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变质花岗岩常与榴辉岩密切伴生。单颗粒石U Pb定年确定变质花岗岩的原岩为新元古代 (75 5~ 714Ma)花岗岩 ,并经历古生代 (384~ 2 84Ma)和早中生代 (2 2 4.5~ 197Ma)两期变质作用。角闪石 (2 0 3.9Ma)、白云母 (196 .4Ma)和黑云母 (180 .8Ma)Ar Ar年龄表明 ,在早中生代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 ,变质花岗岩与榴辉岩一样立即快速隆升冷却 ,直到 180Ma前后这一次快速折返运动才告一段落。双河和碧溪岭变质花岗岩中的榍石、锆石和磷灰石裂变经迹 (FT)年龄表明 ,两个变质花岗岩自 180Ma至 5 4Ma(双河岩体 )或至 5 7Ma(碧溪岭岩体 )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稳定的缓慢抬升期。从 5 4Ma(或从 5 7Ma)~ 5 0Ma(或至5 3.6Ma)进入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快速隆升冷却时期。由此 ,大别山的造山运动结束 ,转入新的缓慢隆升阶段至今。  相似文献   
42.
江西雅山黄玉锂云母花岗岩中铯矿物的电子探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江西宜春雅山花岗岩是典型的高度分异型稀有金属花岗岩。通过对其最晚期花岗岩———黄玉锂云母花岗岩的钻孔样品和近地表样品的研究,发现岩体中主要有两种铯矿物:铯沸石和富铯锂云母。铯沸石是第一次在花岗岩中发现,其产状主要有两类:一类包裹于石英中,颗粒小,只有2~10μm,单个颗粒成分均匀,Si/Al比值和Poll值(%)犤=100×Cs/(Na+K+Rb+Cs)犦分别为2.13~2.65和57~89;另一类赋存于钠长石晶隙间,颗粒大,多为几百μm,单个颗粒成分不均匀,Si/Al比值和Poll值分别为2.20~2.45和75.6~88.2。富铯的云母类矿物分布较普遍,主要呈四种产状,分别为钾长石雪球中的带状富铯锂云母、云母边部的环边富铯云母、叶脉纹理状富铯云母和主矿物中的富铯云母包裹体,并根据成分中Si/Al比值和Cs的摩尔分数(%)犤=100×Cs/(Cs+K)犦,将富铯的云母类矿物分为含铯锂云母、富铯锂云母和铯锂云母三类,其中Cs替代K,Cs完全替代K形成的铯锂云母可能是锂云母系列中的铯端员新矿物。钻孔样品中的富铯云母类矿物以带状结构和环边结构最为发育,且成分主要属于含铯锂云母和富铯锂云母这两个部分,而近地表样品中则以环边结构和叶脉纹理状结构为特征,成分多为铯锂云母。铯沸石和富铯云母的产状及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雅山岩体原始岩浆中碱金属经  相似文献   
43.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唯一的独立碲矿床,楚碲铋矿是该矿床中重要的碲矿物之一。它存在于辉碲铋矿和磁黄铁矿晶粒之间,或包裹在辉碲铋矿中。呈银灰色,金属光泽,一组底面解理发育。显微压入硬度为80.5kg/mm2(15g负荷)。反光显微镜下为白色,非均质性清楚,反射率为58.0~59.9(λ=546nm)。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的主要谱线有:4.797(60),3.229(100),2.368(80),2.169(50)。矿物的化学组成据11个电子探针分析的平均值为(重量%);Fe0.13,S0.04,Cu0.03,Te37.84,Bi61.37,Se0.01,Sb0.16;总量99.58,其化学成分式为;BiTe。楚碲铋矿形成于贫硫环境中。  相似文献   
44.
苏州花岗岩中钽铁矿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苏州花岗岩中铌铁矿的基础上,首次在该地区发现了钽铁矿。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它的Ta/(Ta+Nb)=0.50-0.73,Mn/(Mn+Fe)=0.20-0.40;用激光显微拉曼探针对钽铁矿进行的研究显示,位于880cm~(-1)的A_g拉曼特征峰非常显著。笔者认为,钽铁矿在苏州花岗岩中的存在,证实该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而非如传统认为的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45.
扬子板块西缘晋宁期格宗、东谷花岗岩体具有较高的εNd(t)值(-0.82~+2.54),较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35~0.7045),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7.444~17.695,15.403~15.566,36.671~37.181,δ18O值为9.01‰~10.11‰。它们与扬子板块其它边缘(北缘、东缘、东南缘)晋宁期花岗岩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相类似,都是扬子古大陆板块之古岛孤或古活动大陆边缘非成熟地壳的产物。从扬子板块东缘、西缘、北缘到东南缘,晋宁期花岗岩同位素组成的微小差异显示其物质来源中幔源组分含量依次减少,壳源组分含量依次增加。扬子东南缘西南端的广西摩天岭花岗岩则是古大陆边缘相对较古老成熟地壳的产物。  相似文献   
46.
