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506篇
测绘学   346篇
大气科学   258篇
地球物理   345篇
地质学   1435篇
海洋学   402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46篇
自然地理   27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Seismic monitoring using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s(OBS) i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earthquakes in mid-ocean ridge far away from land. Clock synchronization among the OBSs is difficult without direct communication because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cannot propagate efficiently in water. Time correction can be estimated through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synchronization if clock drift is linear before and after the deployment. However, some OBSs in the experiments at the southwest Indian ridge(SWIR) on the Chinese DY125-34 cruise had not been re-synchronized from GPS after recovery. So we attempted to estimate clock drift between each station pairs using time symmetry analysis(TSA) based on ambient noise cross-correlation. We tes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SA method by analyzing daily noise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s(NCFs) that extract from the data of another OBS experiment on the Chinese DY125-40 cruise with known clock drift and the same deployment sit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CFs' travel time of surface wave between any two stations are symmetrical and have an opposite growing direction with the d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and-pass filters,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different normalized methods was discussed. The TSA method appeared to be optimal for the hydrophone data within the period band of 2–5 s in dozens of km-scale interstation distances. A significant clock drift of ~2 s was estimated between OBSs sets through linear regression during a 108-d deployment on the Chinese cruise DY125-34. Time correction of the OBS by the ambient noise cross-correlation was demonstrated as a practical approach with the appropriate parameters in case of no GPS re-synchronization.  相似文献   
992.
以中国大洋第34航次在西南印度洋龙旂与断桥热液区采集的洋底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为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勘查重砂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工作基础,开展了沉积物自然重砂矿物的相关研究。绘制了研究区重砂矿物分布图,并根据研究区已探明热液矿体(喷口)的位置,对沉积物重分散晕的形成与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从研究区沉积物的34种矿物中,筛选出3种沉积物重砂找矿的指示性矿物(重砂总量、黄铜矿、黄铁矿)及5种参考性矿物指标(帘石类矿物、透闪石、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沉积物中指标矿物含量与矿源距离之间的线性方程,提出了根据测站沉积物中指标矿物含量,初步推算矿源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地铁以其车速快、行车密度大、客流量大等特点成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之一,与此同时,地铁由建设期转入养护期,给线路安全检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摄影测量的方法,采用光束法平差等方法对影像进行拼接,进行管理图展开图的制作,方便对地铁进行维护以及入库管理等。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获取2019年6月17日发生的四川宜宾Ms6.0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情况,该文利用欧空局宽幅模式的高分辨率新型Sentinel-1A卫星获取了此次地震的第一对同震干涉像对数据,使用D-InSAR技术获取宜宾市长宁县地区的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在震中西北方向分别形成了1个明显的沉降区和抬升区,在雷达视线方向上的最大沉降量为7.9 cm,最大抬升量为8.1 cm。通过与同一时间内的GPS高程测量形变量相比,D-InSAR解算的地表形变量与GPS监测点形变量基本一致,均不超过3 mm,表明了本文的D-InSAR形变解算结果的可靠性,体现了新型Sentinel-1A雷达卫星在地震形变监测领域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徐州村落地名中蕴含的丰富社会历史文化,该文利用数理统计和GIS核密度技术分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类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地理环境对聚落选址的影响,同时展现了徐州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研究发现:徐州地区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包括山文、水文地名,大都依山而生,沿水分布,与境内复杂的地形和河网分布状况基本一致;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划分为姓氏、经济活动、建筑工程、军事、愿望几类,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当地的氏族聚落、人口迁移、生产生活、社会变迁情况基本符合.通过地名中的文化景观,揭示了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和人类认识大自然的过程,有利于挖掘徐州村落地名中所蕴含的民族、历史和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996.
