标和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资料将本研究区的地层划分为6层,自上而下地层的速度分别为1.8(1.8~2.2) km/s、2.2(2.0~2.5)km/s、2.8(2.7~3.2)km/s、3.4~3.6km/s、4.2(4.1~4.7)km/s、5.1km/s. 上部的1.8~2.2 km/s的速度层相当于第四纪的地层,2.8 km/s的速度层相当于上新世上部的地层,3.4~4.2 km/s的速度层相当于上新世下部的地层.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覆盖的面积从水深约500m的陆坡下缘到冲绳海槽的中轴部分约70000km2,相当于整个东海海域面积的十分之一. 稳定带的厚度从400m(研究区中部)到1100m(研究区北部和南部)不等. 适合水合物稳定赋存的地层主要是第四纪(1.8km/s、2.2km/s)和上新世的地层(2.8km/s). 根据热流、构造活动性和稳定带的厚度分析,研究区北部和南部更适合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赋存.  相似文献   
29.
对采自冲绳海槽中部海底的浮岩样品和邻近陆地樱岛火山的安山岩样品进行了温度 (常温 - 15 0 0℃ )与压力 (常压 - 2 .4 GPa)实验 ,测得在较低温度 -压力条件下 (<1GPa,<80 0℃ )浮岩样品的纵波速度小于安山岩样品的纵波速度 ,在较高温度 -压力条件下 (>1GPa,>80 0℃ )二者的纵波速度接近一致 (5 .9km /s)。 1GPa/80 0℃是浮岩样品和安山岩样品的热动力相变点 ,推测该点的深度大于 18km。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