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81.
姚雪  张虎  吴中海  陈光艳  田素梅  黄亮 《地质通报》2016,35(8):1346-1356
盈江地区上新世火山岩是腾冲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极少涉及。通过对该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和KAr年代学研究,同时与腾冲火山岩东侧的龙江河谷地区的上新世火山岩对比,认为盈江和腾冲地区上新世火山岩是大陆构造背景下造山带造山后伸展作用下形成的火山岩,具有高Al_2O_3(15.54%~17.44%)、高K_2O(0.94%~3.50%)的岩石化学特点,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形成于拉张环境,为双峰式火山岩(玄武岩DI=33~50,英安岩DI=62~76)。造山带裂谷火山岩常具弧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点,但其形成于造山带造山后的拉张环境,与板块俯冲作用没有直接关系。造山带裂谷火山岩发育在早期造山带,是造山带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的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2.
陈涛  张虎  郑亮  胡苍龙  黄小静 《气象科技》2016,44(6):923-927
现阶段自动气象站风速现场校准量值无法进行溯源,从而导致风速现场校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究其原因,是由现行的现场校准方法和现场校准设备工作原理决定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量传"风速传感器和叶轮风表进行中间数据传递,在校准时用叶轮风表作为校准的标准设备,并利用了三杯式风速传感器的线性特点,把台站风速传感器的现场校准量值溯源到了大型风洞皮托管上,并且通过大量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为新的自动气象站风速现场校准规范制定和校准设备的完善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3.
泸沽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过渡区的泸沽湖作为研究对象,对南部主湖区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结合湖泊周围自然地理要素,探讨了粒度各组分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泸沽湖南部主湖区表层沉积物沉积类型以黏土质粉砂为主,少数样品为砂质粉砂、砂,砾石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和北部湖滨带,其中粉砂是该研究区的优势粒级。另外,南部主湖区表层沉积物粒度各组分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研究区东南侧及西南侧由于受入湖河流(山跨河、三家村河)的影响,导致黏土组分呈舌状分别向北、向东北方向延伸,但东南侧由于受湖水外流形成的定向湖流顶托作用,对研究区物源的贡献较弱;研究区西北部砂组分由于受到悬移作用和定向湖流影响,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凸出;由于受反时针环流作用的影响,大量细粒物质由研究区北部和西南侧悬移至研究区南部并沉积下来,使得此处有大量细物质沉积。同时指出,泸沽湖南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特征受控于湖泊沉积动力过程及沉积物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程度的差异,研究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不仅对于认识湖泊水动力及物质输入状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合理选择钻孔岩芯位置、开展湖泊沉积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4.
四川省气象自动站蒸发要素校准工作中示值波动过大的情况时有发生,误差时而满足校准规范要求,时而不满足规范要求,导致校准数据的重复性较差,面对这种情况,按照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发行的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方法(试行),难以对测量系统计量性能指标的符合性做出判定。通过查阅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126—2004《超声波测厚仪校准规范》等相关资料,得出规定测量系统的示值重复性即可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并且通过大量试验及工作经验得出了示值重复性指标及其校准方法,为自动站蒸发系统现场校准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5.
186.
福建长乐-诏安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乐-诏安断裂带是我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的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它形成于前中生代。其后经过多期次与不同方式的交替活动。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沿线的新生代地层、火山活动、地震活动、水热活动和地壳形变等资料的分析研究,初步阐述了该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特征,估算了局部地段断裂近期活动的幅度和速率,对比了沿断裂带各构造盆地的活动强度,进一步探讨了泉州-汕头地震带成为强震构造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7.
全球气候变暧固然是导至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但地球体积变化、构造作用和均衡作用等引起洋盆体积的变化而最终导至海平面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初步探讨断块构造的现代垂直运动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以供更大范围内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8.
IASPEI亚洲区域大会在我国唐山市召开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协会(IASPEI)成立于1951年,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大会。另根据各地区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区域大会(RyionalAssembly),以提高该地区的地震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89.
琼州海峡裂谷成因的火山活动标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雷琼地区存在大规模火山活动以及新生界明显地由断陷的南、北侧向海峡急剧增厚的事实,结合近年来海峡地区的物探成果,论证了琼州海峡的裂谷成因,是上地幔物质上涌的结果。该地区的高热流值、高地热增温率和强震活动都说明,琼州海峡是现今仍具有一定活动性的裂谷构造。  相似文献   
190.
断裂作用与韩江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虎男 《海洋学报》1983,5(2):202-211
韩江三角洲由韩江下游的汊流--北溪、东溪和西溪堆积而成,是广东省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的近代冲积平原,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广义的韩江三角洲,即通常所谓的潮汕平原,还包括南侧的榕江三角洲和更南的练江三角洲,总面积约3,000余平方公里,是粤东主要的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