华南中生代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讨论了华南20个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组成。根据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在¢Nd-T,(87Sr/86Sr)i-T和¢Nd-¢Sr图上的分布特征,认为这些同熔系列花岗岩类是华南上地壳端员和亏损地幔端员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产物。利用简单二元混合方程计算了这些花岗岩体的壳幔混合比例。根据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物质来源,华南同熔系列花岗岩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大陆边缘型,大陆内部型和断裂拗陷带型。  相似文献   
47.
通过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和电子探针定量分析、面分析技术,对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各结构带中共生矿物及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结构带中,铯沸石有着不同的共生矿物和化学成分。在叶钠长石-锂辉石带形成早期。铯沸石常和电气石、富铯的锂云母共生,为成分均一的原生铯沸石,其CRK和Si/Al平均值分别为74.5和2.34。到叶钠长石-锂辉石带形成晚期及石英-锂辉石带形成阶段,原生铯沸石发生再平衡作用,在相对封闭体系中经历出溶作用后,形成团块状的富Na铯沸石和富CS的铯沸石脉,并与富铯的锂云母共生。到白云母-薄片钠长石带阶段。在热液作用下,原生铯沸石被次生铯沸石所交代。该次生端员铯沸石的CRK和Si/Al平均值分别为93.4和2.05。它的出现表明岩浆演化从岩浆-热液阶段进入热液阶段。总之,铯沸石作为原始伟晶岩熔体最晚期的产物.记录了3号伟晶岩脉原始岩浆中碱金属经过了极度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为了评估青藏高原化学风化对海水Sr同位素比值变化的影响,系统采集了中国境内源自青藏高原的7条主要河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黄河、雅砻江、岷江与大渡河)的河水及河床沉积物样品,分析它们的Sr含量及同位素比值.结合其他学者研究的青藏高原南部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及伊洛瓦底江数据,此11条大河搬运的总Sr通量为3.47×109mol·a-1,占全球河流搬运入海总通量的10.2%;加权平均87Sr/86Sr为0.71694,高于全球河流平均值.中国境内7条大河的87Srex通量(超过海水87Sr/86Sr部分的87Sr通量)为1.55×106mol·a-1,仅占青藏高原区域11条大河的6%,而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联合贡献了86%.假设40Ma以来全球其他河流输送入海的Sr通量保持常量,而青藏高原区域的11条河流所贡献的Sr通量从40Ma前的0线性增加到现在的值,那么与构造抬升相对应的这一Sr通量的增加能够解释同一时期海水87Sr/86Sr增长量的69%,剩下的31%可能由其他因素所引起.  相似文献   
49.
川西同德和沙坝麻粒岩及其退变质岩石之间的元素迁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川西麻粒岩的全岩化学组成与岩石中特征矿物的化学性质,研究了麻粒岩退变质作用的元素迁移。对紫苏辉石、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随着麻粒岩退变质作用程度的加深,矿物的化学组成与全岩的元素迁移同步变化。由于矿物组合和岩相的转变以及地壳流体的作用,同德二辉麻粒岩在退变质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过程中,K,Rb,Cs,K/Na,Fe^3+和Fe3+/Fe^2+增加,Fe^2+,V,Co,Ba,Sr和Pb降低;在沙坝二辉麻粒岩退变质为含绿帘石角闪斜长片麻岩过程中,Na,Ca,Fe^3+,Zr,Hf,Nb,Ta,Rb,U,Th,REE和Fe^3+/Fe^2+增加,Fe^2+,Mg,K,Co,Zn,Cs,Pb和K/Na降低。麻粒岩退变质过程中制约不同元素迁移的主要矿物相是普通角闪石等退变质新生矿物。同德和沙坝两个麻粒岩块退变质作用中,个别元素迁移性状并不相同,这可能与原岩的性质和变质流体的成分等环境地质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50.
四川平武雪宝顶绿柱石的振动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界中绿柱石晶体多为柱状,具板状晶形的绿柱石非常少见。对产 于四川雪宝顶 云英岩晶洞中的无色透明板状绿柱石及产于雪宝顶蒲口坡石英脉中的绿柱石进行了红外和拉 曼光谱分析,并与产于阿尔泰三号伟晶岩脉中的柱状绿柱石进行了比较。雪宝顶两个绿柱 石的结构通道中的水以II型水为主,而阿尔泰绿柱石结构通道中的水以I型水为主。雪宝顶 绿柱石中Li对Be的替换也对它的红外及拉曼光谱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