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矿物标型学说在宝石鉴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矿物标型学说不仅可以为宝石的鉴定特征找到理论依据,而且还有助于指导鉴定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天然宝石与人工优化处理宝石;对某些宝石而言,还能帮助鉴定其产地。将矿物标型学说应用于宝石学,有望帮助鉴定工作者找到新的鉴定思路。  相似文献   
32.
试论独山玉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造背景、矿床特征和成矿条件的分析,论述了独山玉矿床的成因,提出独山玉是一岩浆液矿床,其成矿作用与华北板块、华南板块以及其间的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岫岩软玉因其特有的成矿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对其矿床成因的研究也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但迄今为止,有关岫岩软玉矿床成因的研究并不系统。本文在成矿系统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对岫岩软玉的矿床成因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成矿构造背景、矿源、成矿流体、成矿空间、成矿能量、成矿时间、成矿过程和成矿后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岫岩软玉矿床成因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崔笛  廖宗廷  周征宇  钟倩  赖萌  李凌 《矿物学报》2019,39(5):601-608
利用电子探针方法和背散射图像对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的化学组成特征,环带结构与颜色深浅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环带结构形成的原因。测试结果显示,云南祖母绿高V低Cr,环带结构颜色的差异与致色元素的含量分布有关,V和Cr元素含量越高,颜色越深,同时Fe含量的变化表明祖母绿生长环境由初期氧化条件向还原条件逐步转变。祖母绿的环带结构与该矿区多期次矿化有关,其结晶生长也具有多期次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
回顾与展望:软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不懈的研究,期间大致可分为开创和萌芽、大发展、总结和探索三个时期。通过努力,在软玉文化、物质组分、物理性质、矿物学特征、岩石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对软玉研究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软玉矿床学、成玉机理和质量评价三个方面的研究还存在极大的不足,是下一阶段软玉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36.
中西部冲断带形成于两古板块"镶嵌式"拼接成陆后的再冲断.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表明,浅层构造变形具有"横向有序分带、垂向多属性分层、纵向差异分段"特征,深部构造变形表现为分层解耦和差异收缩,造山带与盆地的岩石圈在咬合冲断时强-弱层对置.本文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延时摄影方法,基于"挤压-碰撞"模型正演了冲断带变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造山带仰冲盆地并相互拼接,前者冲起折返,后者前陆冲断;盆内滑脱层的存在会产生构造分层,上构造层的变形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且扩展范围受控于滑脱层;上构造层的挤压缩短量比下构造层大,变形扩展更远;下构造层的变形以叠瓦构造和双重构造为主,其断层倾角由前陆向腹陆逐渐增大,断面由下凹变为上凸,断片由侧向叠置变为垂向叠置;高角度逆断层的变形经历了脆性变形、韧-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7.
广西大厂泥盆纪海底热水喷口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海底热水喷出成矿现象的发现(Francheteauetal·,1979;Simoneit,1985等)是近几十年来海洋地质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但是,由于多期多阶段的地质改造,古代的热水喷口至今尚未见过报道,笔者对大厂矿田长坡矿床各采矿坑道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发现并确定该矿床赋矿地层上泥盆统硅质岩层内存在火山热水活动的喷口,现对其特征及地质意义作初步论述。1热水喷口的地质特征热水喷口在大厂长坡矿中可见数处,主要产在上泥盆统榴江组内92号矿体中。喷口呈长短不等、粗细不一的筒状,横切面呈不规则圆形…  相似文献   
38.
青海软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采自青海东昆仑三岔口软玉矿区的样品进行了显微硬度、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定性和结晶度等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新疆和田软玉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青海软玉普遍显示出硬度较高、透闪石含量稍低、结晶度偏高的特点;透闪石主要呈毛毡状交织结构、显微纤维结构和显微片状结构,定向性普遍较好。对比两地软玉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发现青海软玉成矿母岩相对贫Mg、Si而富Ca,动力改造相对较弱,成矿温度较高,这是造成两地所产软玉在上述岩石矿物学特征上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青海软玉透明度偏高、油润度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9.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种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孔隙度主要属特低孔-中孔,渗透率属超低渗-中渗。当孔隙度大于10%时,储层的含油性受渗透率控制。主要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溶蚀-改造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孔隙类别以特大孔为主,而喉道类别以微细喉为主。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和交代作用,成岩阶段处于晚成岩期A亚期,成岩演化过程中,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孔隙度减小约24.5%,同时因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大约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