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7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31.
介绍了河北新泽5井石油探测井的概况,分析了2002年12月中旬该井数字化观测和模拟观测失真的原因。提出了对数字化观测仪器改进的方案。采取把数字探头安装到主井管中,将探头置于一个特制的套管内,对主副井管内的原油进行了清理等办法,使新泽5井水位数字化和模拟观测恢复正常。得出此法对河北新泽5井而言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2.
张素欣等对地下水动态的10 a周期特征及其与强震多发期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地下水10 a左右的周期结构与华北地区的强震活动有呼应关系,水位10 a周期的高值年份说明区域应力水平较高,如果某一地震构造带积累的应力水平较高,那么,水位的升降引起的应力变化有可能触发地震活动.根据大震产生的附加应力(张应力)的大小,不同应力途径的三轴压缩实验以及原地注水诱发地震的实验结果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地下水触发地震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唐山矿井模拟水位与数字水位观测的基本情况,对2004年7月至12月11次全球7级以上地震引起唐山矿井模拟水位与数字水位水震波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水位有较模拟水位的记震特征易识别,水震波初动清楚,资料连续,误差小等优点,但数字水位采样率低,水震波记录存在畸变。  相似文献   
34.
华北北部地区地下水10年准周期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以来华北北部发生5.0级以上地震16次,根据时间上的密集程度可分为5个地震丛。地下水资料经过排出地下水超采造成的趋势下降干扰后,多井地下水资料呈现出10年准周期变化的同步性特征。地震丛发生在地下水多年周期的高值段,低值年份则没有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将10年准周期按一定规则分成低值段、上升段、高值段和下降段,在地下水10年周期4个时段的发震概率分别为0%、25%、50%、25%。  相似文献   
35.
昌黎井水氡地震前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昌黎井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关南 0 .5 km处 ,地理位置为东经 1 1 9°1 7′,北纬 39°43′。该井系温泉热异常区的地震专业综合观测点和裂隙承压自流井 ,深 30 1 .0 4m,流量约 0 .1 1 m3/ h,水温 30℃~ 35℃。该井水氡观测采用 FD- 1 0 5测氡仪 ,水氡含量在 1 1 0~ 1 2 5 Bq/ L之间。井孔揭露的含水层为前震旦系片麻岩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地下含水层介质类型及其周围地质环境是决定水氡含量的内在因素 ,气象因素以及地下水开采、区域应力场变化是影响水氡多年周期、年变周期变化以及地震前兆变化的主要因素。昌黎及其附近地区的地…  相似文献   
36.
热水井数字化气汞观测影响因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是地下流体预报地震的灵敏组分之一,高温承压自流井、温泉区自流井的水汞更是携带大量的地下信息,特别是水汞异常在地震之前的表现有目共睹。2001年首都圈范围内的一些水汞观测实现了数字自动记录。由于汞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观测仪器的使用条件所限,经过近3年的观测发现,对于热水井的气汞数字化自动记录,捕汞管、供电系统、脱气装置、气路的冷却与除湿是保证气汞测项连续稳定,提高记录地下信息灵敏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7.
昌黎井水位、水氡趋势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昌黎井2004年洗井前后水位、水氡的趋势动态特征,认为洗井是造成水位和水氡两者趋势变化不同步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过观测环境调查,判定2009年以来水位趋势下降并打破年变规律与附近温泉井抽水有关.  相似文献   
38.
新泽5井水位趋势下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泽5井水位1997年以来呈趋势下降动态,至2002年底下降幅度达970mm。为解释该趋势下降的原因,首先对深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地热开采点的空间分布及地下热水开采量进行了详细调查,而后对华北油田采油和注水情况进行了了解。经调查研究表明,新泽5井1997年以来,水位的趋势下降,水位动态年变规律的改变,是井区及附近地区大量开采地下热水引起的。  相似文献   
39.
1966年至1976年在华北相继发生的邢台、渤海、海城、唐山4次7.0级以上强震的震后异常与后续地震有某些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异常的起始时间与转折时间上,同时还表现在异常点的优势分布方向及其逐渐转移的进程上。研究这种关系对于判断同组强震的迁移趋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依照“源、场、外”相结合的地震科学研究思路,提出地下水诱发浅层前兆异常机理。认为降水等因素造成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可产生一种作用于地壳岩石的附加流体力;地震前,通过多种流体力作用,引起已经积累较高应力的地壳应力--应变场调整变化,并使岩石强度改变,从而促进与诱发浅层地壳的构造变动;其结果是派生或伴生出地形变、地应力、水化学及地电阻率等多种浅层前兆异常。在降水、地下水的多种周期变化成分中,只有那些能与地壳应力-应变过程产生力学耦合的周期变化,才能调制与诱发出异常,这一部分变化可做为广义的地震前兆。孔隙压力、动水压力以及化学腐蚀等原理,是该异常机理的理论基础。列举出六方面的事实做为该机理直接的或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