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259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研究柴北缘东部及周缘侏罗系发育特征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笔者等基于柴北缘东段红山、霍布逊及德令哈凹陷侏罗系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地层接触关系追踪、二维地震资料解释以及岩性岩相突变特征分析,同时与中国西北地区其他典型的盆地侏罗系发育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中国西北多个板块的相互作用的构造背景之下,柴北缘东段燕山期构造运动Ⅰ幕发生在早—中侏罗世,以古地理与古构造环境较为均一、发育粗碎屑凹陷、每个凹陷内具有幕式沉积充填特征,与中国西北其他盆地对比,此幕构造运动波及面大,但强度较弱,推测与中国西北周边各板块碰撞造山之后的伸展作用相关;燕山期构造运动Ⅱ幕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此幕构造运动导致古地理与古构造环境向新的环境转变,以中—上侏罗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白垩系及晚侏罗统的残缺不全为特征,推测与拉萨地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关闭及Kolyma—Omolon地块的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142.
综合考虑温度、降雪量、风等因素,构建冰雪运动气候指数(ice-snow sport climate index,ISCI)评价模型,确定冰雪运动气候适应性分级标准。以山西省为例,定量评价冰雪运动的气候适宜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全省冰雪运动气候指数平均值为5. 03,属于一般适宜等级; 38°N以北的大部分区域均适合发展冰雪运动产业,且未来气候适宜性呈现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43.
以大连海洋大学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培育的已明确年龄(1龄、2龄、3龄)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实验材料,采用原位压片法对仿刺参棘、体壁、触手、管足、纵肌、呼吸树、肠7种组织标本进行骨片形态学观察和SPSS统计分析,获得了不同年龄、组织仿刺参中各类型骨片的相对比例。结果表明,原位压片法得到的骨片较Na Cl O法结构损坏较小,且能观察到骨片在组织中的分布。仿刺参各组织中存在桌形体、扣形体、杆状体、花纹状体、复合盘状骨片和长孔状体6种主要骨片类型。体壁中主要骨片类型为扣形体和桌形体;棘和触手中主要骨片类型为扣形体、桌形体和杆状体;管足中主要骨片类型为特有的复合盘状骨片、扣形体和桌形体;呼吸树和肠中主要骨片类型为花纹状体;纵肌不含任何类型骨片。不同组织间相同类型骨片的形态结构一致,无组织间特异性。通过对不同年龄仿刺参各组织的骨片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年龄仿刺参相同组织中骨片比例存在差异,例如,1龄、2龄、3龄仿刺参触手中桌形体骨片的相对比例分别为11.55%±2.69%、20.76%±2.34%、3.75%±0.72%,2龄仿刺参触手中桌形体骨片的相对比例显著高于1龄、3龄仿刺参触手中桌形体骨片比例(P0.05);1龄、2龄、3龄仿刺参棘中扣形体相对比例分别为92.55%±1.98%、65.45%±1.79%、88.36%±3.08%,2龄仿刺参棘中扣形体相对比例显著低于1龄和3龄仿刺参棘中扣形体骨片比例(P0.05)。本研究为仿刺参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资料,为仿刺参的年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首先对海洋测量交叉点误差分析中系统误差分析进行了回顾,指出系统误差分析是一个模型选择和模型参数估计的双重问题,而传统方法中大多仅涉及了后者而忽略了前者。然后对常用的三种模型选择方法,即假设检验、交叉检核、基于信息论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后者更具优越性。最后对以Akaike信息量准则为核心的基于信息论的模型选择方法进行了介绍,给出了Akaike信息量准则的计算公式,比较了同其他模型选择方法的关系,并介绍了基于该准则的模型平均方法和模型选择不确定性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5.
多任务学习方法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领域已得到广泛关注,利用任务间的相关性,将多个任务同时学习的效果优于每个任务单独学习的情况.采用多任务Lasso回归法(Multi-task Lasso Regression)用于恒星光谱物理参量的估计,不仅可以获取不同物理参量间的共同的特征信息,而且也可以很好地保留不同物理参量的特有的补充信息.使用恒星大气模拟模型合成光谱库ELODIE中的光谱数据和美国大型巡天项目Sloan发布的SDSS实测光谱数据进行实验,模型估算精度优于相关文献中的方法,特别是对重力加速度(lg g)和化学丰度([Fe/H])的估计.实验中通过改变光谱的分辨率,施加不同信噪比(SNR)的噪声,来说明模型的稳定性强.结果表明,模型精度受光谱分辨率和噪声的影响,但噪声对其影响更大,可见,多任务Lasso回归法不仅操作简便,稳定性强,而且也提高了模型的整体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6.
147.
对由等量纬度求解大地纬度的等量纬度反解问题进行新的研究。首先在偏心率为0的情况下,由等量纬度得到近似的大地纬度,并代入等量纬度正解公式得到近似等量纬度。然后将等量纬度反解隐函数在近似的大地纬度和等量纬度处进行泰勒级数展开,从而将等量纬度反解公式表示为偏心率和等量纬度的函数形式。推导过程由Mathematica计算机代数系统完成,推导结果由计算机存储,无需人工推演和记忆。试算结果表明:当泰勒级数取到4阶时,其精度就可以全面超越之前的方法;取到5阶时,在几乎所有纬度处的精度都比传统方法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8.
为了提高水下航行器的导航定位精度,设计了以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地形匹配、多普勒计程仪等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建立了各子导航系统的误差模型,采用联邦滤波技术对水下组合导航进行信息融合,建立了水下组合导航系统的观测方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联邦卡尔曼滤波技术进行信息融合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能满足水下航行器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9.
150.
全新世呼伦湖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详细分析了内蒙古呼伦湖HL06岩芯沉积的孢粉组合,基于AMS 14C年代标尺,恢复了全新世湖区植被演变过程;并根据我国北方和蒙古表土孢粉数据和气象资料,建立了孢粉-气候参数转换函数,定量重建了呼伦湖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11000~8000aB.P.,湖区植被以蒿、藜占优,为干草原景观,气候暖干;8000~6400aB.P.,湖区禾本植物扩张,山地桦林发育,降水显著增加,气温逐渐降低;6400~4400aB.P.,湖区早生草本植物增加,降水减少,气温继续下降;4400~3350aB.P.,耐旱藜科植物大量生长,湖区荒漠化,气候极端干旱;3350~2050aB.P.,湖区草原植被有所恢复,降水略有增加,气温有所回升;2050~1000aB.P.,湖区蒿属植物减少,山地松林发育,气温降至全新世最低;最近1000年,藜科、禾本科等伴人植物大量出现,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全新世呼伦湖区气温变化在轨道尺度上受控于北半球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而在亚轨道尺度上可能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有关.距今8000年前湖区降水较弱可能因为早全新世北半球高纬残存冰盖抑制了东亚季风雨带的北上,季风降水的千年-百年尺度波动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