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41.
昌宁-孟连缝合带是中国西南三江特提斯重要的古特提斯洋残余,但其消减过程仍然存在争议。南澜沧江构造带曼兵岛弧花岗岩体为探究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对曼兵花岗岩体内的片麻状黑云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二者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51. 5±2. 7Ma、253. 8±1. 1Ma和241. 8±0. 8Ma、259. 5±1. 9Ma,指示其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岩浆活动产物。曼兵花岗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Ba、Sr和高场强元素,具有Eu的负异常(δEu=0. 45~0. 69)。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角闪岩~(176)Hf/~(177)Hf平均值分别为0. 2829035和0. 2829762,锆石εHf(t)平均值为11. 0和12. 5;地壳模式年龄tDM C加权平均值分别为578. 4Ma和469. 3Ma,类似俯冲相关的新生下地壳演化的岛弧花岗岩。曼兵花岗岩具有低的Ce/Pb(3. 89~6. 57)、Th/La(0. 32~0. 58)和Sm/La(0. 11~0. 15)指示了新生下地壳被上部围岩的混染。综合区域古特提斯洋演化历史,认为曼兵岛弧花岗岩体形成于洋陆俯冲向地块增生转换的构造环境,提出三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的闭合延续至早三叠世才完成。  相似文献   
142.
利用强度折减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了单面和双面土体边坡的稳定性。首先,利用典型算例验证了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然后通过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坡体参数,如坡角、坡高、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情况下单面和双面边坡的稳定性。探讨了各参数对单面和双面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特征和规律,同时也展现了土体塑性应变区发生和扩展过程。结果表明:(1)坡角、坡高、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参数的单独变化对边坡安全性系数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近似线性变化,对单面和双面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相同;(2)双面边坡稳定性比单面边坡的有所降低,但边坡几何和物理参数取一定范围内的值时,两种趋于一致;(3)坡面顶部的位移拐点和坡体塑性应变区贯通之间并不是同时出现,土体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不同判别准则之间存在差异。建议实际工程中边坡稳定性评价考虑采用双面边坡甚至更复杂边坡分析模型,同时需综合利用边坡稳定临界状态的不同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143.
新区油气勘探及评价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2 0 0 2年“2 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国际研讨会”中外科学家对中国油气资源前景及勘探方向的讨论以及美国地质调查所对未来世界油气资源的评价论述 ,作者认为应对新区的构造—沉积—油气进行完整系统的研究 ,并将勘探战略划分为 4个阶段 (图 1)。图 1 油气勘探及评价的 4个阶段Fig 1 Fourphasesofpetroleumexplorationandevaluation(1)盆地分析 :根据地球动力学环境将原型盆地划分为裂谷盆地、前陆盆地、走滑盆地和克拉通盆地 ,并分析各类盆地层序格架 ,作为盆地演化和油气系统的基础 …  相似文献   
144.
用确定性法和综合概率法给出沈阳低温核供热站厂址基岩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并和标定的RG1.60谱和HAF0101(1)谱及国家核规范谱作了对比,表明厂址谱整体上比RG1.60谱要低;概率法厂址谱在较短周期(小于0.3s)部分明显低,在较长周期(大于0.35s)部分略高。本文研究为类似地震地质条件区域的核电抗震设计积累了新经验,并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5.
地震断层作用下埋地管线的反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在王汝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物理概念明确、简单实用而又保证其精确度的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作某些简化便可退化到Newmark-Hall或Kennedy方法上。本文还找到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它与管子与断层的夹角、断层的错距、管子的直径、壁厚和管土间的摩擦系数有关,其物理意义为管截面内轴向应变与弯曲应变的比值,当它在个范围内变化时,管中应变以弯曲应变为主,当它在另一个范围内变化时,管中应变轴向应变为主。  相似文献   
146.
电力系统抗震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电力系统的震害特点,概述了国内外电力系统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7.
安徽南部头坡断裂的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位于安徽南部的头坡断裂的野外调查表明,沿头坡断裂没有明显的水平或垂向错动的地貌现象;在取得的剖面中,上覆第四纪地层均未被断裂断错,表明断裂在中、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活动。对本区地貌、第四纪地层和断裂活动历史的调查分析表明,该断裂在燕山运动晚期(侏罗纪末—早白垩世)和喜马拉雅运动早期(晚白垩世—古近纪)有过2次强烈活动,前者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后者以拉张活动为特征。新近纪以来全区处于长期隆升剥蚀状态,缺失新近系,第四系厚度不大,残坡积地层广泛发育,构造运动微弱。头坡断裂的活动历史及新活动性与其相邻的郯庐断裂带南段相似,前者可能受后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8.
空间相关地震动场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小军  赵凤新 《地震学报》1997,19(2):212-215
空间相关地震动场模拟的研究李小军赵凤新胡聿贤(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题词场地条件生命线系统地震动场相位差谱重要性极高的生命线系统工程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空间分布与延伸性.在同一次地震下,这类结构各部分受到的地震荷载将不同....  相似文献   
149.
Introduction The estimation of damag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damage stat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is a key component of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for modern city or a group of c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are major compo-nent parts of modern cities. Vulnerability estimates for these kinds of buildings are of importance to those responsible for civil protection, relief, and emergency services to enable adequate contin-genc…  相似文献   
150.
Introduction A sudden rupture of fault in the crust induces intensive earthquake, and brings about the overlaying soil moving and cracking, and the Earth′s surface deforming and rupturing as well. When it crosses the foundations of buildings and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the rupture close to the Earth′s surface or surface fault would lead to direct destruction to these structures. The study on this problem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From Kobe Earthquake, Izimit Earth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