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应根据城市区域整体规划、建筑物震害预测结果及所需疏散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广州市萝岗区现场勘查,按照规划原则,对该区避震疏散场所规划进行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52.
佛开高速九江大桥全长1819.16m,主桥采用六孔一联、最大跨度160m的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为实时监测桥梁结构振动状况和记录大型桥梁真实地震反应,在九江大桥主桥上架设了总计23通道的强震动监测系统。简要介绍了该监测系统的测点布置、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并对系统试运行期间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峰值、频谱和模态分析,得到了箱梁前六阶模态频率变化曲线,并与现场实测模态参数进行了比较验证。研究识别出的模态频率的长期变化可以为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和损伤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贺兰山东麓断裂是银川地堑西侧的重要构造,控制着银川地堑的西侧边界,其最新活动特征是评价未来银川市地震危险性的重要依据。文中在贺兰山东麓断裂南段套门沟—榆树沟段断裂两侧1km范围内1:10000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选择在大石头沟两侧进行探槽研究,获得该段断裂在14ka以来共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距今13.8ka、7.9ka和3.0ka,重复周期约为6ka和5ka左右  相似文献   
54.
正断层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存在。由于地表破裂个性的存在和堆积环境的不同,要揭露真实、完整的古地震活动历史,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关注和讨论。从正断层大地震地表破裂特征、一般识别标志,结合中国正断层古地震研究的案例和地质地貌、气候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在中国开展正断层古地震研究,需注意的技术要点:1)因地制宜地选择探槽开挖位置。宜选择断层错动面简单、单次位移量不太大、外力的侵蚀与堆积作用相对平衡、堆积物粒度中细、能取到测年样品的地段开挖探槽;应尽量避免在断错地层以黄土、次生黄土或块状亚砂土等为主的地区,若避不开这类地点,可考虑小冲沟附近,有少量上游不同成分堆积物的地点开挖探槽。2)精细的探槽记录与分析。对于黄土等块状堆积,要特别注意颜色、粒度、排列方向的细微变化可能暗示着接触界线;识别崩积楔等的要素是崩塌相中杂乱结构和团块状物质,冲刷相上部发育的土壤层;对于坎前堆积物主要为黄土或次生黄土等不易分辨的物质时,细致辨别堆积单元的颜色、粒度、非黄土类物质和钙富集程度等。3)综合的识别技术与检验方法。“逐次限定”方法、“位移量限定法”和 “多探槽校验法”,断错事件的重建等,有助于判断所确定的古地震是否真实和完整。  相似文献   
55.
断层上断点埋深是隐伏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隐伏断层活动性研究中,钻孔探测是重要的探测手段之一(徐锡伟,2002),但由于标志地层发育的局限和钻探分辨能力的局限,识别的断层上断点埋深往往会大于实际埋深。为了减小这种误差,本文以银川隐伏生长断层探测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资料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生长指数法,用以推算隐伏生长断层的上断点埋深。得出的3个钻探场点的断层“理论上断点”埋深分别为:9.09m(新渠稍场点),7.86m(满春场点)和7.25m(板桥场点),小于钻探可识别的上断点埋深。经验证,这应更接近于断层的实际断错情况。  相似文献   
56.
基于钻探的芦花台隐伏断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芦花台断层是银川盆地内一条重要的隐伏构造。在浅层地震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和钻孔样品测试,获得了断层上断点埋深、最新活动时代、晚第四纪累计位移和滑动速率等数据。结果表明:芦花台隐伏断层北段和南段的活动性不同,南段为中更新世末活动断层,北段为全新世活动断层;在北段内,断层活动强度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北向南增强,在时间上表现为晚更新世活动强于全新世。  相似文献   
57.
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农业用水社会化管理的主要实施载体已在国内外众多流域中得以推广. 选择用水矛盾突出的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研究对象, 运用统计学手段综合评价用水户协会的运转绩效, 构建绩效与其影响因素间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甘州区除试点、示范协会以外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绩效普遍不显著;政府对用水户协会的资金、 物质支撑具有显著提高协会绩效的作用;协会自身可以通过保障弱势用水户的用水权益、吸纳教育程度较高的用水户参与管理来提高绩效. 进一步的研究认为,用水户的经济状况差异对水费、水价变化较为敏感的假设并不成立;农村传统的"人多力量大"宗族观念对协会的运转绩效仍有负面影响但作用不大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58.
59.
活断层工程避让在本质上属于工程抗断问题,其目的是减少活断层未来发生地表破裂时对建筑物的破坏.不是所有活断层都能产生地表破裂,只有地震活断层才是工程避让的对象.各种研究方法确定的活断层工程避让安全距离,是否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活断层,尚需对活断层本身开展相关研究.本文基于活断层研究的基本方法,分别以贺兰山东麓断裂和银川隐伏断裂为例,通过对活断层构造活动历史的分析,以活断层的过去预测未来,为裸露和隐伏活断层的工程避让提供依据.对裸露活断层而言,采用地震地质填图、槽探、断层陡坎地貌调查的方法,鉴定其是否为地震活断层,古地震和断层陡坎地貌的原地复发特征是确定工程避让位置的依据,探槽剖面断层带宽度及断层陡坎宽度可作为避让距离的参考.对隐伏活动断裂而言,首先应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断层定位,槽探和钻探是鉴定地震活断层并进行构造活动历史分析的基础.古地震事件的原地复发、以及钻探剖面不同深度不同沉积时期的地层界线的断距变化是分析未来地表破裂位置的主要依据,已有断层面在地表延伸的位置是下次地震地表破裂发生的位置,是工程避让的参照.通过分析,认为前人统计的15m避让距离适用于贺兰山东麓断裂和银川隐伏断裂,银川隐伏断裂考虑最大定位误差后的避让距离为40m.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