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文研究了西昆仑造山带南带的新疆赛力格塔什刚玉矿床,该矿床赋存于古老基底的变质 岩系中,含矿岩石为眼球状黑云母长石片麻岩,眼球部分由刚玉(中心)及钾长石(外围)组成,基体为 黑云母及钾长石。经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等的研究表明,这是一个由贫硅富铝的沉积岩经高级变质 作用形成的矿床。  相似文献   
72.
银和金的选择吸附实验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吸附作用被认为是低温表生矿床的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文章内多种矿物对银和金的吸附实验表明,呈纳米粒级的银和金的单质对自然界矿物的吸附有明显的选择性,尤其是银对方铅矿和金对黄铁矿的强选择吸附,与自然界的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这一实验结果为解释许多矿床中方铅矿常作为银的载体矿物及黄铁矿常作为金的载体矿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实验还证明了粘土、有机质和黑色页岩对银和金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73.
峨眉山玄武岩组铜矿化与层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地球化学急变带控矿的分带性规律,在滇黔边界发现了新类型的铜矿化及工业矿体找矿线索。铜矿化一般赋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二者之间难于识别,铜矿物以自然铜和黑铜矿为主,赋存于特定的熔结凝灰岩、火山凝灰角砾岩层位,形成作用与有机质有关,很可能形成一种新的铜矿工业类型。基于野外调研和室内岩矿鉴定,按铜矿化的矿物组合及赋存特点,初步划分为:硅质沥青铜矿化;次生氧化、硫化物铜矿化;团块浸染状自然铜矿化;热液蚀变沸石化型黑铜矿化;凝灰角砾岩型黄铜矿化和碳质、硅化木铜矿化等6种铜矿化类型。这些矿化类型分别与相应的玄武岩组韵律层相对应,其中,沥青质铜矿化类型在区域上分布广泛,沥青广泛充填于熔结凝灰岩的气孔和含矿凝灰岩、碳泥质岩石破碎带中,自然铜、黑铜矿等矿物赋存于硅质沥青岩中,矿化层稳定,找矿标志明显,具有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意义和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