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前人资源评价工作显示新疆伊犁-中天山地块东部库米什地区具有一定的钨矿找矿前景,并已发现有忠宝中型矽卡岩型钨矿床.为进一步查明区内钨矿找矿有利地区,文章以对忠宝钨矿床的成因认识为基础,通过分析库米什地区多光谱(ETM+)、高光谱(EO-1)等遥感蚀变信息及基于多重分形建模思想的奇异性分析方法,对区域1∶20万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本区的构造演化及成矿地质背景,提取与钨矿化有关的找矿信息.结果显示,与钨有关的矿化信息总体具有如下分布特点:①沿中天山地块南缘忠宝岩体及桑树园子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分布;②中天山地块内沿NWW向串珠状分布.各类矿化信息均与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并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及定向分布特征.结合已有研究,认为本地区钨矿化应与库米什地区南天山洋东段闭合及后造山伸展作用所引发的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根据上述认识对库米什地区钨矿找矿远景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找矿信息圈定了若干有利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2.
随着3S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成长性最好、产业链最长、拉动效应最强的朝阳产业,成为国家城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迅速形成产业集聚,实现要素整合和资源共享,已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地理信息产业园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全国呈现燎原之势,成为提高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由"测绘大国"向"测绘地理信息强国"转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3.
近50年中国降水格点日值数据集精度及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煜飞  朱江 《高原气象》2015,34(1):50-58
利用高质量的2472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薄盘样条法,对1961 2010年中国大陆降水资料进行了空间内插,得到了中国地面降水0.5°×0.5°格点日值数据集。对该数据集的评估结果表明:夏季误差明显大于其他季节,冬、春、夏、秋季分别有96.7%,91.8%,63.2%和94.0%的台站绝对误差在±1 mm·d-1之间;冬、春、夏、秋季分别有53%,68%,72%和70%的台站相对误差在±10%之间。基于台风"碧利斯"等3个强降水事件的分析和插值试验表明,格点化降水可以较好地描述一定范围内的面雨量。对比CP和APHRO两套格点资料表明,APHRO格点资料在刻画长江以南的年降水量气候态空间特征方面与观测值较一致;CP格点资料对青藏高原、天山山脉和塔里木盆地等大地形附近的降水空间特征描述较准确。另外,CP和APHRO格点资料都可以再现江淮梅雨日变化特征。当出现大雨和中雨日时,两套网格化降水资料同等程度地弱化了降水强度,而出现小雨日时,CP格点资料更接近实测降水。  相似文献   
154.
Using the variational four-dimensional (4-D) data assimilation technique (the adjointmethod), we defined the error/mean-error ratios (EMER) of observational data. The plausibilityof marking the gross error using the EMER is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under some assumptions.Idealized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using the simple Lorenz model to test the qualitycontrol scheme.  相似文献   
155.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和海面上升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从现在起到2025年气温和海面升高后,对海南省气候、工农业生产、海岸变迁,沿岸生态环境、近岸资源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对今后开发海岸带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6.
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环境变化的有壳变形虫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的形态、生态特征和多样性组合变化的研究,重建了该地区30 a以来有壳变形虫的群落演替过程.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和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天鹅洲长江故道的生态与环境在人类活动和河道变迁的影响下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即:①1975~1987年,水位较低,接受较多的外源有机物质,营养水平上升;②1987~1994年,水体稳定,水质变得清澈;③1994~2001年,自然保护区建立以后,外源有机物输入减少,营养化程度降低;④2001~2005年,随着故道环境由开敞式过渡到封闭式,水体的生产力提高,富营养化加剧.初步研究表明,有壳变形虫作为一种环境指示生物在湖泊沉积与生态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7.
控制大气污染的一个数学理论框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朱江  曾庆存 《中国科学D辑》2002,32(10):864-870
讨论了如何利用大气污染的数值预报结果和模式进行大气污染最优控制设计的理论框架问题. 提出了以控制污染源排放量为控制手段的大气污染最优控制问题, 其目的是在事先预报的天气条件下, 通过可行的控制手段使得一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在一个选定的地域和时间段内保持在某一可容许的指标之内, 同时又使控制的代价(包括控制导致的工艺提高的耗资或工厂减产的经济损失, 或生活的不便性等)为最小. 基于伴随模式的最优化方法, 推导了求解这一问题的数学方法和相应的计算公式. 由于最优控制方案是根据预报的天气条件计算出来的, 而预报结果都是有误差的, 因此事先计算出的最优控制方案的实施效果会受到天气条件预报误差的影响. 利用伴随算子模式方法, 给出了这一问题的一个近似的却高效的算法, 可以计算不同时刻和地点预报的风场、温度场和污染物初值的不确定性对最优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8.
南天山东缘库米什地区花岗岩广泛出露,沿库米什断裂形成NWW向花岗岩带.该地区发现有忠宝和桑树园子矽卡岩型白钨矿床,矿化与二云母花岗岩关系密切.锆石U-Pb LA-ICP-MS定年分别获得忠宝岩体年龄为296±4 Ma,桑树园子岩体年龄为293±3 Ma,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两岩体总体具有高SiO2(72.51%~74.84%,70.68%~74.14%),K2O>Na2O,铝饱和(A/CNK=1.11~1.48,1.05~1.11),可见原生白云母矿物等特征,反映了同碰撞S型花岗岩的特点.样品总体富集LILE元素、亏损HFSE元素,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特征,具中等的负Eu异常.综合岩体的ISr值(0.707 6~0.708 8和0.706 5~0.707 7)、负的εNd(t)值(-6.3~-7.1和-4.7~-5.1)、岩体单阶段模式年龄(TDM)值(1.59~1.8 Ga和1.50~1.56 Ga)及古老的继承锆石年龄(2.5~0.8 Ga)分析认为,忠宝及桑树园子岩体为库米什地区星星峡群变泥质岩云母类矿物脱水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可能混有杂砂岩成分,而南天山东部存在古老基底.本次研究显示南天山洋东部(库米什地区)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最终闭合,早中二叠世A型花岗岩及基性岩浆活动的出现表明该地区进入板内伸展阶段.富钨的星星峡群是本地区钨矿化可能的矿源层,早二叠世挤压向伸展的转换阶段为南天山东部钨矿有利的成矿构造体制,经历多旋回构造重熔的星星峡群在早二叠世造山过程的再次“重熔”作用致使成矿元素最终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59.
介绍了智能全站仪的组成、测量原理及其发展应用,并开发了基于智能全站仪的快速测量处理系统.通过与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实测表明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实时高效,是进行各种控制测量的理想系统.  相似文献   
160.
智能全站仪快速测量处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智能全站仪的组成、测量原理及其发展应用,并开发了基于智能全站仪的快速测量处理系统.通过与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实测表明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实时高效,是进行各种控制测量的理想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