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78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12.
结合像元分解和STARFM模型的遥感数据融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空间、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在监测地表快速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特定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影像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像元分解降尺方法(Downscaling mixed pixel)和STARFM模型(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相结合的CDSTARFM算法(Combination of Downscaling Mixed Pixel Algorithm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进行遥感数据融合。首先,利用像元分解降尺度方法对参与融合的MODIS数据进行分解降尺度处理;其次,利用分解降尺度的MODIS数据替代STARFM模型中直接重采样的MODIS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最后以Landsat 8和MODIS遥感影像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1)CDSTARFM算法比STARFM和像元分解降尺度算法具有更高的融合精度;(2)CDSTARFM能够在较小的窗口下获得更高的融合精度,在相同的窗口下其融合精度也高于STARFM;(3)CDSTARFM融合的影像更接近真实影像,消除了像元分解降尺度影像中的"图斑"和STARFM模型融合影像中的"MODIS像元边界"。  相似文献   
13.
山区输变电工程崩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构建和实施,山区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然而,现阶段对于输变电工程崩塌(滚石)灾害识别、预测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难以有效解决山区崩塌(滚石)灾害频发与输变电工程安全建设、运营之间不断增长的矛盾。鉴于此,作者借助航空遥感、无人机航测、岩体结构分析工具、崩塌(滚石)运动数值模拟软件等新技术方法等,对山区输变电工程中崩塌(滚石)灾害识别与预测方法等开展了相关研究。提出:(1)基于区域工程地质分区-区段遥感分析-山体无人机航拍-岩体结构特征分析的思路,实现对长距离、大区域山区输变电工程的崩塌(滚石)危岩体快速识别和分析;(2)利用三维崩塌(运动)模拟方法快速识别崩塌(滚石)在杆塔(变电站)范围的到达情况,然后再利用多种方法对比确定能到达杆塔(变电站)范围内崩塌(滚石)的冲击特征;(3)山区输变电工程崩塌(滚石)灾害风险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稳定性系数与失稳概率混合使用的现状,结合西部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的地质环境特点,提出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系数与失稳概率之间的转换关系。简述可靠指标相关原理,参考相关规范标准,提出边坡可靠性分级标准;基于GEO-slope中的可靠性分析模块,对岩土体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内摩擦角φ的变异特性对边坡可靠性最为敏感;根据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研究,找出"三高"地区典型岩层岩性的变异范围。以此为基础,统计分析提出适合"三高"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系数与失稳概率之间的转换关系。为"三高"地区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对相关地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陕西洛南县河口绿松石采矿遗址距今约4 000年,为中国目前最早的一处绿松石采矿遗址。为判定该古矿出产绿松石的流向和中国古代绿松石矿料的来源,尝试利用固体热电离高精度质谱计检测秦岭东段5处绿松石矿样品的Sr同位素比值,进而对不同产地绿松石开展产源判别研究,期望为绿松石产源示踪提供帮助。结果发现:Sr同位素比值可以以0.710 5和0.716 5为界划分为3个聚集区。随之建立Sr含量和Sr同位素二元散点图,发现Sr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不同产地绿松石的产源区分。运用该区分成果,发现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废料与洛南古矿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该研究为寻找河口古矿的绿松石流向提供帮助,也为开展绿松石文物产源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陈琪 《地质与勘探》2021,57(4):728-738
云南普朗铜矿区是我国提高战略性金属矿产铜矿资源的主要潜力地段,该矿区位于多云多雨山地高原区,采用传统地面调查方法开展找矿勘查工作受限较大,而遥感技术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此,本研究选取ASTER和Sentinel-2A多光谱遥感数据,在光谱协同统一两种数据源的地表反射率基础上,采用高通滤波(High-Pass Filtering,HPF)的融合方法兼顾两种数据在短波红外波段和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优势,获取了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保真度的ASTER-Sentinel-2A融合数据集;进而利用"比值+主成分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能谱-面积法",开展了普朗铜矿区矿化遥感蚀变信息识别,并通过深入分析及野外验证,提出了对普朗铜矿蚀变信息分布特征及找矿潜力地带的新认识:(1)在原蚀变填图工作中判定为青磐岩化带的东部区域,重新进行了蚀变带的划分;(2)东部区域中新划分的钾化硅化带和绢英岩化带,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本研究可为普朗铜矿找矿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东琪 《湖南地质》2010,(11):29-31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性的行业。这次我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积雪系指降雪、冰粒、表霜、冻雨以及大部分已冻雨水形成的覆盖在地球表面的雪层。积雪科学是地学的一个分支,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我国六十年代初开展积雪研究以来,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积雪观测规范和分类标准,已给积雪研究的深入及资料的累积带来困难。国际雪冰委员会公布了国际积雪系统分类图表,1981年又出版了《雪崩图集》。本文试图在分析积雪特性影响的基础上,主要对图集中所含积雪常规观测项的所用术语及其表达式作一介绍,以利于广泛采用国际标准,促进积雪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天山博格达峰地区现代冰川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是东部天山最高峰和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1975和1981年曾两度对博格达峰地区冰川进行编目。本文根据编目新成果及野外考察中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着重阐明博格达峰地区冰川数量、分布及其特征。文中所说的博格达峰地区系指博格达峰北坡白杨河、甘河子、四工河、三工河及南坡古班博格达河、黑沟和阿克苏河流域,即东经88°12'—88°29',北纬43°44'—43°53'之间,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18公里,总面积414平方公里的地区(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