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墨脱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在传统的冈底斯岩浆弧中新发现一条时代为晚三叠世的迫龙藏布蛇绿混杂岩带,并查明中侏罗世杂色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该蛇绿混杂岩带两侧的地层之上,表明冈底斯岩浆弧中有一条印支晚期叠合的缝合带。查证了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的空间展布和物质组成。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蛇绿混杂岩,呈向NE凸的倒U字型连续分布于南迦巴瓦变质岩系和冈底斯岩浆弧之间,主要由变质的超镁铁质侵入岩、辉绿一辉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该岩石经历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和糜棱岩化作用,主期韧性剪切的性质为伸展拆离,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日喀则地区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基本相同。将南迦巴瓦岩群解体,厘定了该岩群原岩及变质峰期的时代。  相似文献   
22.
川中磨溪地区嘉二段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性储层为主,储层孔喉配置关系较为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给物性下限值的确定带来一定困难.基于嘉二段孔隙结构差异,分为两部分(嘉二1与2A小层、嘉二2B和2C小层)对研究区嘉二段碳酸盐岩储层物性下限值进行确定,通过前人对沉积、储层等的研究及现有岩心分析与动态生产资料确定储层物性下限值.结合物性下限值的研究结果探讨沉积与成岩等作用对储层的控制,研究区储层有效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沉积严格控制着储层的分布,成岩影响着原生孔隙的保留程度和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23.
四川锦屏山地区推覆构造带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锦屏山地区推覆构造带滑移面均为韧性剪切带,而且整个推覆构造带由多个岩片推覆堆叠在一起,在其前缘则出现飞来峰群。通过对韧性剪切带和飞来峰群的精细研究,厘定其缩短距离约30km。同时厘定了扬子西缘的边界断裂——茶铺子-巴折区划性(“槽-台”边界)复活断裂带(韧性剪切带),修正了锦屏山断裂为扬子西缘的边界断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4.
速度倒数法(INV)是基于坡表变形特征的滑坡启滑预测工具, 其与滑坡内部多物理场演化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开展了甘肃省舟曲县立节北山滑坡的勘察与坡表变形监测, 采用基于速度倒数法、速度阈值法、以非饱和土理论为基础的边坡降雨响应模拟3种方法, 对该滑坡的运动特征与失稳的内在机制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边坡变形速度倒数-时间曲线有明显的加速起始点。速度倒数在2021年6月3日达到最低值后, 进入约60 d的平稳期, 在9月20日突然加速, 并在20 d内速度达到200 mm/d以上, 变形不再收敛。基于速度倒数法得到的滑坡生命周期结束点, 与实际的失稳点相差8 d, 提前约130 d对该突发性滑坡进行了预报。根据全过程速度时程曲线, 存在20, 60, 100 mm/d的多级速度阈值。边坡应力场、变形场、渗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 变形时程曲线的拐点与降雨强度的增加相关, 累计降雨量与安全系数呈指数负相关。数值模拟得到的累计变形为2 250 mm, 变形速度为10~35 mm/d, 速度倒数为0.03~0.12 d/mm, 与实际监测数据接近。综上所述, 速度倒数法对立节北山滑坡的生命周期进行了有效预测, 基于速度的预警阈值受长时序变形时程曲线波动的影响, 采用以非饱和土理论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明晰了立节北山滑坡变形对降雨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25.
内蒙古东乌旗狠麦温都尔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蒙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铁、铅、锌、银、锡、钼、金成矿带中西段。成矿受古生代中亚造山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双重影响,成矿背景复杂。矿床的主要含矿围岩为早二叠世宝力高庙组的一套火山碎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体为燕山期花岗斑岩。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与地层接触带外带的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矿体受构造控制,呈NEE向(70°±)展布。矿体的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状和浸染状,局部呈团块状。成矿元素主要为Zn,伴生Pb和Ag;Cu局部形成单独的矿体。成矿整体受区域构造演化影响,经历了晚古生代火山活动(含矿建造沉积、形成)-中生代岩体侵位-矿化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
27.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花岗质片麻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外地质填图和研究发现,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有古老的花岗岩侵入,并在鲁霞地区圈定了9个花岗质侵入体。古老的花岗质岩石主要侵位于南迦巴瓦岩群直白岩组中,与南迦巴瓦岩群一起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而形成花岗质片麻岩套。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质片麻岩、黑云母花岗质片麻岩、闪长质片麻岩等。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片麻岩套具“S”型特征,可能有深部幔源物质的加入。花岗岩形成深度在2~5km之间.侵位时代为552~525Ma,为新元古代晚期,属泛非期陆内演化阶段的产物。高喜马拉雅地区在元古宙末期形成了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