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青藏高原是海-陆-气相互作用的敏感区域,其降水对当地乃至亚洲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该区域在21世纪的降水时空演变规律仍认识不足。本文以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25个气候模式模拟数据为基准,结合观测数据评估了各模式对青藏高原历史时期(1961-2014年)降水变化的模拟能力,发现多模式集合平均模拟效果优于多数单模式。由多模式集合平均分析了SSP1-2.6、SSP2-4.5、 SSP3-7.0和SSP5-8.5四种情景下青藏高原2015-2099年降水时空特征,发现未来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在时间上呈现增加趋势,在空间上呈现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特征。相对于参考时段(1995-2014年),降水增幅在近期(2020-2039年)呈现北正南负的特征,高值区分布在藏北高原中西部和昆仑山区,而在21世纪中期(2040-2059年)和末期(2080-2099年)降水增幅南北相反的特征消失,其高值区分布在南部地区,且排放情景越高,增幅越大,空间差异也越大。到21世纪末,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在SSP1-2.6、 SSP2-4.5、 SSP3-7.0和SSP5-8.5情景下较参考时段分别增加约6...  相似文献   
122.
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分析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ArcGIS平台,利用SRTM3-DEM数据资料,选择鄂尔多斯及其周缘为研究区,计算并定量分析了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并利用区域滑坡灾害调查资料,初步建立了地形起伏度、坡度与滑坡灾害之间的相关性,讨论了地形起伏度的区域地貌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滑坡集中发育地区的地形起伏度为200 ̄300m,在此范围内滑坡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8.5%,此区间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3%;坡度为10 ̄18°,此范围内滑坡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6.7%,而此区间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5%。在地貌类型上,滑坡集中发育地区对应残丘、黄土塬及黄土墚等。通过研究区横向、纵向剖面的地形特征分析,表明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分析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均与区域滑坡发生和分布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为区域滑坡灾害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区域防灾规划和灾害区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金刚石钻头的工作寿命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胎体材料的性能,国内外对胎体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冲刷和井底流场的研究,没有考虑携带岩屑的钻井液对钻头胎体材料的电化学腐蚀以及机械冲刷和电化学腐蚀的相互作用。介绍了胎体材料冲蚀磨损的工作原理,根据试验条件与要求,采用摩擦学和电化学腐蚀原理,设计了模拟现场的冲蚀磨损试验台,对钴基胎体材料进行冲蚀磨损试验并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胎体材料冲蚀腐损是由纯机械冲刷、电化学腐蚀以及它们共同作用引起。因此,在腐蚀性环境中设计胎体材料,要考虑其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124.
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构造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由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特殊的构造位置(郯庐断裂穿过此凹陷),其走滑构造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凹陷的构造演化和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及郯庐断裂北段新生代的活动历史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辽河西部凹陷三维地震资料系统的构造解析,并结合砂箱模拟实验,揭示了辽河西部凹陷存在多种与右行走滑相关的构造形迹,包括雁列正断层带、“梳状”构造、花状构造、“显形”和“隐伏”走滑断层等;确定了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活动开始于渐新世初期,活动强度开始时期(E3s1-2)较弱,逐渐加强,到渐新世末期(E3d1)达到最强,中新世有少量活动,上新世以来活动再次增强,活动比较显著,并持续到现今,推测整个郯庐断裂北段渐新世以来也有类似的演化历史;利用砂箱模拟实验确定在纯走滑拉分的条件下,约三分之二的走滑位移量可以转化为伸展量,并估算出辽河西部凹陷渐新世以来两侧基底累计的右行走滑位移量约为18 km,其中渐新世(E3s1-2—E3d)、中新世(N1g)、和上新世以来(N2m—Q)的走滑位移量分别为10.5 km、1.8 km和5.7 km,对应的平均走滑速度分别为0.71 mm/a、 0.10 mm/a和 1.11 mm/a。  相似文献   
125.
