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地下水中六项指标(pH、总碱度、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及硫酸根)的分析需要对每个指标单独进行取样检测,步骤繁琐且效率较低。同时总碱度、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及硫酸根通常采用手动目视滴定,检测结果存在人为操作误差,精密度和准确度相对较差。本文建立了准确快速测定地下水中六项指标的分析方法,只需2次取样,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自动判定终点,加液器可精确控制标准溶液加入量至0. 1μL,并且通过调整检测顺序、溶液酸度和加入掩蔽剂的方法消除相互干扰。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3. 5%~120. 0%,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 18%~11. 33%。电位滴定法得到的数据相比标准方法的平行性更好,尤其是当所测定水样较为浑浊或者有颜色时测定数据更稳定。  相似文献   
62.
王周杰  成英燕  卢浩  张珂 《测绘科学》2021,46(5):20-24,32
针对各省级地心坐标框架构建中数据处理的基准使用及转换方法不同引起的差异,该文以SDCORS连续观测2个月数据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不同基准、不同归算方法将测站坐标转换到CGCS2000下的结果差异.实验结果表明,3种基准解算出的CORS站坐标之间的差异,在X、Y方向上最大差异达1 cm左右,Z方向上的差异在毫米级,以全球解作为基准解算出的结果最好,控制点的改正数最小;同时,采用速度场归算方法和强制约束平差法将CORS站坐标归算到CGCS2000下的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在1~3 cm.  相似文献   
63.
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高阶地发育与中游黄河贯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的形成演变,是综合反映东亚构造地貌和自然环境变迁的重大地质事件,中游是黄河演化的关键河段,也是研究意见分歧集中的河段。发育于晋陕峡谷北段的寺沟T5阶地代表了晋陕峡谷未沟通前的雏形黄河发育阶段,T4阶地代表了黄河的贯通形成。文中选择了自三门峡峡谷至河曲寺沟间不同地貌部位的5个T5阶地和1个T4阶地典型剖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阶地上覆黄土野外地层划分、OSL和ESR年代测定及磁化率测试结果与黄土高原段家坡典型黄土地层的对比,确定T5阶地和T4阶地上覆黄土最底部地层分别为S2和S1古土壤层,由黄土地层年代序列确定两级阶地分别形成于250~200 ka BP和130~80 ka BP。根据阶地的分布和沉积特征,认为250 ka BP前后的构造活动是T5阶地形成的主因,此时雏形黄河自三门峡溯源侵蚀到了河津地区,但未沟通河套盆地。形成于130~80 ka BP期间的T4阶地发育,代表晋陕黄河北段与河套盆地得以沟通,现今黄河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64.
黄河深切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山地中,留下了山地和黄河形成演化的记录,但其高阶地年龄因超出常规测年技术的范围而存在困难。文章尝试用原地成因宇宙核素10 Be和26 Al以及垂直剖面取样技术,通过剖面X2最小统计同时求出了年龄、侵蚀速率、继承浓度以及阶地沉积物密度等参数,所获得的黑山峡口247m最高基座阶地的参考年龄和剥蚀速率分别约为2.4Ma和15.5 +8 -4 m/Ma,这是该河段高阶地测年的一次新探索。根据这一结果及相关的构造地貌特征,认为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2.4Ma前以逆冲为主,以后逐渐过渡到左旋走滑,该段黄河诞生于逆冲作用减弱时期。  相似文献   
65.
基于水土耦合机制的流域滑坡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红军  张珂  晁丽君  赵晓萌  刘艳辉  王晟  刘凑华 《气象》2017,43(9):1117-1129
降水诱发型滑坡灾害涉及水文与土壤失稳过程,是个非常复杂的预报难题。本研究应用CRESLIDE(Coupled Routing and Excess Storage and Slope-Infiltration-Distributed Equilibrium)模型,研究基于水土耦合机制的流域滑坡预报。模型输入格点降水由基于流域逐小时加密雨量站的反距离权重法插值获取;基于GIS、DEM和遥感技术,提取滑坡流域下垫面信息;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CREST模拟预报出滑坡研究区域的流域水文过程,作为中间变量驱动滑坡模型SLIDE,实现降水诱发型滑坡的预报。选择陕南月河流域2012年7月3—5日降水诱发型滑坡过程进行模拟预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CRESLIDE模型的流域水土耦合滑坡预报模型在滑坡时空预报上表现稳定;通过ROC曲线分析CRESLIDE模型取得的特异性(87.8%)和敏感性(52.9%)均较好;本研究基于流域水土耦合机制研究滑坡机理预报,耦合了流域水文过程与土力学过程,使得流域水文模拟更为合理,在滑坡的预报与早期预警中表现良好,对同类滑坡预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新安江模型河网汇流参数Cs主要取决于河网形态及地貌特征规律,针对PUB(Prediction in Ungauged Basin)问题,从物理机理分析的角度,构建描述河网汇流动态变化的微分方程并给出适当的定解条件,用解析法得出微分方程的解,从而探索出在无实测水文资料地区适用的Cs计算方法。选取中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25个流域,统计并分析了各流域次洪模型的Cs计算值和率定值。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计算值和率定值基本上相等;不论流域是否分块,提出的Cs计算方法均适用;当其他参数保持不变,虽然Cs取计算值时所得到的次洪模拟结果略逊于取率定值的模拟结果,但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也能取得良好的模拟效果;如果令Cs取计算值,再重新率定其余的各项参数,能够使模拟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采用该法可推求无实测资料地区的汇流参数Cs值,使模型在无资料地区的应用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67.
