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1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0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区的Mg-Fe云母是富镁黑云母及金云母,MF>1.35,属于富镁、富碱、高硅、贫铁类型云母。根据Mg-Fe云母的成分及形成的物化条件,表明其寄主岩石属于富碱,浅成一超浅成的幔源岩石。  相似文献   
62.
川南德昌地区茨达碱性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清茶  夏斌  张玉泉 《地质通报》2006,25(3):398-401
对产于攀西古裂谷带内的德昌地区茨达碱性杂岩体中的碱长石英正长岩和钠铁闪石碱性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年龄结果分别为221Ma±6Ma和225Ma±2Ma,表明该碱性岩的结晶年龄或成岩年龄相当于晚三叠世,同时暗示攀西古裂谷的张裂时间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63.
本文对中国西部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通天桥火山岩、阿鲁克库勒的9号和10号次火山岩获得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69.2Ma、1.00Ma和0.37Ma,邦达错橄榄玄武岩的K-Ar年龄为44Ma,据此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火山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4.
海南岛奥陶纪火山-碎屑沉积岩矿物、地球化学成分与源区岩性质和沉积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岩相学观察和矿物化学分析表明,所研究的岩石主要碎屑矿物由石英、绿泥石(Si:5.8~6.2 a.p.f.u.、Mg/(Mg Fe):~0.45)和自色云母(Si:6.2~6.8 a.p.f.u.、Al:4.5~5.7 a.p.f.u.)组成,含少量的长石(主要为钾长石)、黑云母(Mg/(Mg Fe)=0.43、TiO2=0.01%)和磷灰石等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上,这些岩石普遍具有高SiO2含量(Al2O3/SiO2=0.07~0.19)、相对高的K2O/Na2O比值(1.25~14.71)和高的FeOtotal MgO含量(普遍大于5%,最高达11.5%),但微量元素(含REE)含量普遍低于PAAS(NASC),且REE分布模式显示LREE富集((La/Yb)N=6.1~12.5)、Eu负异常或弱负异常(δEu=0.57~0.86).高的前交代CIA(~84)和PIA(~85)指数、A-CN-K分布模式以及可变的Th/U(2.9~25)比值还说明源区已经历强烈的化学和机械风化作用.低的Ce/Pb比值(2.1~2.8)则反映海南岛早古生代地壳已经历过Pb的富集事件.结合矿物化学成分和区域地质对比,研究区奥陶纪火山-碎屑沉积岩源区主要由变质的岩浆弧花岗闪长岩和弧长英质火山岩组成,少量的铁镁质成分不能排除,因而暗示一个从活动大陆边缘到被动大陆边缘的过渡性沉积构造环境.同时,推测海南岛在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可能分别存在一次俯冲增生-碰撞造山事件;海南岛(可能包括华夏地块)应于晚奥陶世后才脱离东冈瓦纳大陆的澳大利亚边缘.  相似文献   
65.
林清茶  夏斌  张玉泉 《地质科学》2007,42(2):388-394
本文对中国西部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通天桥火山岩、阿鲁克库勒的9号和10号次火山岩获得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69.2Ma、1.00Ma和0.37Ma,邦达错橄榄玄武岩的K-Ar年龄为44Ma,据此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火山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6.
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罗田县片麻岩是由沉积岩变质而成。岩石化学成分变化范围:SiO2=61.25%~71.02%,Al2O3=14.35%~15.48%、Na2O+K2O=4.49%~6.09%和CaO=3.16%~4.80%等,表现为低铝、富碱、贫钙;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P、Ti相对亏损;富集轻稀土(LREE/HREE=3.24~10.51)、略具Eu负异常(δEu=0.88~0.99)。稀土曲线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向右倾式。在"CL"图像显示的锆石成因类型多为具有老核(继承锆石)新壳的变质复合锆石。老核继承锆石年龄从元古代—古生代,显示异地多时代的特点,表明其寄主岩的原岩沉积岩,时代不会早于古生代。  相似文献   
67.
江苏东海县磨山片麻状碱性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东海县磨山片麻状碱性花岗岩中变质锆石和变质复合锆石进行SHRIMP UPb定年:①对变质锆石和变质复合锆石的新壳共测定8个点,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12±3.6 Ma(MSWD=7.55),反映了磨山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变质时间,即成岩时间,属于印支期,相当于晚三叠世;②变质复合锆石的老核(继承锆石),多为发育有规则韵律环带的岩浆碎屑锆石,对其中3个颗粒进行了测定,UPb年龄分别为866 Ma、378 Ma和370 Ma,暗示其来源是异地多时代的。同时还表明其寄主岩的原岩应是沉积岩,其时代不会早于晚古生代。  相似文献   
68.
西藏南部康马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康马花岗岩体位于西藏南部拉轨岗日岩带的中部,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本文主要探讨康马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成因及其形成时代.二云母花岗岩中锆石CL图像发育有规则的韵律生长环带,表明其为典型的岩浆锆石;另锆石中Th/U比值稳定、较高的特点,也说明二云母花岗岩为岩浆成因;对锆石进行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93 Ma土14 Ma(MSWD=1.00),相当于早奥陶世,该年龄即是康马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结晶时间,表明在拉轨岗日岩带中部存在加里东期岩浆作用.文章最后对康马岩体片理化的时间和成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康马岩体片理化的时间为中新世,其成因与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地壳缩短而产生的变形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9.
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的锆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哀牢山一金沙江新生代钾质碱性岩浆岩带的南端,云南金平县大平糜棱岩化钠闪石霓石花岗岩中锆石,主要为“变质锆石”和具有老核新壳的“变质复合型锆石”,它们皆具不规则状和圆化的外形,并常高度的富集成堆和显示有一定层位。用ELA-ICP-MS和SHRIMP对锆石定年,结果表明,变质复合型锆石中老核年龄为247.9±6.4Ma,新壳和变质锆石年龄为145.7±3.4Ma。薄片观察发现,在岩体发生糜棱岩化之前还有一次区域变质作用,呈现在糜棱岩化弱的地段岩石发育柱粒变晶结构和花岗变晶结构,而且残留有清楚的层理,由此表明该花岗岩的成因与沉积变质有关。  相似文献   
70.
老君山正长岩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老君山正长岩锆石SHRIMP定年结果为34.8±1.6Ma(2σ),MSWD=0.38(可信度为0.96),相当于渐新世,属于喜马拉雅期。通过锆石定年分析结果对其成岩时代及锆石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