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21.
对2008年固原硝口CO2气体测值异常和整体变化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从气温、降雨、仪器和人为因素等方面排除干扰,认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后出现的短期异常真实可靠.对距今18年的观测资料进行异常统计,发现18次异常中有6次较好对应周围Ms≥4.9地震.结果发现,该测项短期异常具有短期趋势性下降一转折上升和多次单...  相似文献   
122.
昆仑山垭口地区"望昆冰期"冰碛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昆仑山垭口地区是东昆仑山现代冰川作用中心之一,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保留了多套较为完整的冰川沉积.位于垭口盆地西侧山脊上的望昆冰碛,是本区已知最老的冰川沉积.应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年龄方法对望昆冰碛进行年代测定,5个样品中有4个介于(56.9±5.6)~(38.2±3.5)ka BP之间,相当于MIS3阶段,明显年轻于前人所测ESR和古地磁年代,且与地貌系列不符.这一结果不能代表望昆冰碛的实际年代,而应为所测漂砾后期暴露的年代,反映了MIS3阶段昆仑山垭口地区曾遭受过强烈地表剥蚀过程.望昆冰碛10Be暴露年龄显著地年轻,表明应用宇宙核素暴露年代测定冰碛物形成时代具有复杂性,应充分考虑后期剥蚀等地表过程,并应使用其他测年方法进行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23.
末次冰期以来格尔木河填充-切割及驱动机制初探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格尔木河水系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较大的内陆水系,它发源于东昆仑山主脊.由南向北流经于昆仑山商,最终流入柴达木盆地中的达布逊盐湖.格尔木河水系河谷地貌和沉积,尤其是晚第四纪以来发育的阶地系列是本区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信息的良好载体,对研究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格尔木河水系小干沟、纳赤台和三岔河等典型河...  相似文献   
124.
西秦岭地区铁矿床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是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理想地区。按照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将该区铁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为变质作用铁矿床成矿系列和沉积作用铁矿床成矿系列2个系列6个亚系列,并依据各系列、亚系列含铁建造的时空分布特征、成矿事件、成矿作用类型等地质特征,论述了成矿系列研究在地层分区归属、大地构造属性、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以及区域地质对比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5.
126.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TRP)往往成为高影响天气,是业务预报难点。本文用地面、探空观测资料、雷达遥感资料以及NCEP一日四次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在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引起的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是一次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控制范围内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低层受台风倒槽影响。(2)这次过程第一阶段暴雨主要是在强的对流不稳定条件下,由对流层低层“山竹”倒槽中的辐合线触发对流产生,同时对流层高层“山竹”的极向流出汇入加大了中纬度西风风速,在长三角地区上空产生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第二阶段,对流不稳定条件有所减弱,但前一阶段强回波产生的低层偏北外出气流与东南风形成辐合线,辐合线上还有中γ尺度的涡旋产生,又促进了对流发展。850 hPa台风倒槽北端形成一个低涡,500 hPa副高边缘发展出一个短波槽,暴雨的动力条件更为有利。(3)长三角的3个强降水中心分别在长江口、杭州湾北岸的嘉兴沿海及宁波沿海,都是在水陆边界附近。(4)远距离暴雨区的涡度收支诊断发现:暴雨的初始扰动主要由近地层水平辐合辐散项提供,850 hPa的水平辐合辐散项和扭曲项共同作用形成和加强低涡,并通过垂直运动上传使中层700~500 hPa附近涡度增长,进而发展出500 hPa短波槽。850 hPa涡度来自于台风倒槽和副高边缘的偏南急流。(5)在这次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台风“山竹”与海上西太平洋副高之间形成偏南低空急流,向长三角输送水汽,这与典型TRP事件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典型TRP中暴雨的初始扰动一般由西风槽提供,而这次过程主要由低空台风倒槽和偏南急流提供,涡度上传形成高空短波槽,是不同于典型TRP事件的一个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7.
周星  李英  郭军  何玉 《物探与化探》2021,(2):490-495
上覆岩层压力是地层沉积压实作用的源动力,也是地层孔隙压力计算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通过Eaton公式推导出密度变化与上覆岩层压力和孔隙压力的计算模型,验证了不同厚度下低密度泥岩对上覆岩层压力以及孔隙压力的影响关系,证实密度差异为0.3 g/cm 3、厚度从100~500 m的低密泥岩对孔隙压力的影响最大仅为0.02 psi,从3~250 Hz的频率扫描密度曲线计算得到的上覆岩层压力几乎无差别,证实上覆岩层压力仅代表沉积地层的低频成分,因此根据正常压实地层有效应力和上覆岩层压力的关系确定了基于井控地震层速度场转换上覆岩层压力体的快速方法。以渤海西部某构造为例,新方法求取的上覆岩层压力体被多口钻井一一验证,满足了快速勘探评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8.
影响化州的寒潮强冷空气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州1959年以来的气温资料与ENSO资料,分析了化州近54a中寒潮及强冷空气爆发的天气气候特征和在全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异常的大背景下,ENSO事件对影响化州的寒潮及强冷空气异常活动产生的作用,得到一些相关性的结论.统计分析表明,化州出现寒潮的拉尼娜影响年,其时拉尼娜事件爆发型均为东部型,强度中等或偏强,而化州出现寒潮的厄尔尼诺影响年,其时厄尔尼诺事件爆发型均为中部型,强度中等或偏弱.化州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多的年份一般出现在中等或弱的厄尔尼诺事件期间或非ENSO年期间.少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容易发生在拉尼娜事件影响年期间以及非ENSO事件影响年期间.  相似文献   
129.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与昆明准静止锋风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英 《热带气象学报》1999,15(3):273-279
用对称不稳定理论,对1997年春季滇南一次连续性静止锋风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锋生强迫、锋面次级环流是形成云南低纬高原上风雹天气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0.
基于西南区域数值预报模式(SWC-WARMS)2019年5~8月00时起报的24h累计降水预报资料和四川省气象站点降水观测资料,采用频率匹配法对6月1日~8月31日降水预报值进行了偏差订正。结果表明:模式预报的24h累计降水量总体为湿偏差;订正后降水量平均绝对误差减小;大雨和暴雨的偏差评分提高;小雨、中雨、大雨的TS评分提高,暴雨TS评分降低;各量级的空报率均有所降低,小雨和中雨漏报率减小,大雨和暴雨漏报率增大,尤其是暴雨漏报率显著增加;当模式对暴雨降水落区预报较好(差)时,频率匹配订正能提高(降低)TS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