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418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286篇
地球物理   431篇
地质学   955篇
海洋学   301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The serpentinized peridotites overlying the subducted zones in the Izu-Bonin-Mariana (IBM) arc system have been interpret as the cause of the low-velocity layer identified beneath the IBM froearc, in turn few earthquakes occurred along the plate boundary. Chrysotile, which is a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ly hydrated phase of serpentine with low frictional strength, has been suggested as the low velocity material in the serpentinized peridotites, besides, brucite is inferred to be likely conducive to stable sliding. However, such idea encounters challenging in our serpentinized peridotites from the southern Mariana forearc, which absent both the above minerals. The presence of talc, which characterized by its weak, low-friction and inherently stable sliding behavior, provides new clue. Here we report the occurrence of talc in serpentinized peridotites collected from the landward trench slope of the southern Mariana forearc. We infer that talc is mainly forming as a result of the reaction of serpentine minerals with silica-saturated fluids released from the subducting slab, and talc also occurs as talc veins sometimes. Due to its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talc may therefore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aseismic slip in the IBM subduction zone.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山西省代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历史、资源保有现状、勘查开发及矿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高分SAR数据的出现,为基于SAR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需要探索新的技术方法。SAR与光学影像各自的特点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融合可以增强遥感数据的信息利用率。针对新的Cosmo—Skymed高分辨率SAR影像数据.利用增强Lee滤波抑制相干斑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局部标准差融合策略的小波包变换方法.融合SAR和CBERS02多光谱影像,充分结合了各自影像的图像特征.使得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光谱特性和细节特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数据的信噪比,更利于信息的提取。实验表明,经过Cosmo—Skymed与CBERS02数据的融合后的自动分类精度显著提高。分类Kappa系数从0.47提高到了0.93。  相似文献   
994.
GPS���ܵ��㶨λ�������������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λ????????????÷???????: 1)???????????????????δ???????????Э?????????; 2)?????????????????????????С?????????, ?????????IGS???????17С????????????????????????λ?????????????, ?????·???????λ?????????????????????????????????, ?????????Ч?????  相似文献   
995.
从湘南,到湘北,再到湘西,这是一段穿:这的历程,只为寻求岩石里的秘密.这些固守亿万年的岩石,见证了我们人类从无到有的命运,也镌刻着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6.
以频率、连续性、振幅、几何形态为划分依据,将海中凹陷流三段划分为6类地震相。通过区域沉积背景研究,分析其可能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并根据其自身的地震反射特征和浅层有井层段沉积相分析,进行了地震相到沉积相的转化。海中凹陷流三段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辫状河-冲积平原、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半深湖。研究的意义在于证实了海中凹陷流三段储集层发育,同时推测凹陷深处发育的半深湖和大面积分布的浅湖可能发育大套湖相烃源岩。  相似文献   
997.
????????????丽???????????α?????????????????,??Okada??????????????????????2001??11??14??????8.1??????????λ????????????α??????????????????1??????8.1???????????????????????????????????????λ??????????????40 mm?????2??????????????????????GPS?????????????????????????????????????????  相似文献   
998.
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定格在2005年5月11日(《中国国土资源报》的一篇报道上。那篇文章的题目是——(《魂萦伏牛山——河南省南召县矿管站副站长闰道强追记》。  相似文献   
999.
常言道:“农村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对于基层国土资源所来说“宅基地”这台戏是非常难唱的。而漯河市郾城区商桥国土资源所,不但唱好了这一台戏,还串台唱好了“三台戏”!因此该所连年被评为“优秀镇直部门”、“全区先进乡所”、区级“青年文明号”,并被推荐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全省优秀基层站所”。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 自中、上新世以来的夷平面及其深厚的花岗岩风化壳在后期不同程度构造抬升-下切过程中, 造成许多中国特有的花岗岩地貌类型, 如黄山和三清山等处的花岗岩峰林、石林、造型石、风动石等。本文讨论了中国花岗岩风化壳和地貌的时空演化规律, 提出地貌发育年代与中、上新世广布的夷平面的密切关系, 以及在不同抬升背景下, 花岗岩地貌与风化壳的关系。并可据此推算不同山地的抬升幅度, 沿海仅抬升约200m, 向内地逐渐增大, 到南岭或大别山、伏牛山则达到约1600~20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