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X射线荧光光谱方法(XRF)和X射线衍射方法(XRD),对裴沟矿二1煤层中钒、铬、砷、硒、铅五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通过系统测定元素的含量、煤中无机元素和矿物组成,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构造煤形成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裴沟矿二1煤层中As、V和Cr的含量明显偏高,Se与Pb属正常水平;除砷元素外,目标元素与煤中无机组分关系密切,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中,如钒、铬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高岭石、伊利石中,与硫酸盐、硫化物矿物也有联系;硒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高岭石中,与金红石也有一定相关性;铅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高岭石中。探讨了构造煤形成过程对环境敏感元素含量的影响,环境敏感元素含量在不同煤分层中含量差异性显著,构造煤形成过程中环境敏感元素在垂向上并无大规模的迁移和明显的均一化行为。   相似文献   
12.
山西平朔矿区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具有中硫、高灰、较高有机硫的特征,但其中各煤分层的基本性质差异较大,指示其成煤微环境显著变化。地球化学研究表明,Ca/(Ca+Fe)、Th/U、Al/Ti、V/Zn、δEu、δCe可作为指示11号煤层沉积水介质盐度的标志,St,d、So,d/Sp,d可分别作为指示水介质氧化还原程度和酸碱度的标志,Ad、V/I、ΣREE可作为指示水介质动力条件的标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煤层成煤微环境特征及其演化历程,认为11号煤层形成于波动式海进的半咸水-咸水沉积环境。在此过程中,海水对泥炭沼泽的影响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泥炭形成于微咸-半咸水条件,水动力条件逐渐增强;第2阶段,泥炭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条件,水动力条件总体上相对较强,沼泽水体从逐渐加深演化为显著变浅;第3阶段,泥炭形成于半咸水环境,海水影响再次逐渐增强,在泥炭沼泽演化末期水体显著变深,动力条件明显减弱,还原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镜质组反射率反演的EASY%Ro数值模拟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以往众多镜质组反射率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美国学者在90年代初创立了EASY%Ro方法,并成功地运用于北美和西欧的研究实践。本文在对其原理和方法进行介绍的同时,报道了应用该法对我国山西南部上古生界煤层镜质组反射率演化历史或煤化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4.
山西南部上古生界主煤层含气量具有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东南部最高的区域展布格局,并显示出"层控"特征;含气量与煤级及灰分产率密切相关。主煤层的平均含气性可划分为三类六型,富甲烷煤层和含甲烷煤层主要分布于东南部推定区以及盆地深部的推断-预测区,具有进一步开展评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高压气体吸附-解吸试验对煤基质中孔隙发育规模和结构的影响,选取安鹤矿区鹤壁六矿二1煤层煤样进行了高压氮气置换甲烷吸附-解吸试验,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方法分别测定了高压氮气置换甲烷前后煤的低温液氮吸附解吸曲线,利用BET、BJH和QSDFT 3种分析模型,对煤基质中1.14~300 nm的孔隙规模、分布与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煤样的孔容、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在高压气体置换过程中均发生了变化,孔隙BET比表面积从12.746 0 m2/g降低到7.227 0 m2/g,总孔容从0.009 0 cm3/g降低到0.006 6 cm3/g;孔隙发育规模与孔径分布均发生明显变化,但孔隙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孔径分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微孔孔容与比表面积的降低为主,而中孔和大孔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前人资料的分析总结,系统探讨了煤中Ag等26种有害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有害元素或多或少都与无机质、有机质有联系,只是联系程度不同。有些在地壳中被认为彼此关系不大的元素,在煤中却密切相关。煤中B、Be、Br等主要以有机相赋存,其它有害元素主要与矿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Contents of the rare-earth elements(REE) in two coal seams from North Shanxi Province,China,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method.Based on the REE distribution tpatterns,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the main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s follows.The REE contents are controlled mainly by the coal-forming environments,but might be affected by acidic solution Jeaching after peat sedimentation.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should be nearly the same in the sublayers of the same coal seam,and the occurrence of abnormal patterns might indicate the geological effect during post-sedimentation.The REE in coals are present mainly in the inorganic phase,and might be derived mainly from terrigenous detrital minerals.Some harmful elements,such as V,P,Mo,Cr,Cu,Mo,Th and Cd,might have cleaning potential during processing and dressing by washing because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REE.  相似文献   
18.
晋南晚中生代古地热场特征及其热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煤系脉体流体包裹体分析以及EASY%Ro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山西南部晚古生代煤的煤作古地特征,得出本区晚中生代具有异常高古地热场的结论,进而探讨了异常古地热场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晋北-宁北煤中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仪器中子活化 (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和原子吸收光谱 (AAS)等方法测定了晋北-宁北一线 5对矿井、 2个露天矿、 5个电厂和 3个洗煤厂煤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含量;通过与中国土壤、其他地区煤以及世界范围煤中痕量元素含量进行对比,总结了研究区痕量元素的分布、富集特征,得知部分地区煤中 Hg、 Cd和 Se的含量较高,在燃烧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通过分析痕量元素与灰分、挥发分的相关性以及痕量元素间、痕量元素与 Al、 Fe和 Sp的相关、聚类特性,探讨了痕量元素间及其与矿物质间的亲合性及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