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393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青藏地块活动区南部的II级拉萨和羌塘地块内部的M≥6.5强震活动比北部的巴颜喀拉、 柴达木和祁连II级地块内部明显活跃, 这可能与拉萨和羌塘地块处于地壳厚度较大、 较高的热状态和较低的正断层剪切强度等地学背景下, 导致地壳强度较弱有关。 拉萨和羌塘地块内部两次拉张性正断层活动的强震(2008年于田7.3级和当雄6.6级)前热异常的震例, 可能与临震前孕震区及邻近断层带扩容, 以及中下地壳低速层熔融物质或流体的进入有关。  相似文献   
132.
申永江  孙红月  尚岳全  刘健 《岩土力学》2011,32(6):1838-1842
在大型滑坡治理工程中常常采用双排抗滑桩,锚索双排桩和刚架双排桩是常见的两种型式。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分别建立锚索双排桩和刚架双排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这两种型式双排桩的内力分布,找出能更好发挥抗滑效果的结构型式。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锚索双排桩的前后两排桩的内力分布差距十分明显,刚架双排桩的前后两排桩的内力分布差距较小,所以,刚架双排桩能够更好地发挥抗滑效果。选取锚索双排桩和刚架双排桩2个工程实例,监测分析发现锚索双排桩的前排桩侧向位移和弯矩均远小于后排桩,刚架双排桩前后两排桩的位移和弯矩比较接近,这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吻合,因此,双排抗滑桩的设计中建议采用刚架双排桩  相似文献   
133.
根据河套盆地周缘断裂带泉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水化学组分,讨论了该区地下水的化学类型、成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于2014年9月下旬和2015年4月15日MS5.8阿左旗地震震后在河套盆地周缘的乌拉山断裂带、色尔腾断裂带、狼山断裂带以及桌子山断裂带采集了17个泉水和井水样品,测得水样的TDS分布在143.8~42 553.0mg/L范围内,δD和δ18O值分别在-83.6‰~66.56‰和-11.16‰~8.2‰的范围内,来源为大气降水。根据舒卡列夫分类法,震前水样可划分为13种水化学类型,震后西山咀、圐圙朴隆等5个点采样点泉水的水化学类型发生变化。其中,乌拉山断裂带的水样以HCO3-Ca型低矿化度地表水为主;色尔腾断裂带、狼山断裂带泉水受白垩系含水层影响,矿化度较高,富含HCO-3及SO2-4;桌子山一带受煤矿开采影响,水样以富SO2-4和Cl-的高矿化度水为特征。地震前后TDS、阴、阳离子以及γNa/γCl、γ(SO4+Cl)/γHCO3、γHCO3/γCl等毫克当量比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震。2015年4月15日阿左旗MS5.8地震后,呼鲁斯太、迪延阿贵庙及八一井的水化学组成变化较大,对地震响应较为敏感。呼鲁斯太地区泉水的TDS稍有降低,但HCO-3在阴离子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表明震后该地区含水层的泉水与较低矿化度的含碳酸盐岩含水层水发生了混合;八一井的TDS值有所增加,γNa/γCl比值有所降低,表明深部高矿化度水的混入;迪延阿贵庙水样的TDS稍有下降,但NaCl的相对含量较震前有所升高,表明有低矿化度NaCl水的混入。本工作不仅确定了该区水文地球化学背景,而且对地震监测和预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4.
抗滑桩已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但是对抗滑桩的监测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测斜管监测抗滑桩的侧向位移,在文克勒弹性地基梁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得到锚固段地层抗力,再运用力学平衡原理计算滑坡剩余下滑力值。对抗滑桩不同部位钢筋的受力进行监测,可求得各个截面处的弯矩。假设滑坡剩余下滑力的分布函数为一个二次多项式,由监测求得的滑坡剩余下滑力值和抗滑桩各截面弯矩,分析计算可得到该二次多项式。在求得抗滑桩所有作用力以后,就可以计算得到抗滑桩的弯矩和剪力分布图。与设计阶段采用的抗滑桩弯矩和剪力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抗滑桩的抗滑效果,并为改进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5.
本文研究了库仑应力变化与自1484年以来中国河北省内发生的强震的关系。华北板块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许多历史地震和一些破坏性的地震发生,其中包括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M = 7.8)。我们的研究包含了河北省及其邻近区域的最活跃的地震断裂带和频繁遭受过强烈地震的区域。华北板块,包括鄂尔多斯高原和华北平原,是中国太古宙克拉通的一部分,而且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些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东西向的走滑断裂带上。研究区域内的断裂活动导致了复杂的应力场。通过计算库仑破裂函数(ACFF)的变化来得出这个地区的地震灾害评估,这库仑破裂函数的变化是由强震(MS≥6.5)产生的同震滑动和主要区域性大断裂的连续构造载荷产生的应力引起的。在应力演化模型计算的每一步都对下一次可能触发的强震进行了估计,模型最终提出了易于发生即将到来的强烈活动断层段的理由。从而提供了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依据。在本文中,以张家口断裂,夏垫断裂,廊坊断裂的结果为例,说明通过计算得出的ACFF结果,对未来地震危险性提供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6.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陇南红土坡滑坡在地震期间局部发生崩塌并出现大量拉张裂缝,该滑坡一旦整体复活滑动,将堵塞北峪河形成堰塞湖,对北峪河下游陇南武都城区8万人以及红土坡上游村庄92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准确判断该滑坡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滑坡区地质环境,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坡微地貌和变形破坏特征测量等手段,对红土坡滑坡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该滑坡具有显著的分级分块滑动特性,地震、降雨、河流冲刷及不良的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是形成该滑坡的主要因素。在分析滑坡成因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等手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该滑坡在天然、暴雨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并提出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拦挡坝+排水+护岸墙等综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7.
目前对悬臂式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研究还很少,其主要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来取值。本文首先分析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破坏的三种模式,然后对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影响桩排距的破坏模式。在土拱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力学计算模型,推导悬臂式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计算公式,提出桩排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8.
江南古陆中段沧水铺群锆石U-Pb年龄和构造演化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南古陆中段湖南益阳地区沧水铺群发育在冷家溪群和板溪群之间,其在地层柱中的位置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解疑江南造山带何时启动的关键层位。笔者在沧水铺群中的火山集块岩中获得锆石SHRIMP U-Pb年龄(821±13)Ma,再次验证了沧水铺群中的火山岩是820 Ma武陵运动之前的火山事件的产物,与武陵运动的启动有关,也说明该期火山岩与冷家溪群中大量的火山凝灰岩为同一构造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9.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旋回与期次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需对火山岩的旋回和期次进行划分。通过薄片鉴定、单井喷发韵律识别、电性特征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旋回和期次进行了厘定,认为哈尔加乌组火山岩主要为熔岩类和火山碎屑岩类,发育溢流相、由爆发相过渡为溢流相、爆发相、熔岩与火山碎屑岩或沉火山碎屑岩互层4种韵律类型,其中溢流相为主要韵律类型。对不同韵律进行组合,可将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划分为4个喷发期次,4个喷发期次又可以组合为2个喷发亚旋回,该时期火山喷发主要呈现出喷发-宁静-喷发-宁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0.
仇军学 《山西地质》2012,(4):137-139
当前我省各地征地补偿款分配过程中存在着分配模式、分配主体和分配对象不统一的问题,《山西省征收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办法》出台后,又带来了前后分配政策不匹配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成为引发农民群体上访事件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各地方分配现状的基础上,明确统一的分配主体、分配模式和分配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