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9月17-18日台风"洛克"引发陕西中南部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导系统,主要表现在:(1)台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碍了西风带系统的东移,使陕西中南部长时间处于槽前较强的西南暖湿气流中,为形成大范围暴雨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2)远距离台风激发了大气扰动,它向中国大陆方向传播的过程中与中纬度低值系统相遇并相互作用,使青藏高原东部到陕西南部的气压梯度增强,风速增大,诱发了低空急流的形成,高低空急流耦合,又激发了次级环流的形成,为形成暴雨提供了水汽、能量和足够的动力抬升条件;(3)地面锋面是强降雨的触发机制,台风通过扰动传输到中国大陆的暖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产生锋生,降雨加强。  相似文献   
32.
1 V文件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1 当不能打出汉字 ,不能输入或修改风向时 ,可能是因为 caps L ock指示灯亮。1 .2 当删除了备注项中的某一行时 ,应填补上“定时观测次数 0 3”,否则 ,之后的内容全部丢失。2  D文件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1 定时降水量 ,0 .0时输入 0 0 ;如果错输入为0 ,则报表不打印降水量。2 .2 要想改动天气现象 ,必须同时改动其他内容方能保存 ,可同时改动自记降水量的某小时 ,退出保存后 ,再进入修改该小时降水量 ,再次退出保存即可。2 .3 日最大风速的挑取在正点时 ,如果风向不同 ,矛盾不提示 ;EL型电接…  相似文献   
33.
地震孕育模式与前兆异常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孕震模式和前兆机理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每一种模型或模式的基本思想;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类研究。该文认为前兆机理的研究与孕震模型(或模式)的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为探索地震孕育发展规律,研究新的地震预报指标和方法寻找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4.
根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关于前兆观测资料监测评估工作的要求,对甘肃19个模拟氡观测、8个数字化气氡观测点的观测资料,从观测资料质量、基础资料、震例等三个方面进行监测效能评估评估。评估结果为A级8个测点,B级7个测点,C级9个测点,D级3个测点。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汶川MS8.0地震引起的甘肃"十五"数字化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响应灵敏性上,水位高于水温,井孔水温下段高于中段;②响应起始时间上,不论是水位还是水温,均出现在S波达到之后;③同井并行观测的不同测项上,响应起始、结束或转折时间水位均早于水温;④响应起始时间与震中距的关系,当震中距相差比较大时,各测项起始时间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延迟;⑤响应的曲线形态上,水位、水温大多表现为下降变化,并且同井观测的水位和水温在形态上很相似,具有很好的协调性特征,即同为上升或同为下降或同为振荡.通过对变化较稳定的响应过程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水位的响应曲线几乎均为3次曲线形态,而水温的响应曲线几乎均为对数形态.  相似文献   
36.
曹玲玲  高安泰 《地震学报》2010,32(3):290-299
分析了汶川MS8.0地震引起的甘肃ldquo;十五rdquo;数字化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 响应灵敏性上,水位高于水温,井孔水温下段高于中段;② 响应起始时间上,不论是水位还是水温,均出现在S波达到之后;③ 同井并行观测的不同测项上,响应起始、结束或转折时间水位均早于水温;④ 响应起始时间与震中距的关系,当震中距相差比较大时,各测项起始时间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延迟;⑤ 响应的曲线形态上,水位、水温大多表现为下降变化,并且同井观测的水位和水温在形态上很相似,具有很好的协调性特征,即同为上升或同为下降或同为振荡.通过对变化较稳定的响应过程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水位的响应曲线几乎均为3次曲线形态,而水温的响应曲线几乎均为对数形态.   相似文献   
37.
为了判断甘肃省嘉峪关断层监测点气氡浓度2015年6月以来的高值异常变化是否反映了嘉峪关断层活动的增强,本文基于土壤气跨断层分布规律,应用跨断层测量方法,通过多组分相关性分析及理论建模,综合分析了嘉峪关断层监测点气氡浓度高值异常变化与断层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监测点断层气中氡浓度快速增加期间,CO2、CH4和H2的浓度没有增加,气氡与CO2、CH4浓度的变化不具正相关关系,表明监测点增加的氡气来源深部较浅,不代表断层活动的增强。监测点两侧跨断层测量结果表明,地表环境未改变一侧的氡气浓度符合断层气分布规律,地表环境发生改变一侧的氡气浓度不符合断层气分布规律,并且地表环境的改变时间与监测点气氡浓度异常变化时间同步。因此监测点气氡浓度的高值异常是由地表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嘉峪关断层的活动并没有增强。该方法为用断裂带土壤气体测量方法研究断层活动性的可靠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8.
苏鹤军  曹玲玲  张慧  李晨桦  周慧玲 《地震》2020,40(4):198-213
地震前兆异常性质的准确判断是提高地震预测水平的前提。 据国内外相关统计, 真正具有地震预测意义的地震前兆异常数量十分有限。 因此, 厘清震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对今后异常识别意义重大。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前4个月, 甘肃清水温泉水氡出现大幅波动异常变化。 为了判断这次异常与九寨沟地震的关系, 在异常持续期间, 通过抽水实验、 水化学组分以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并结合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以及其他前兆异常空间分布特征, 对水氡异常成因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 对于水氡与水位的变化关系, 实验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 都呈正相关变化; 实验中水氡变化幅度与实际观测的相当; 水化学组分以及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清水温泉水氡异常期间, 来自地壳深部的流体并未增加; 清水温泉区其他前兆没有出现明显的短期异常变化; 在空间上清水温泉与九寨沟地震震源区被两条深大断裂隔开。 因此, 清水温泉水氡大幅异常变化并非九寨沟地震的短期前兆异常, 而是企业抽水开始时间、 持续时间以及用水量不固定引起的。 该实例为地震前流体前兆异常性质的准确判定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发生在甘东南地区三次中强地震前4个前兆学科以及测震学指标的研究,发现各学科前兆异常在时空上表现出很好的协调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学科异常持续时间均较短;各异常以中短期为主,有一定中期异常,临震异常不明显;从震前1年到短临阶段异常显示出向震中迁移的迹象;各异常点集中分布在低b值异常区.讨论了前兆协调性与地下流体和深部热物质的运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对1990年以来发生在甘肃祁连山地区MS5以上地震前甘肃省内各前兆学科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它们在时空变化上具有协调性特征,但MS6以上地震与MS5~6地震的协调性表现虽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仍存在很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