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改造强度是形成中国绿岩带及变质细碎屑岩系中大型及超大型金矿床的关键条件。以超大型金矿床的形成作用作为讨论对象,并对一些特大型金矿床形成超大规模的前景进行了评估。该类矿床产在变质岩及晚期侵入体中,矿床经历了沉积、区域变质及成矿等多次形成作用,有的还经历了重熔岩浆作用阶段,但矿床最终为改造作用所形成。控制超大型矿床成矿的改造作用强度主要反映在被活化的矿源岩石规模大并有多种来源、成矿流体规模大且具较强氧化性、流体长期多次活动以及有稳定的热源等。决定改造强度的因素为多级构造组成的连网。玲珑超大型金矿床是改造强度巨大的产物,形成金山及河台等矿床的改造强度也很巨大,因此有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的潜力。  相似文献   
42.
总结了五种主要类型超大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超大型金矿床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是多样的,深部来源流体与浅部大气降水流体的混合是各种类型超大型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3.
国外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含矿岩系以含碳和黄铁矿,夹火山物质和热水沉积物,金含量高为特征.在含矿岩系的沉积、成岩过程中,局部可以形成贫金的含矿层,少数情况下以至于形成金矿体.含矿岩系的变质作用可能形成金矿化,或为后来的成矿作用造成有利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岩浆作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或为改造成矿作用提供热源和动力.金矿床受构造控制,位于地热正异常区,金矿床的形成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岩浆期后热液成矿作用和大气降水改造成矿作用等有关.超大型浅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持续时间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改造成矿作用在超大型浅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中生代形成的超大型金矿床中,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叠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4.
应汉龙 《地质与资源》1995,4(4):247-254
本文研究了胶东邓格庄金矿床金银系列矿物、黄铁矿、石英和方解石的化学成分,金银系列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金银矿,含Pt等微量元素,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黄铁矿以Fe亏损占优势,富Au、Te、As和Ag为特点;石英具高的Al、K、Cu、Pb和Zn,低的Li含量;黄铁矿、石英和方解石的稀土元素组成指示成矿热液可能有二种来源,方解石的稀土元素组成指示成矿热液为岩浆或深部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