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1篇
综合类   4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国大陆GPS基准站的时间序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9年3月至2002年3月期间“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5个GPS基准站与周边国家IGS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并对提高GPS基准站的观测精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GPS基准站的时间序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高程分量的周期性最为明显,GPS点位高程时间序列拟舍曲线的波峰和波谷出现的时间表现为区域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2.
????????????????????????е?????·?????y????????DZW??????????????????40??10 -8 ms -2??????????????????????????????????????????????????????????????????????????????в???????????????????????  相似文献   
33.
????????SLR??2005??????3????????LAGEOS-1??BeaconC??Jason1????????ι?????????LAGEOS??1??????о?????????????????????????????????????????????????????ó?????SLR??3??????????????????2 cm??  相似文献   
34.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微波相干成像方法,应用不同波段的雷达信号可以对地球表面不同的散射特性成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是将两个不同轨道位置或不同时间获得的复数SAR数据进行相位差分处理,从这些差分干涉数据中可以提取特别有用的信息,用于绘制地形图,测量诸如地震、火山、冰川运动等造成的地形变,研究植被覆盖特性、洋流等。介绍了InSAR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并对影响干涉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5.
大气折射对InSAR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星载SAR重复轨道干涉利用不同时间观测的SAR影像数据形成干涉图,干涉相位中包含有成像几何、大气、地形以及地面形变等信息。为此,分析了干涉图中大气参数(气压、温度与相对湿度)对干涉相位的影响,计算了参数变化对干涉相位、高程与形变误差的影响量,并以图形方式描述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6.
激光时间传递技术是目前几种时间比对技术中精度最高的一种。由于进行此类实验设备昂贵,技术难度大,因此,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进行了相关实验。重点介绍了法国T2L2计划及日本ETS-Ⅷ计划,并简要介绍了法国LASSO计划。中国流动SLR站TROS将参与T2L2计划的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37.
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库 ,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坝水库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对欧洲遥感卫星ERS - 1与ERS - 2的SAR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 :只要时间跨度不太长 ,在有植被覆盖、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干涉图像。结合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利用InSAR技术完全有希望识别三峡工程蓄水过程的地表变形  相似文献   
38.
??????????????????????????????????????б????÷??????GNSS??????????飬?????????????????????????????????????????????????仯????????????????????????????????????3 mm??1 mm?????????????????????????????????2 mm??0.2 mm??????????仯?????????о???????????????????2?仯????????????????????????????仯????????峱???????????????????????????????????????????????????????????????????????????????????????????????????????????  相似文献   
39.
??????????????Χ??GPS??????????????з?????????t???????λ?????????α?????50 km??Χ????GPS????α???????????????????70 mm????????????30 s???????λ??????????????????α????????λ???????????У???С?????о???????????????29 km????????λ???21 mm????????150 km???λ???1??2 mm????GPS???????α????????????????????????????????????????????λ?????и???20 km????????廬?????0.6 m??GPS????????α??о????????????????????????????????ε?????????????????  相似文献   
40.
三峡二期工程蓄水后的垂直形变场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根据三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模拟三峡二期工程蓄水位达到135m后的水体负载,利用Farrell提出的质量负荷产生的地球形变理论,推算三峡水库水位达到135m后整个库区的垂直形变,与三峡库区GPS形变监测网获得的蓄水前后的垂直形变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三斗坪-巴东库段,两者中都出现了3个相同的、明显的垂直形变集中区。在三峡大坝附近,模拟结果比观测结果大8~15mm,说明坝址附近的花岗岩具有较强的刚性;而在香溪,模拟结果比观测结果要小23mm,且GPS观测到长江两岸的垂直变化差异达到22mm,说明该段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综合分析表明,三峡大坝坝址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壳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