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342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东昆仑马尔争早中二叠世生物礁及其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东昆仑马尔争地区早中二叠世生物礁地层剖面的深入研究, 详细阐述了东昆仑马尔争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基本特征、生物礁的演化和层序地层, 根据岩石组合特征、生物群落及海平面变化划分了12个造礁旋回, 归纳出5个三级层序, 并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与扬子地台的二叠纪生物礁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了造山带活动大陆边缘生物礁发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42.
青海省民和县古近系西宁群孢粉植物群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从青海省民和县松树公社上路家堡古近系西宁群(EN1X) 剖面所获得的孢粉可知, 以拟白刺粉属、麻黄粉属为主, 青海粉属、藜粉属次之, 伴有其他孢粉成分参与的这种孢粉组合特征, 反映的是晚始新世西北地区孢粉植物群面貌, 属灌丛植被类型, 即以蒺藜科的白刺属和麻黄科的麻黄属植物为主的灌木繁盛, 乔木植物零星分布, 难以形成大片林地的植物景观.同时从出现的孢粉属种的生态习性分析, 说明当时的气候较炎热、干旱少雨, 大体相当于我国目前中亚热带气候类型.   相似文献   
743.
甘肃夏河-青海同仁一带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西段, 区内中二叠世大关山组发育, 经本次研究为生物礁灰岩.大关山组产出丰富的古生物化石, 主要种类为串管海绵, 纤维海绵, 苔藓虫, 钙质藻类, 复体珊瑚, , 非有孔虫, 腕足, 腹足, 棘皮和双壳等.本次在大关山组中共发现11属16种, 其中包括10个未定种, 非有孔虫共16属23种, 其中包括11个未定种.根据和非有孔虫属种在大关山组中的逐层分布, 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组合和一个带: Pseudofusulina-Parafusulina组合, Cancellina cf.houchangensis带和Afghanella-Sphaerulina组合; 2个小有孔虫组合: Pachyphloia-Cribrogenerina-Nodosaria组合和Cribrogenerina-Hemigordius组合.通过将研究区的化石组合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带对比, 将西秦岭大关山组的时代厘定为中二叠世罗甸期—冷坞期.   相似文献   
744.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碱性系列岩浆岩构造类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吕伯西  钱祥贵 《云南地质》2000,19(3):232-243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碱性系列岩浆岩,其构造类型非大陆边缘之岛弧,也非大陆内部之裂谷,而属两大陆碰撞,在抬升板块陆内一侧巨型走滑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745.
李荣冠  江锦祥 《台湾海峡》1999,18(4):365-371
本文分析了大亚湾潮间带生物数量与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其平均生物量为732.8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239个/m^2,生物量以藻在居第一位,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岩石、沙滩和红树林泥滩生态相数量比较,生物量以相最高,栖息密度以沙滩最高。数量垂直分布,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为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  相似文献   
746.
枕状熔岩是海相火山岩的一种特有产出形式,在海相中基性火山岩中普遍发育。基性枕状熔岩往往构成蛇绿岩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但在中酸性火山岩中的枕状熔岩则极为罕见,目前仅在我国的白银厂产出有角斑质岩枕(彭礼贵等,1995;LiZhipeietal,1996).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北祁连山西段首次发现的英安质枕状熔岩的产出状态和岩石学特征,并在岩石化学方面与白银厂角斑岩进行对比。认为北祁连山西段英安质枕状熔岩,是海底火山作用发展到岩浆房中的岩浆过剩压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发生溢流作用(Woods,W.A.,1995)而喷出的岩浆流所形成.对于英安质岩枕中的富硅包裹体-硅质岩提出的三种可能成因即外来硅质岩团块、杏仁体和岩浆喷发后因物理化学条件的突变所造成的岩浆不混熔液珠,尚需更多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来证实。  相似文献   
747.
北祁连山西段奥陶系海相碱性火山岩,是一套基性—中酸性、由钾质粗面玄武岩、橄榄玄粗岩、歪长粗面岩、安粗岩和粗面岩等组成的橄榄玄粗岩系。岩石化学上,既具有钙碱性火山岩的FeO*MgO演化趋势,又具有较低的铁含量、较高的Al2O3含量和Fe2O3/FeO、K2O/Na2O值。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他们产于岛弧的构造环境,是北祁连山西段在奥陶纪发育具成熟岛弧特征的沟弧盆体系的标志。  相似文献   
748.
通过对AGB星轴对称旋转膨胀拱星包层的分析,建立了包层内气体和尘埃的运动方程,得到了拱星包层的速度流场的解析解,解的结果表明,物质外流速度随其与赤道面的交角增加而增大,沿极轴方向达到最大,而沿赤道面向外最小,物质外流量的情形则相反。  相似文献   
749.
湘黔交境中晚寒武世白云岩相区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发现的许多古岩溶不整合面和暴露带,以及副层序和副层序叠置规律,将湘黔交境台地中晚寒武世娄山关组划分为7个三组层序,每一层序都由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减少低水位体系域沉积,同时归纳和描述了6种副邓类型这一级层序与东冷台缘斜坡区的划分为基本吻合,但缺少该区的层序Ⅲ1,从整体看,本区层序Ⅲ2,Ⅲ3、Ⅲ4、Ⅲ5、Ⅲ6的底界和Ⅲ7的顶界具广泛对比性,大大提高了哑地层的对比精度。  相似文献   
750.
一种从城区LiDAR数据提取DEM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载激光扫描系统可以直接生成扫描区域的数字表面模型,但为了提取数字地面模型还须对LiDAR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分析用坡度法对机载LiDAR数据进行滤波的不足,针对其不足以及城区LiDAR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将坡度法与区域增长相结合的滤波方法。与坡度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滤波的精度和效率,并能对复杂的城市地貌进行滤波。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并能够有效地滤除城区LiDAR数据中的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