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5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所获取的海量点云进行建筑物立面数据的提取,有利于提高后续分割拟合、三维建模及变化检测等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本文针对建筑立面点云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扫描点角度间隔直方图的提取方法。首先介绍了固定式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数据特点,然后对基于扫描线的建筑物立面数据提取方法应用于固定式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计扫描角度范围内指定大小(如1°×1°)格网内扫描点的个数,以生成相邻扫描点角度间隔的二维直方图并转换成灰度图像,通过二值化和连通区域标记方法提取了建筑立面数据。试验证明本文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2.
线阵CCD传感器成为了对地观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研究了线阵CCD影像构成的立体像对密集匹配自动生成DSM的方法与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核线影像的金字塔逐层匹配方法及基于相关系数的动态窗口变换的双向匹配方法来实现格网点的匹配。通过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等数据试验验证了上述理论与方法的适用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
风浪扰动下湖滨带悬浮物和营养盐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风浪扰动下沉积物起悬过程中悬浮物浓度的分布特征和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状况,以太湖西北湖滨带为例,选择代表4种不同生境的6个点位进行了连续12 d的野外观测.利用高精度分层同步采样装置,采用重量法计算悬浮量,并对悬浮过程中总磷(TP)、总氮(TN)、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速是引起太湖西北湖滨带水体悬浮物增加的主要因素,沉积物悬浮的临界风速为3.6 m/s.各点位悬浮物浓度的均值差异明显,表现为:无植被区植被区河口区湖心区.太湖西北湖滨带水体氮、磷浓度日变化幅度较大,TN浓度为1.82~4.96 mg/L,TP浓度为0.10~1.47 mg/L.NH_4~+-N和NO_3~--N浓度分别在0.09~2.83和1.05~3.69 mg/L之间波动.近岸无植被区水柱的总悬浮量与风速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722;而远岸湖心区与风速的相关系数仅为0.039.悬浮物浓度除了受风情(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外,同样受水深、地形特征和水生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林卉  赵长胜  王坚  周衍安 《测绘通报》2013,(3):109-111,115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测绘类高级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需要正确的、理性的、实用的教育理念作指导.通过对江苏师范大学测绘类人才培养经验的总结,并结合目前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提出“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求实创新,注重实践,面向市场”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培养计划的优化进行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且基于此对现行测绘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的修订.  相似文献   
35.
InSAR干涉图滤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卉  赵长胜  杜培军  舒宁 《测绘学报》2005,34(2):113-117
探讨多视滤波法、中值滤波法、基于梯度的自适应滤波、additive滤波法四种抑制干涉图噪声的滤波方法.多视滤波法平滑了影像数据,是以牺牲空间分辨率为代价的,通常这种滤波处理应用在从两个单视影像获得的复数影像处理中;作为一种传统的抑制噪声方法,中值滤波技术实质上是一种非线性信号处理技术,它假设噪声具有极端的数值,即在所定义的平滑模板内为最(较)大值或最(较)小值,因此它会使得干涉图丢失一些信息;基于梯度的自适应法是基于梯度的一种中值滤波,它使得边缘更加清晰,该方法可与中值滤波联合使用;Addtive滤波法强调根据局部噪声状况和使用方向平行窗口得到的滤波噪声边缘来自适应的滤除噪声,对于局部噪声状况由关联图来决定.这种方法尤其对高关联的干涉图最为可取.  相似文献   
36.
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林卉  舒宁  杜培军 《测绘通报》2003,(12):25-28
为有效提取边缘密度大的遥感图像中的边缘信息,提出一种边缘检测的有效算法。该算法在数学形态学的基础上,针对图像中噪声和边缘形态的不同建立多结构元素,利用灰度形态变换原理进行边缘提取。实验表明,与经典的边缘检测算子相比,该算法具有很好的边缘提取能力,但抗噪能力较差。为此,笔者还探讨性地提出基于小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边缘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7.
开展双语教学深化高等测绘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林卉  马明栋 《测绘通报》2003,(12):56-59
在测绘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高等测绘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总结了笔者在双语教学的自身建设、学生英语能力的强化训练、双语教材的精选、教学内容的科学组织、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改革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为在测绘工程专业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进一步在测绘工程专业中搞好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8.
a′Trous小波变换与PCA变换相结合的遥感影像融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产生,传统的融合技术难以达到较好的融合效果,如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s Analysis)变换融合受到融合区域的限制,而传统的小波融合(Wavelet Transformation)算法由于高频直接替换,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光谱失真,由此本文在分析主成分分析变换和a′Trous小波变换(WT)的基础上,以QuickBird全色和多光谱数据为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将两者相结合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通过与其他融合方法的定量和视觉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39.
林卉  胡晋山 《海洋测绘》2005,25(1):76-78
从现代测绘技术发展和加入WTO的内在要求出发,分析了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重点结合《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双语教学实践,阐述了其有效途径,并对进一步搞好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0.
以Hyperion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以植被、裸土、裸岩作为喀斯特地区典型地物,利用纯净像元指数方法从影像中提取这3类地物的端元,然后利用匹配滤波(MF)和混合调谐匹配滤波(MTMF)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对喀斯特地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MTMF方法反演得到的喀斯特地区植被丰度与实测植被覆盖度之间的最大偏差为0.15,确定系数R2为0.78,均方根误差RMSE为9.18,MTMF植被覆盖度提取的结果明显优于MF,故MTMF方法反演得到的喀斯特地区植被丰度准确地代表了地表真实植被覆盖情况。研究表明,MTMF方法对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度的估测具有更高的精度及可靠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