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IntroductionThe Changbaishan-Tianchi volcano, located i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of China, is one of the well-known active volcanoes in China. In the year 1 215(15, the volcano underwent an eruption that is believ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explosive eruptions on earth in the past 2000 years with regard to its scale and violence. The eruption amounted to over 100 km3, and the eruption cylinder reached a height of more than 30 km, the volcanic ashes floated and fell south of Hokkaido, Jap…  相似文献   
42.
玛沁-靖边剖面S波资料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玛沁——靖边剖面深地震测深S波资料处理解释,获得本区S波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结果表明,该区S波二维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沿剖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剖面西段和海原地区下方呈现S波速度偏低,而波速比偏高的结构特征;剖面中段和东段的S波速度和波速比正常.根据S波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的横向变化特征,讨论了两大异常区岩性的变化.推测海原大地震孕育发生不仅与构造活动有关,而且与该区的岩石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43.
伽师地震区地壳细结构及发震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林  W.D.Mooney 《地球物理学报》2002,45(1):76-82,T001,T002
1997年至1998年伽师地区共出现9次震级为6.1-6.8级的强震。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和非常小的地区范围内接连出现这么多次震级非常接近的地震,确定非常罕见。为研究伽师强震区的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机制,本文对伽师地震区的余震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利用联合反演技术同时得到了地震震源位置和地震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余震震中沿一北北东向条带分布,与强震分布的两个条带中的北东向条带位置基本重合。三维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在地下12km以下存在一条北北东向和一条北北西向的低速条带。上述两低速条带与强震分布的两个条带位置很接近。初步推测,低速条带对应了地壳深部的两条断裂。在我们观测期间,北北东向断理解有微震活动,北北西向断裂相对平静。  相似文献   
44.
滦县地区微震震源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频谱分析方法处理了我大队在唐山地震区取得的高精度的数字地震记录资料。求得了该地区1.5~3.9级地震的等效圆位错震源半径、地震矩、应力降等震源参数。震源半径的取值范围为0.07~0.21公里。地震应力降随震级的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其取值范围为几十万帕到一千多万帕。  相似文献   
45.
滦县地区尾波Q值及其与频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松林  樊计昌 《地震学报》1990,12(4):357-366
利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在滦县地震区取得的高精度的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由尾波分析法计算了对应于7个不同频率(f=1.5,3.0,6.0,10.0,15.0,20.0,25.0Hz)的介质Qc值.发现在该频率范围内Qc随频率的变化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Qc=afb.对流逝时间较短(40s左右)的尾波资料,求得a=46,b=0.85.对流逝时间较长(60s左右)的资料,a=72,b=0.90.b值较大,表明Qc值对于频率的强依赖关系,a值(1Hz的Qc值)较小.这些结果表明该地区为一较强的构造活动区.   相似文献   
46.
滦县地区的近场地震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4年7—8月间在唐山滦县地区的12个观测点上使用PDR—1型数字地震仪进行近场地震观测所得资料初步分析,认为:滦县小区域地震相对密集并与大区域北东向的地震分布不同,震中呈北西向分布并指向7.1级地震震中。人工地震测深资料推断的唐山断裂Ⅰ对唐山地区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滦县—乐亭断裂可能为一垂直断裂,它可能控制着滦县小区域的小震活动。  相似文献   
47.
利用地震P波的初动符号测定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而推断构造活动区的区域应力场,一直是地震学的重要课题。 为了研究喜马拉雅弧形地带的构造应力场,本文采用了G.Vasseur等人提出的求综合断层面解的定量方法。它以每个震源机制解的两个节面解(断层面和辅助面)作为基本资料,试图求出该地区的统一应力场。这个应力场能够较一致地符合各个地震的节面解。  相似文献   
48.
在横向非均匀的复杂地壳结构中,地震波的理论走时和理论地震图的计算一般借助于射线近似法。基于上述理论,本文探讨了由人工地震资料反演横向非均匀的地壳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反演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波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以任县—武清剖面的资料处理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9.
高龙生  李松林 《地震学报》1985,7(3):285-299
本文介绍了对北京——唐山地区八种强磁性岩石标本的压磁实验结果,观察了它们在高压应力下,直至破坏前后的磁化率变化特征。发现磁化率的变化只是其应力值的函数,与体积变化过程、微裂膨胀过程关系甚微。磁化率的压力系数取值范围为——(0.4——3.0)10-3MPa-1。同时,本文还得到了标本中出现破裂后岩石的压磁曲线。 运用铁磁学理论,对上述压磁实验结果作了初步的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50.
文章的作者出席了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可控源地震学委员会于1983年8月在瑞士举行的第四次工作会议,他们根据会议的情况,概述了世界各国人工地震测深工作的现状。作者还介绍了我国的地壳——上地幔深部探测工作的两个特点,并为了推进此项工作而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