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NSO杂原子化合物在烃源岩和原油中通常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其包含重要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由于组成复杂且难以分离,对该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相对薄弱。电喷雾电离源(ESI)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是一种新型检测石油组分的手段,具有选择性电离、超高质谱分辨率和质量精度等特征,非常适合检测石油复杂基质中微量NSO极性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结合对塔里木盆地海相油与陆相油、辽河稠油等样品的FT-ICR MS分析,发现原油中NSO化合物受母源岩与油气成因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示踪及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控制,可提供相关的识别与评价信息,显示FT-ICR MS在油气地球化学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传统缓冲区方法在证据因子构造方面的局限性、证据因子设置的主观性及证据因子二值化时的信息损失等问题,引入场模型表达线状地质体对成矿的影响作用,提出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来筛选证据因子.在桂西南优质锰矿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构造了优质锰矿的地层与岩性、同沉积断裂、沉积盆地、沉积相、岩性组合、地层...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广西防城港港口区旅游海区玉石滩硬相潮间带的4种滨螺,包括粗糙滨螺Littorina scabra、波纹滨螺Littorina undulate、塔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 pyramidalis pyramidalis和粒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 millegrana,并对其中3种的数量、分布、周年变化、个体大小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塔结节滨螺为潮上带的优势种,而粗糙滨螺为高潮带的优势种;分布于高潮带的滨螺个体明显较潮上带的大。  相似文献   
14.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在固体矿产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三维GIS技术、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与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相结合,对于提高储量估算和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进行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的可行性方案.并提出了应用轮廓线进行三维矿体表面建模时尖灭与分支情况处理、带约束的三维矿体表面建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陈家杖子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喜宽  王忠  李世宝  张青  廖蕾  孔凡吉  张宝 《地质与资源》2007,16(3):161-166,233
根据对内蒙古赤峰陈家杖子金多金属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提出陈家杖子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可作为该地区寻找类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该矿床东部还有形成多金属矿的潜力.该区今后的工作中应注意工作方法的选择,土壤测量在该区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具有寒武系特征原油的分布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油气成因复杂。海相原油主要来自于寒武系或奥陶系烃源岩,或者二者混源。其中,对混源油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随着勘探的深入和精细,需要定量回答油气的混源比例。本文根据不同端元油的人工混源配比实验,发现生物标志化合物具有随混源比例变化的特征,建立了混源比例与生标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对塔北地区混源油中寒武系原油比例做了定量计算,进而研究了其分布规律与成因机制。研究认为,塔北地区原油主要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有少量贡献。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具有从西到东、从浅至深,混源油中寒武系烃源岩来源的原油比例具有逐渐增高的特点,高比例寒武系来源原油的混源油主要分布在轮南低凸起的桑塔木断垒带东侧和轮东断裂周围,明显受烃源岩分布、输导体系和成藏过程等因素控制,该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塔北地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规律,以及指导油气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塔中原油超高二苯并噻吩硫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中相当部分原油具有高丰度芳香硫——二苯并噻吩(DBTs)特征,其在原油中的绝对丰度高达26 859μg/g,在芳烃中的相对丰度高达58.2%,主要分布在塔中I号构造带下奥陶统、塔中4(TZ4)和塔中1-6(TZ1-6)井区。采用综合地球化学研究途径,对该区原油的高DBTs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分析表明,研究区母源岩较强地控制DBTs的丰度,纯泥岩、页岩中DBTs丰度不高,灰岩、云岩等烃源岩DBTs丰度偏高或超高;观察到在正常油窗范围内,烃源岩和相关原油随成熟度增加DBTs丰度增加,而塔中型高-过熟原油中DBTs丰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表明热成熟作用对该化合物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发现生物降解、水洗可使原油中DBTs丰度降低,但对塔中原油中DBTs影响较小;观测到塔中相当部分原油的DBTs含量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作用产物H2S、硫醇、长链烷基四氢噻烷有一定正相关性。对比研究认为,有多种因素控制塔中原油中DBTs丰度与分布,热成熟作用、TSR是导致塔中下奥陶统部分原油高DBTs特征的重要原因,前者可能是主要因素,特殊母源岩因素相对较少,尽管尚不能排除。TZ4井区等石炭系高DBTs原油主要来自深部地层,与下奥陶统抑或更深层高DBTS原油的混入有关。本研究对于该区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指导成矿有利证据层筛选及最佳临界值获取的方法,并以桂西-滇东南地区锰矿为例,在多元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线性回归的证据权法的矿产资源预测研究。实例表明,线性回归分析能利用成矿信息估计矿化分布的总体趋势,其回归分析结果能反映成矿信息与矿化分布的正负相关性,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指导获取的最佳临界值,不仅具有地质意义,而且具有统计意义,能在证据图层二值化时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丢失。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指导成矿有利证据层筛选及最佳临界值获取的方法,并以桂西-滇东南地区锰矿为例,在多元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线性回归的证据权法的矿产资源预测研究。实例表明,线性回归分析能利用成矿信息估计矿化分布的总体趋势,其回归分析结果能反映成矿信息与矿化分布的正负相关性,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指导获取的最佳临界值,不仅具有地质意义,而且具有统计意义,能在证据图层二值化时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丢失。  相似文献   
20.
在塔中45井的萤石中发现两期烃包裹体:第Ⅰ期烃包裹体为产于萤石中的发黄色弱荧光的原生液相烃包裹体,沿萤石生长纹分布,与萤石同生;第Ⅱ期烃包裹体为产于萤石中的发蓝白色强荧光的次生气液相烃包裹体,分布在萤石的愈合缝中,晚于萤石形成.烃包裹体组分分析和赋存矿物测年结果表明,第Ⅰ期油来源于中上奥陶统,是一期成熟油的充注;第Ⅱ期油应形成于喜马拉雅期,主要来源于高成熟的寒武系烃源岩,是由寒武系原油裂解后再一次大规模轻质油侵入而形成的,第Ⅱ期是奥陶系萤石层段的油气藏主要成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