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杨选  康英  林向东 《华南地震》2012,(Z1):64-72
使用和达法计算了新丰江水库库区及周边2007-06~2012-03期间的ML1.5级以上313个地震的平均波速比,以此研究2012-02-16 ML5.2级地震前后平均波速比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观测精度大大提高后,震前波速比变化反而没有早期的明显,但通过T法校验后仍然存在前7个月开始下降的异常现象,此外还发现这一阶段波速比随水库畜水位的变化有反常的表现。将异常阶段发生的地震用固定震中方法交汇得到该地震的异常区空间分布,其异常区的面积约500 km2,最大线度约为26 km,走向大致与此地震破裂方位一致。异常的持续时间和异常区的面积均符合天然地震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2.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一般认为各类地震前兆观测资料都是以不同的方式监测与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有某种关联的信息,通过研究该类信息,有助于认识地震发生的机理。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地震异常信息有可能分布于数字观测资料的不同频带中,既可能存在于高频段,也可能存在于低频段,还可能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23.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大地震举世瞩目,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这次大地震之前的2007年10月北京市地震局于昌平台和通州台各安装了1台沙层应力仪,就在汶川大地震前后记录到了完整的沙层应变动态演化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初步认为仅昌平台沙层应力仪记录到独特的应变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4.
通过一条新建铁路隧道用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查的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施工方法及解释过程和探测效果等,证实了分布式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隧道勘查中具有仪器施工便捷、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分辨率高、成果可信等优势.表明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是新建铁路勘查的一种全新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25.
自"九五"以来中国地震局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为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海量的可靠的数据资源.利用这些数字化波形数据目前已开展了大量的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为地震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在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相关研究工作中,数字波形分析方法及其相关处理软件对于地震波信息的挖掘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原因研制了<数字波形地震预测分析软件系统--wavePRED Version 2007>.通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和应用,认为该软件可作为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研究工作中一款分析工具.本文首先概述了利用数字波形进行地震预测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介绍了wavePRED系统的研制意义、设计目标、研制思路、系统具有的一些特点、构建系统的框架体系、操作界面、技术特点、方法与功能等,给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最后对软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也对软件的未来前途进行了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26.
27.
28.
基于北京及邻区区域测震台网2009年4月至2016年9月记录到的110个地震的波形资料,运用Atkinson、Moya方法分别研究了北京及邻区的Q值和场地响应;结合地质构造,我们将研究区域划分为3个区:一区(平原区)、二区(延怀盆地)和三区(燕山地区),计算出各区的Q值:Q1(f)=182.00f0.7073,Q2(f)=191.81f0.6215,Q3(f)=486.12f0.3506,讨论了各分区Q值的差异和原因,并与现有Q值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计算,获得了126个台站(51个非基岩台和75个基岩台)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在频域1~20Hz范围内,非基岩台(全部位于一区)场地响应形态比较一致,低频放大,高频衰减,场地响应最大为8,放大与衰减临界频率约为6~13 Hz,最小衰减至0.1以下;大部分基岩台低频段放大不明显,三区基岩台场地最稳定。  相似文献   
29.
为提高地震监测台网观测数据质量,及时发现观测数据问题,基于JOPENS6.1.2提供的数据接口,开发了自动下载观测数据,并自动进行断计统计的软件.经测试,此软件可成功下载数据,并对下载数据进行断计统计,其产出的断计统计结果与人机交互MSDP软件的结果基本一致.并可通过企业微信每日定时向运维人员发布断计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30.
近场全波形反演:芦山7.0级地震及余震矩张量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该地震是自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以来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最强地震,截至5月5日,四川省数字遥测台网记录到了52个(ML≥4.0)余震.我们搜集了信噪比相对较高的宽频带数据,根据已有的三个分别适合于四川盆地和龙门山断裂东南地区、西南山区、西北山区速度模型,利用TDMT_INVC方法计算矩张量,获得了芦山主震及其16个余震的高质量矩张量解;根据P轴、B轴和T轴的倾角对主震及余震的断层类型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芦山地震的震级为Mw6.46(矩震级),地震矩为0.61×1019Nm,震源深度为13 km,震源机制类型为逆断层.芦山余震类型简单,主要为逆冲型;芦山地震序列震中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端的彭县—灌县断裂上,本研究获得的主震和余震的震源机制主要为逆冲型,这表明了龙门山断裂西南端主要为逆冲特征.芦山地震震源性质与汶川地震相近,发震间隔时间短,且均发生于同一构造单元内,表明了该地震与汶川地震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