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分为冰长石-绢云母型和明矾石-高岭石型两类,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蒙古-鄂霍次克带,形成了许多超大型和大型金矿床.矿床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和岛弧环境,与陆相火山岩和火山机构有密切的关系,已发现矿床的形成时间以中、新生代为主.矿化发生于火山作用后,火山体系脆性断裂带和深部侵入体的发育使地下水循环,具有大量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是形成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2.
辽西义县地区黄花山角砾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辽西地区黄花山角砾岩层的研究表明,黄花山角砾岩是一套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类.黄花山角砾岩的形成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早期阶段以火山熔岩溢流和剧烈的火山爆发作用为主,不同地区形成了火山角砾岩(火山碎屑岩)或火山熔岩;晚期阶段,黄花山角砾岩成层性较好,以厚-中层为主,并且向上部韵律逐渐发育,表明这个时期渐变为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了火山碎屑沉积岩.黄花山角砾岩层和义县晚期的酸性火山熔岩同是义县组的顶部层位,二者为同时异相关系(但不是过渡关系).黄花山角砾岩层的定位对正确认识义县组以及研究阜新-义县盆地的演化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正4月23日上午,"继往开来、携手共进"为主题的省地矿局成立60周年职工文艺汇演在青海大剧院上演。局属13个单位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讴歌了青海地矿60年来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颂扬了青海地质人不畏艰难、团结奋进的新风采、新面貌。八勘院情景舞蹈《祖国不会忘记》获得一等奖;测试中心小品《那一年……》、六勘院音乐快板《绿色发展·金辉之光》获得二等奖;柴综院舞蹈《地勘先锋》、四勘院女子群舞《绽放》、水勘院音舞诗画  相似文献   
74.
在钝顶螺旋藻 ( S. platensis ) 生长期内 ( 1 ~ 11 d ) 添加无机碲 ( Na2TeO3 ),每天的碲剂量水平χTe 分别为 0.05, 0.1, 0.2, 0.3, 0.4,观察 S. platensis 对不同剂量水平无机碲的吸收转化作用,同时考察χTe 为 0.4 的实验组螺旋藻中碲与生物大分子 ( 蛋白质、多糖、核酸和脂类 ) 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当χTe < 0.3 时,碲对 S. platensis 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χTe > 0.3 时,S. platensis 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无机碲进入藻体后一部分被转化成有机碲并进入生物分子中,而绝大部分却以气态碲 ( 甲基化碲 ) 的形式排出,且占添加碲的 86.7 % ~ 91.6 %,气态碲的产生可能是螺旋藻对碲的主要解毒方式.气态碲的含量随着碲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有机碲的含量随着碲剂量的增加而减少.碲与 S. platensis 中的 3 种组分 ( 组分 1:固体残余物,组分 2:水溶性蛋白,组分 3:非蛋白质水溶性物质 ) 有不同程度的结合,不同组分中的碲相对含量随着碲剂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化:当χTe ≤ 0.1 时,组分 2和组分 3 的碲含量较大;当χTe ≥ 0.2 时,组分 1 和组分 2 中的碲含量较大.进入生物大分子的碲主要与蛋白质相结合.  相似文献   
75.
Pyropia yezoensis,an intertidal seaweed,experiences regular dehydration and rehydration with the tides.In this study,the responses of P.yezoensis to dehydration and rehydration under high and low CO 2 concentrations((600–700)×10-6 and(40–80)×10-6,named Group I and Group II respectively)were investigated.The thalli of Group I had a signifi cantly higher effective photosystem II quantum yield than the thalli of Group II at 71% absolute water content(AWC).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alli morphology,total Rubisco activity and total protein content at 100% and 71% AWC,which might be the basis for the normal performance of photosynthesis during moderate dehydration.A higher effective photosystem I quantum yield was observed in the thalli subjected to a low CO 2 concentration during moderate dehydration,which might be caus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cyclic electron fl ow.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yezoensis can directly utilize CO 2 in ambient air during moderate dehydration.  相似文献   
76.
宋世杰  陈师逊  杨芳 《探矿工程》2014,41(2):26-28,32
钻探施工中出现的孔内事故,绝大多数与人的主观因素有关,纯自然事故比较少见。针对三山岛海上金矿勘查工程ZK3410钻孔发生的一起严重孔壁坍塌事故,对其事故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增大冲洗液浓度,增强护壁效果;扫孔和清除孔内坍塌物,采用特殊钻具捞取沉淀物,直至孔壁稳定,孔底清洁,钻进正常。实践证明,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对预防孔内事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7.
针对国产绳索取心钻杆在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ZK96-5钻孔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结合我国现有管材规格及材质、热处理能力和机加工精度等实际情况,对目前在深部和复杂地层钻进中使用的CNH( T)规格(饱71 mm口径)绳索取心钻杆的结构、接手和螺纹的扣形及尺寸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实践证明,国产绳索取心钻杆具有较高的强度、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可靠性,能够较好地适应深部钻探,在ZK96-5钻孔施工中最大使用深度3310余米,有利于绳索取心深部钻探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8.
李德仁  王密  杨芳 《测绘学报》2022,51(6):789-796
光学测绘遥感卫星的性能不断提升,种类日益丰富,已经成为获取全球精准测绘遥感信息的重要支撑。当前光学测绘遥感卫星已具备亚米级的空间分辨能力,但测绘遥感信息服务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亟须发展智能测绘遥感卫星,向实时智能服务转型升级。本文首先基于光学测绘遥感卫星3种成像体制及其实现方式和应用特点,分析智能测绘遥感卫星的适用体制,进一步面向实时化、智能化和大众化的应用需求,提出通导遥(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智能遥感卫星的设计构想,重点分析智能遥感卫星的服务方式及一体化功能组成;然后,阐述新一代智能测绘遥感科学试验卫星珞珈三号01星的性能与特点;最后,对智能测绘遥感卫星的发展和使命进行总结与展望。珞珈三号01星集遥感与通信功能于一体,探索了从数据获取到应用终端的测绘遥感信息高效智能服务模式,为遥感数据基于天地互联网的在轨处理与实时传输提供了真实的服务验证平台,对我国空间信息网络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9.
80.
辽西阜新-义县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其早白垩世的地层、构造和火山岩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地层方面,阜新-义县盆地内下白垩统分布较齐全,而土城子组及以前的侏罗系基本缺失,反映在义县期之前,阜新-义县盆地处在剥蚀环境中(正地形),而在早白垩世处在快速沉降的沉积环境中(负地形),并在早白垩世沉降了约7km。构造方面,晚侏罗世末期,褶皱、逆冲作用反映研究区发生了一定规模的挤压抬升作用;早白垩世阜新-义县盆地的伸展断陷作用贯穿始终,也说明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快速沉降的存在。在火山岩方面,阜新-义县盆地及附近地区的义县组下部多处分布有含镁较高的火山岩,其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火山岩岩浆源于地幔,同时有复杂的成因,这提供了阜新-义县盆地及附近地区早白垩世地壳大规模减薄、地幔岩浆上涌的信息。以上地质特征说明,早白垩世阜新-义县盆地发生了与地幔作用有关的大规模地壳减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