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00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为研究海底地形尾流对潮流能水轮机水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CFD方法,使用开源软件Code_saturne,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二维梯形地形,对有无地形两种工况下的水轮机的性能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尖速比的水轮机性能参数曲线。通过水槽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用CFD数值模拟直接求解含有地形流场中的水轮机各项性能参数的可靠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梯形地形的尾流分布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海底地形尾流对水轮机性能的影响距离,为潮流能水轮机的微观选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2.
正~~  相似文献   
153.
首次提出了采用充水式橡胶坝导流堤对码头后方进行清淤减载的工程方案,并结合实际工程构建了码头后方三维流场数学模型,研究了垂直导流堤、下挑式导流堤、上挑式导流堤、离岸短堤、正八字型导流堤和倒八字型导流堤6种不同拓扑构型的橡胶坝导流堤对码头后方流场的影响,探讨了码头后方瞬时涡量、三维流线拓扑、时均流速及雷诺应力分布随不同型式导流堤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布置橡胶坝导流堤后,码头后方流场流速会明显增大,其中垂直导流堤和上挑式导流堤挑流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4.
大兴安岭漠河砂金富集区岩金找矿思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兴安岭漠河地区砂金极为丰富,充分研究区内的地质构造特征、砂金分布和富集规律、区域剥蚀深度等,利用砂金信息寻找岩金是区内岩金找矿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砂金矿只能寻找剥蚀残留的那一部分岩金矿.对物源区剥蚀程度和探矿构造分析研究,是在砂金富集区内圈定岩金找矿靶区的关键.溶蚀系数可指示砂金是近或远原生源金矿.Pb同位素可指示成矿母岩,利用矿石、岩浆岩、地层和基底铅同位素全方位对比来判别铅同位素的来源是一种近年来国际上认同的办法,砂矿评价中利用铅同位素寻找母岩已获得成功.本区砂金Pb同位素特征值与源区极为相似,可做为砂金富集区寻找岩金的指示元素.本文旨在论述砂金富集区内砂金与岩金空间位置关系、成因上的联系及岩金成矿特点,为下一步岩金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5.
本文利用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建立起利用下投式探空仪GPS定位数据反演背景流场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均匀风场和埃克曼风场进行了理想数值试验,通过与构造的精确解比较,说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6.
157.
若古华南花岗岩中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8.
159.
本文重点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油气异常区和非油气区地表土壤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据此,对土壤、重烃及甲烷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0.
本文利用荷泽-林县-长治剖面西段和郑州-济南剖面南段深地震测深资料,通过一、二维计算与解释,获得了汤阴地堑及邻区的二维速度结构。结果显示:该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在纵、横向上均具明显的差异,地壳厚度变化大局部存在低速块体,对应汤阴地堑为M面隆起,隆起高点M面埋深为31km,向东往浚县隆起区M面逐渐加深32km,向西往太行山前隆起M面为一陡变带,至长治附近M面埋深增至40km。根据华北地区历史地震与深部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