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岩组分析的问题上,李四光教授生前提出:“岩组分析,对于岩块内部某些矿物组合条理的辨识,是长久以来行之有效的方法。那种条理,除了由沉积和热影响所产生的以外,都是过去应力活动在岩石中留下来的陈迹。这正是地质力学所追求的东西。如何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选择标本,来帮助构造体系的分析,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22.
本世纪30年代的岩组学,由B.桑德尔和英斯布鲁克学派(The Innsbruck school)应用运动学方法研究岩石组构,他们成功的找出了组构的对称与运动对称关系的同型性。后来岩石变形的物理性状由F.J.图诺(Tunner)的岩石变形实验支持了他们理论的正确性。但是用运动学单一的研究岩石组构的方法,不能解决岩石变形机制,确定不了变形的应力状态。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3.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湘中坳陷作为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油气勘探久攻未克的地区。前期在湘中地区北部的涟源凹陷泥盆系和石炭系获得了页岩气突破和发现,证实了湘中地区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丰富。但对湘中地区南部的邵阳凹陷调查程度较为薄弱,针对邵阳凹陷二叠系仅开展了少量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面的工作尤为欠缺。本次研究依托邵阳湘邵地1井(XSD1井)钻探工程建立了邵阳凹陷二叠系地层层序序列,  相似文献   
24.
系统描述了采自贵州省兴义中三叠统竹杆坡组一件较完整的巨胫龙(Macrocnemus)属化石标本,补充和完善了M.fuyuanensis部分头骨及腕骨和跗骨特征。基于当前标本与欧洲的M.bassaniis和中国的M.fuyuanensis的比较,认为当前标本与M.fuyuanensis四肢骨骼大小及比例较为接近,但两者的胫骨与桡骨、尤其第4跖骨和第4掌骨之间的比例不同。鉴于当前标本较少,头骨保存不完整,且当前标本与M.fuyuanensis正模标本的产地相距不远,本文暂将其确定为后者的相似种。  相似文献   
25.
中扬子西部下志留统灰岩、生物礁的分布与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崇余运动"形成的NE向分布的古隆起相关,沿着鄂西利川-重庆石柱-南川一线,在早志留世小河坝期发育大型水下古隆起,小河坝中期(相当turriculatus带底部)发生区域性海侵,有利于钙质沉积,在鄂西宣恩高罗等古隆起的边缘发育生物礁。高罗生物礁是在陆棚相泥质条带灰岩礁基之上发育的一套以珊瑚和层孔虫为造架生物的生物礁,主要出露礁核的背风面沉积,造架生物间充填含大量藻类的泥岩,指示较深水、宁静的沉积环境。中扬子地区下志留统生物礁是除小河坝砂岩体之外重要的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26.
张保民  兰玉奇 《地质论评》1964,22(2):153-157
在岩矿鉴定工作中,迫切须要准确的测定矿物的光学数据,尤其是矿物的准确折光率数值更属重要。但就薄片内直接测定矿物折光率的问题迄今尚存在一定困难。在此拟就弗氏台上利用薄片内矿物的裂隙或解理测定均质体矿物折光率的方法探讨如下: 在弗氏台上利用矿物全反射角来测定折光率  相似文献   
27.
Dinosteranes and 4-methyl-24-ethylcholestanes are usually to be thought of as biomarkers for dinoflagellates, and 24-norcholestanes and C28steranes for diatom. Therefore,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compounds are typically found in strata deposit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Mesozoic. However these compounds appeared widely and abundantly in extracts from organic-rich sediments in the Sinian and Cambrian of the Tarim Basin. This suggests that some of the planktonic algae such as dinoflagellates and diatoms have an earlier origin than the Mesozoic. Some of the remarkable algal fossils observed in the Cambrian, in both well He 4 and the outcrop section of Xiao-Er-Bulak, Tarim Basin, provide possible biological evidence for this kind of inference.  相似文献   
28.
蒙脱石中水性质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9.
利用离子探针和质谱技术分别分析测试了江西安远路迳金伯利质煌斑岩筒辉石巨晶和包体中辉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辉石的氢同位素δ(D)值从-83‰变化到-101‰,平均值为-91.6‰;氧同位素δ(18O)值由5.46‰变化到5.70‰,平均值为5.60‰.路迳辉石巨晶和包体中辉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均一,表明其来源于地幔,且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物理化学环境稳定,继承并保持了原始地幔的氢氧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30.
赵灿  陈孝红  李旭兵  曾雄伟  周鹏  张保民  张华 《地质学报》2013,87(12):1901-1912
本文首次报道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石板滩段地层中的风暴岩。通过详细的剖面观察、测制和室内研究,识别出石板滩段典型的风暴沉积标志,包括各种丘状交错层理、粒序层理、冲刷 充填构造、平行层理及变形层理等。结合各类风暴沉积标志在剖面上的组合关系将研究区风暴岩划分出4个风暴沉积序列类型:其中类型Ⅰ为风暴流成因的滞留沉积与底面的冲刷面、丘状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的组合,属形成于正常浪基面附近的近原地风暴岩; 类型Ⅱ为具颗粒流性质的块状内碎屑灰岩与丘状交错层理的组合,常见变形层理,形成于斜坡上部;类型Ⅲ为以渠模、丘状交错层理与水平层理的频繁叠加为特征,出现在风暴浪基面与正常浪基面之间;类型Ⅳ为具粒序层理的砂 砾屑浊积灰岩,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以下,划归为风暴成因的远源浊流沉积。研究区风暴岩的特征表明:风暴层蕴含了强烈的气候信息,风暴频发是灯影期气候转型的重要响应;该时期构造相对活跃、海底地形复杂化是风暴沉积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风暴岩的特征对等时地层对比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