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3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针对复杂建筑物立面中窗户精细提取的难题,该文基于车载LiDAR数据提出一套完整的不规则窗户边界提取方法:先通过RANSAC算法探测建筑物主墙面点云,借助语义特征分离墙面和非墙面点云;再通过坐标变换,将非墙面点云转换到水平面,采用格网对水平面内点集的邻域关系进行判断,使用平面八邻域连通性探测方法对二维平面内窗户点进行聚类,分别存储聚类后的每一个窗户点云;然后采用改进的动态椭圆凸壳算法,检测聚类后各窗户边界轮廓点;最后对窗户点云坐标逆变换,得到建筑物立面中的窗户边界。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
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哈尔滨地铁八标段盾构区间施工测量方案和实际测量工作,从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和盾构机施工测节3个主要方面介绍地铁盾构区间施工各环节的主要测量工作,并以盾构机施工测量为重点,详细介绍盾构机施工测量的各项技术方法.在介绍各项观测技术的同时,还将探讨提高各项施工测量精度的方法和措施.对其他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测量工作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3.
土石坝震害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石坝震害评估经验统计模型具有概念清晰、方法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之一.但是随着震害资料的积累以及其自身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完善.本文对袁一凡1提出的统计回归模型,补充了汶川地震土石坝震害资料,并依据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经验统计模型中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经验统计公式新的回归参数;此外,还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土石坝进行了分区研究,并给出了不同地区的回归统计参数,经检验本文新给出的回归系数使得经验统计模型理论上更加合理,并提高了评估准确率.  相似文献   
74.
道路绿化带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服务功能,道路绿化带信息的精细分类与提取以及绿化带的动态分析对于道路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基于车载LiDAR技术的道路绿化带自动提取与绿植地物精细分类算法。为验证算法有效性,选取北京市丰台区某路段作为实验区域,一期试验数据采集时间为2015年6月,二期试验数据采集时间为2015年9月。将车载LiDAR点云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剪裁分块等预处理,提高算法运行速度。首先对每段道路点云数据进行地面、低矮地物与高地物分类,并将低矮地物与地面点进行组合;然后通过绿化带的点云特性与空间特征,精确提取出每段点云数据中的绿化带,根据所提取的绿化带确定分类范围,利用各类地物点云的特征差别,对绿化带内地物进行详细分类;最后对比同一区域内的多期绿化带数据,从而判断绿化带面积以及绿化带中的各种地物是否发生变化。为验证算法精度,采用人工交互的方式提取绿化带,并对绿化带内各类地物进行人工分类,以此作为参照将人工统计得到的信息与自动提取出的绿化带信息以及各个分类地物信息进行对比,试验区人工提取绿化带总面积为13 027 m 2,自动提取绿化带总面积为12 749 m 2,2组数据相差278 m 2,相对误差为0.02。自动分类算法在试验区场景中杆状地物的探测率为80%,树木的探测率81.81%,灌木探测率为73.91%。对比2期绿化带数据,发现面积缩减量为129.5 m 2,另外新增3株灌木。实验结果说明了本文所述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车载LiDAR城市场景中路灯提取和识别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样本的路灯提取算法。先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路灯的样本参数;再依据数学形态学闭运算提取点云场景中疑似路灯的位置,根据样本参数确定疑似路灯范围并提取疑似路灯点云;然后进行路灯样本和疑似路灯点云的匹配;最后,通过建立路灯样本缓冲区实现路灯判断和提取。通过试验验证,算法不仅可以快速自动提取路灯点云,还能完成路灯单一种类的识别。  相似文献   
76.
采用空-地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三维场景精细重建研究:以三维激光扫描激光点云为基础,获取地面可视地物的三维空间信息,以无人机航拍获得的正射影像为辅助,获取地物顶部三维空间信息,以3ds Max软件为建模工具对三维场景进行重建,系统研究了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三维模型构建、三维场景重建等关键技术。实例结果表明,重建的三维场景及模型精度能满足小范围场景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77.
李永强  毕磊 《地震研究》1992,15(3):240-246
本文通过对红河断裂北段相态汞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表生条件下土壤汞主要以氯化汞和硫化汞存在。可用土壤相态汞进行活动断层勘查,其中反映较好的有气态汞、总汞、氯化汞和硫化汞。红河断裂上部较高的气态汞含量反映其强烈活动性。本文最后讨论了表生条件下土壤相态汞的可能转化模式。  相似文献   
78.
阐述了地震“数字村庄”在地震工作中的意义。讨论了云南“数字村庄”的数据采集、字段设置、属性数据的输入,分析了数字村庄模型的假设及其合理性。分析表明,地震震级越大,该假设的准确性就越高。同时,用现有的数字村庄所含的数据,详细叙述了它的查询检索、地理分析作用。最后,假设在小江断裂上发生一次7.5级大地震,利用地震“数字村庄”可视化计算方法计算了各烈度区的总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总户数及其四类房屋的面积。  相似文献   
79.
曹彦波  李永强  曹刻  杨军 《地震研究》2007,30(3):285-290
分析了GIS技术应用于地震监测研究的现状和传统的测震台网选址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数学模型 GIS空间分析"进行测震台网选址的方法,主要包括影响因子评价模型的构建、台网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及选址模型与GIS的集成等方面。以云南下关区域遥测台网的选址为例对选址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0.
马玉虎  王培玲  李永强 《地震》2007,27(1):95-104
一个地震前兆观测异常所提供的地震信息一般由异常地点、异常变化量、异常持续时间以及异常完成后的延续有效时间等诸多因素所决定,因此提出了用于描述地震异常的前兆信息量S值。根据地震前兆异常信息量综合数学表达式为基础,充分结合平滑滤波、消周期及趋势项和从属函数等数据处理方法,对西北地区67个观测资料较为连续的前兆主要台项进行地震综合信息量S值的计算与提取。结果表明,S值综合信息量时序曲线在西北地区1986年5月至2005年3月间的10次MS≥5.0地震震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值异常(S≥0.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