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着重对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上部的马兰黄土及全新世黄土3个样品及其下部的古土壤层(9层)共21个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九州台黄土剖面中仅有微弱的元素分异现象;REE分布模式揭示,兰州九州台不同时代的黄土具有相同的物源区并与洛川黄土物源相似。在过去百万年时间尺度内,兰州九州台黄土形成于干旱、半干旱生物气候环境下的弱碱性介质条件和氧化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2.
由香港地质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东南亚城市地质会议于1986年12月15—20日在香港召开,会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地质学家协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资助和香港有关单位的支持。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代表,其中大陆地区代表17人,会议共收到论文70多篇,近50名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对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城市地质问题作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本文概述了这次会议,内容包括会议概况;本届会议主要讨论的内容;东南亚是世界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地震工作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3.
泉州—汕头地震带与菲律宾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以来,我国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共同作用。在东南沿海地区则以菲律宾板块的作用为主。我国著名的强震区—台湾地震带和华南的强震带—泉州—汕头地震带(简称泉汕带),  相似文献   
154.
长乐—诏安断裂带(习称长诏带)实际上已延伸至粤东的惠来并可能南延入海。经过多年来地学工作者多方面的论证,对于断裂带本身的一系列形态参数,在陆地部分的认识已渐趋统一,但在海区限于手段尚有争议。至于断裂沿线大量新构造运动的研究,主要开始于七十年代初,几乎与地震地质工作同龄。除沿带的考察外,工作又集中于福州盆地,莆田地区,泉州—汕头地震构造带及漳(州)、华(安)、龙(岩)地区。截止八十年代中期,已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报告数以百计。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华南沿海第四纪地质和全新世地质众多理  相似文献   
155.
国际海面变化及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7日至14日在青岛和烟台两地举行。来自二十三个国家,近百名中外有关的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我国的刘东生、叶连俊、杨怀仁、林观得等教授,法国的皮拉佐教授(P.A.Pirazzori),瑞典的摩纳教授(N.A.Morner),荷兰的捷尔格斯玛教授(S.Jelgersma),日本的大田洋子教授(Yoko Ota)等。会议内容分两部分,一是进行专题学术讨论,另一是在山东半岛东部沿海进行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156.
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张虎才  李吉均 《沉积学报》1997,15(4):152-158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剖面18个样品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剖面中8种常量元素氧化物总量平均值为88.99%,且整个剖面中变化微弱(87.26%~90.46%),显示了构成武威黄土物质组成的均一性;反映风化程度的Fe/FeO和Al/SiO,值变化较为明显,平均值分别为1.46(1.02~2.86)和0.19(0.17~0.22);稀土元素总含量平均值为185.42(169.31~199.82)μg/g,稀土分布斜率较大、有较明显Eu异常,ΣLREE/ΣHREE值平均为8.23(7.38~9.60),表现出较显著的轻重稀土的分镏作用,指示着一定程度的风化作用;而代表原岩特征的稀土参数Eu/Sm、Sm/Nd、Nd/La、δCe、δEu等变化不大,反映了不同时代黄土物质来源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7.
柴达木贝壳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沉积物中酸溶与残留(酸不溶)组分中常、微量元素及其元素对的分析,并结合酸溶与残留组分中常、微量元素相关性对比,讨论了贝壳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和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出酸溶组分中的常量、微量元素及其元素对可以作为湖泊和古气候演化良好的代用指标;残留组分中的元素及元素对与原岩及其风化程度紧密相关,因此,酸溶组分与残留组分中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在对于环境响应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应该将二者分开研究以避免对元素所携带环境信号解译的偏差。根据元素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43.5~22.4cal.kaB.P.(39.7~17.5kaB.P.14C年代)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高湖面期间古气候与环境演变过程:43.5~31.7kaB.P.期间酸溶组分中元素含量总体较低,残留组分中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且湿润度值((Fe2O3+Al2O3)/(MgO+CaO),或H)处于高值段,而Ca/Mg,Fe/Mn和Rb/Sr则处于低值段,指示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古湖泊水体增加;其中37.8~31.7kaB.P.期间酸溶组分中元素含量多出现最低值,残留组分中元素含量富集,H值较高,而Ca/Mg,Fe/Mn和Rb/Sr此段均值最小,表明此时为环境的最适宜期,此期间降雨充沛,湖泊处于高湖面;在31.7~22.4kaB.P.期间酸溶组分中元素含量普遍较高,残留组分中元素含量相对富集,且Ca/Mg,Fe/Mn和Rb/Sr处于高值段波动,H值处在低值段,指示气候环境恶化,降水逐渐减少,古湖泊水体萎缩;在约22.4kaB.P.气候快速恶化,形成石盐结晶,高湖面历史结束。柴达木盆地该期高湖面及其演化过程可与腾格里沙漠和额济纳盆地-巴丹吉林沙漠高湖面记录进行对比,揭示了大范围气候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8.
闽粤沿海全新世垂直构造运动的速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华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具有断块垂直差异运动的特征,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已测定的,分布于闽粤沿海地区的若干个全新世海相沉积物的放射性年代,海拔高度等数据,初步估算和对比闽粤沿海不同断块构造区的垂直构造运动的速率,并探讨它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9.
了解当日最高、最低温度及风向、风速,对预报员做出准确预报非常重要.虽然预报员有本站温、压、湿曲线图(三线图)资料,但由于地方性差异,同一地区的各县(市)之间温度、风向、风速也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60.
云南景谷岔河、茂密河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岔河、茂密河喷发了一套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与粗安岩的杂色火山岩系,火山岩属钙碱性与碱性系列。剖面从下至上,具有4个喷发旋回。按剖面厚度计算,火山岩总厚度岔河为921.72m.茂密河为709.69m。其中岔河火山碎屑岩占39.1l%,茂密河占48.6%。主要熔岩普遍为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和角闪石,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达55%(安山岩)。具有标准矿物石英分子。稀土总量由64.38突变到277.09,6Eu接近1,(La/Yb)N比值由2.51变化到16.89,分配模式右倾斜。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呈锯齿状,明显亏损Sr,P,Ti元素,叫(Zr)/叫(Y)和w(Ti)/w(Y)平均值分别大于3.5和小于400,K20平均质量分数为2,99%。TiO2平均值为0.67%。上述特征充分说明岔河、茂密河的火山岩属大陆弧构造环境。结合火山岩共生的沉积岩有复成分砾岩、砂岩、泥岩、灰岩,研究区当时处于从滨海向浅海过渡的喷发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