陆壳重熔与下庄地区花岗岩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东岩体是由多期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下庄铀矿田位处该岩体东部,为华南重要的产铀基地.在资源和能源紧缺的今天,有关花岗岩及花岗岩型铀矿床成因问题的争论日益增多.本文根据近年提出的花岗岩成因和成矿新理论,结合下庄地区花岗岩及铀矿的地质调查和勘探资料,对该区花岗岩的形成演化及其与铀矿成矿的关系提出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68.
本文使用数据缺失天数统计软件与TEQC数据预处理软件评估了山东半岛31座北斗基准站2021年全年的观测数据质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北斗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质量良好,符合后续研究要求;23座北斗基准站全年观测数据质量良好,全年数据均可用于后续研究;HJBH、LJZK、LOKO、SDPL 4座北斗基准站在GPS周2142周和2185周出现仪器故障,后续研究应舍弃这2周数据;RZRS、ZNRS 2座北斗基准站全年数据质量较差,不应用于后续研究;WEIH、SDLA 2座北斗基准站在年积日158d和160d后数据质量明显提升,符合后续研究要求。北斗基准站应加强数据质量动态监测及巡检力度,确保站点数据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9.
广东河源断裂带地热成因及与构造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广东省河源断裂带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热异常区,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形成机制和利用前景尚不确定。为此文章开展了多学科综合分析,获得以下初步认识:温泉是断裂带内深循环地下水被地温加热而成,断裂剪切热和花岗岩浆残余热的贡献基本可以排除;沿断裂展布的厚层硅化带是古水热活动的产物;硅化带形成时期的挤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与河源断裂及河源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的伸展活动对应,现代构造应力场为北西西-南东东方向挤压,与古应力场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现今构造应力场使得北东向河源断裂呈右旋挤压运动,而北西向断裂则发生左旋张剪,导致地下水循环格局也发生相应改变;目前温泉沿河源断裂呈带分布,沿北西向断裂呈线性溢出,断裂交汇部位是热泉上升的主要通道。总体而言,河源地区拥有令人鼓舞的地热资源及应用前景,有可能达到建设地热发电厂的目标。建议继续深入开展地质学、地球物理、水文地质学和地热成因机理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从而更好地定量评价地热潜能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0.
阿拉善荒漠典型植物功能群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珂  陈永乐  高艳红  回嵘  何明珠 《中国沙漠》2014,34(5):1261-1267
氮(N)、磷(P)作为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养分元素和限制性因子,在维持植物功能群组成及结构稳定、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沿水热梯度从东至西在阿拉善荒漠设置52个调查样地,通过对优势植物的调查取样,分析了荒漠植物不同功能(类)群N、P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就N、P含量及N:P值对荒漠植物的限制性作用进行了检验和讨论。结果显示:(1)所调查阿拉善荒漠区植物叶片的N、P含量分别为10.65±7.91 mg·g-1和1.04±0.81 mg·g-1,N:P值为11.53±5.06,叶片N含量与P含量及N:P值均显著正相关,P含量与N:P值显著负相关;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该区植物同时受到N、P双重制约,且更易受N限制。(2)从植物生活型比较,认为草本植物叶片N、P含量均高于灌木植物叶片,而灌木植物叶片的N:P值大于草本植物;对光合作用途径分析发现,C3植物叶片N含量高于C4植物叶片,而C4植物叶片P含量高于C3植物叶片;从系统发育类型方面分析,认为单子叶植物叶片N含量低于双子叶植物叶片N含量,而P含量则高于双子叶植物叶片P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