针对目前重力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多是基于Windows系统,而这与携带Android移动设备相比多有不便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重力数据采集及计算软件的开发。按照国家重力测量规范,针对CG-5型相对重力仪,设计研发了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平台的重力数据采集及计算软件,较好地方便了用户野外携带。其具有新建、打开测线、数据采集处理、点之记拍照、导航定位、数据查询、信息标定、CG-5数据文档读取、报表生成等功能。在数据处理模块的传统改正项中,新增了海潮负荷改正和地下水变化改正,减少了误差项。通过将软件用于实地重力测量计算,证实该软件运行流畅、结果正确,提高了相对重力测量内外业一体化效率。  相似文献   
126.
静力触探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高头  鲁少宏 《地球科学》1997,22(4):419-423
在均质粘土真型试验槽(深3.8m,长4m,宽3m)中进行静力触探证实,粘性土中不存在砂土中明显的临界深度现象。粘性土层表层一般为一硬壳层,贯入阻力(qc,ps,fs)很高,然后随深度增加而明显降低,贯和到含水量不变的均质土层时,贯入阻力随深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这是由于自重应力随深度有规律增大的结果,粘性土和砂土在抗剪强度构成上的明显差异是导致粘性土不存在临界深度的根本原因,从探头贯入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27.
按照名义组分1113和1112以较低的烧结温度(580~700℃)获得了一系列高Tc Tl-Ba-Ca-Cu-O系超导体,其最佳样品的零电阻温度为112K。电子衍射分析表明,样品中含有两相,主相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b=0.547nm.c=2.931nm.α=β=Υ=90°,空间群为I4/mmm次相属正交晶系,晶胞参数为a=0.335nm,b=0.989nm.c=1.654nm,.α=β=Υ=90°,空间群为Pmmm。  相似文献   
128.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 900 m以下超压现象较普遍,然而超压成因演化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对南堡凹陷古超压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恢复,结合沉积速率演化、生烃演化及孔隙度演化研究了超压的成因演化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层压力演化的成藏意义.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经历了原始积累(东营组剥蚀期以前)、超压释放(东营组抬升剥蚀期)及超压重新积累(东营组末期至今)3个阶段;东营组剥蚀期以前超压成因以欠压实为主,超压幕式排放利于油气幕式排出,东营组剥蚀期发生超压卸载,超压卸载使得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东营组末期至今以生烃增压为主,生烃增压期与2次重要成藏期及油源断层活动增强期相耦合,一方面大量油气沿断裂及岩性通道运移形成源内成藏组合,另一方面在源储剩余压力差作用下,油气沿活化的油源断层运移形成源上成藏组合;油气有利聚集区与压力分布密切相关,在相应层段油层压力系数分布区间内,总体油层厚度与压力系数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将勘探重点放在相应层段压力系数分布区间内的压力系数高值区.   相似文献   
129.
为了获取具有广泛适用性的DNA聚合酶,将深海热液区获得的超嗜热古菌Palaeococcus pacificus DY20341的Pol B DNA聚合酶和d UTPase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将得到的Pol B DNA聚合酶及d UTPase混合后用于扩增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的基因.通过PCR反应成功地扩增了商业化Pfu DNA聚合酶所不能扩增的Palaeococcus pacificus DY2034的琼脂酶基因.由此可知,尽管商业化的DNA聚合酶多种多样,针对不同扩增目的片段所需的特异DNA聚合酶体系仍然是必要的,这是又一嗜热古菌B家族DNA聚合酶应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0.
孟宝华  邓宇  徐俊 《探矿工程》2016,43(11):84-87
旋挖成孔灌注桩以其适用范围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因其沉渣难以控制、在大直径卵石地区施工不便等因素使其发展受到制约。根据成都京东方桩基工程实例,首先分析了湿法作业下旋挖成孔灌注桩后注浆工艺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而对后注浆工艺的注浆量、注浆压力、泥浆用量进行总结,最后,对桩端沉渣控制、填方地段施工工艺等工程问题的处理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