李晓东  宋开山 《遥感学报》2021,25(6):1338-1350
为了实现更大尺度上的陆表生态变化检测,一种基于综合生态指数的动态变化检测方法用于不同时期卫星影像变化信息的提取。本文以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地表植被覆盖类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2006年和2018年作为变化检测研究的标准年,陆地资源卫星影像数据作为实验数据源。动态变化的主要检测内容划分为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最大差值算法计算影像数据的年内最大变化差异,同时动态比率算法计算年际动态变化。方法的实现过程如下,选择3个主要生态指数(水体指数、植被指数和土壤指数)用于计算年内最大差异和年际动态比率。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年内最大差异和年际动态比率的第一主成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年内变化的显著性生态评价和年际变化方向、变换类型的分析与评价以及方法精度的验证。最终结果表明:(1)动态比率算法用于研究区年际变化检测,具有更高的变化检测精度,总体精度为93.80%,Kappa系数为0.876。(2)年内生态指数变化的最大差值用于定量衡量研究区年内变化检测。其中,第一主成分保留了83.04%的变化信息。同时,植被和水体对研究区的陆表生态变化有正方向的贡献。土壤裸露程度对陆表生态变化有负方向贡献。动态比率变化检测方法不需要设定适合的、动态的变化阈值,更便于大范围高效更新土地覆被类型。  相似文献   
997.
针对遥感影像分类识别中,属性特征过多不仅会造成维数灾难,而且会影响分类精度的问题,本文采用基于栈式自动编码器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解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问题.文中对自动编码器的重构特征质量、栈式自动编码器的深度以及隐层单元数对分类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将该分类方法与传统的影像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其分类精度的优劣性.定量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栈式自动编码器能够获得较好的重构特征,与其他传统的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最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空间冲突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区域缺乏协调发展、土地空间资源竞争激烈而导致的空间冲突等问题,从生态安全视角,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模型识别土地利用严重不协调的区域,并对影响空间冲突的因素进行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的探究.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中,2000年、2010年在张承地区集聚形成高冲突片区,2015年转移为保定市、石家庄市、邢台市和邯郸市西北部高冲突带.②空间冲突绝对值及其变化值存在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③经济发达的区域已经较好地控制住了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增加对空间冲突的影响;经济欠发达区域人口和GDP的增加往往会带来空间冲突强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9.
地震滑坡是在地震瞬间诱发的滑坡灾害。本文讨论了汶川地震灾区滑坡风险区划与常规滑坡风险区划的区别,认为地震滑坡风险区划应该在危险度区划中增加与地震相关的指标因子,如滑坡震中距和滑坡断层距。从而反映地震动能量对地震滑坡发育的贡献作用。而易损度区划中是难以体现地震因素作用的,这里采用滑坡密度、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建筑物密度、耕地密度这5个指标进行易损度评价。最后采用权重叠加法进行了汶川地震极震区10个县市(面积26175.77km2)的滑坡风险区划,其中高、较高风险区分别占全区面积的9.03%和14.61%。说明震后灾区依然存在一定的滑坡风险。汶川地震极震区中,北川、青川、都江堰、彭州4地应该成为滑坡风险防御的主要地区。对滑坡风险区划结果进行了实地抽样检验,证明区划结果基本符合汶川极震灾区的情况。由此可见,本文介绍的地震滑坡风险区划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00.
野马山岩基位于中祁连地块西段,由早期岩体(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晚期岩体(二长花岗岩)组成,二者呈侵入接触。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早期岩体侵位时代为中奥陶世((469.0±1.3)Ma),晚期岩体侵位时代为晚奥陶世((450.0±1.0)Ma)。早期岩体Si O2=59.8%~64.2%,K2O/Na2O1,且A/NKC=0.8~1.0,为准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U、Th和亏损Ba、Nb、Ta、Sr、P、Ti;稀土总量为97.7×10-6~185×10-6,且(La/Yb)N=5.57~12.47,LREE/HREE=7.7~11.3,具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弱Eu负异常(δEu=0.66~0.89)特征。晚期岩体Si O2=69.8%~76.5%、K2O/Na2O=1.2~1.7、A/NKC=1.0~1.1,属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总量为78.97×10-6~244.92×10-6,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La/Yb)N=1.90~5.72),强Eu负异常(δEu=0.11~0.24)。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野马山岩基早期岩体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俯冲环境,晚期岩体为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结合岩体产出的区域构造位置及区域地质演化,认为早古生代北祁连洋发生了双向俯冲,野马山岩基为其向南俯冲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