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完善了王革丽和杨培才(2007)建立的平流层下部臭氧异相光化学反应箱式模式,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加入溴族,研究了平流层下部臭氧对硫酸气溶胶表面积浓度与氯化物、溴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强度变化的非线性响应,理解平流层臭氧对人类活动的依赖性.结果表明,当氯化物排放强度偏离当前水平时,气溶胶可以通过与溴化物、氯化物、氮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干预光化系统的非线性行为,改变系统在参数空间中的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92.
1 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冬吐劲弧间盆地与博罗科努岛弧分界的近EW向区域性大断裂的韧性剪切带内[1],产于华力西中期二长花岗岩与中泥盆统拜辛德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的外接触带中,糜棱岩化凝灰质砂岩为主要赋矿围岩.矿床的产出明显受区域性大断裂及二长花岗岩体控制,属中、低温热液型金矿. 矿区内已发现矿(化)脉7条,长n~300 m不等,厚0.5~2.7 m,地表露头断续,金品位一般为1.00×10-6~11.90×10-6,呈脉状或透镜体状.矿石为金属硫化物蚀变岩型,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及金银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有绢云…  相似文献   
93.
激光测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全球表面地形确定和空间星球探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激光测高的原理和精度计算,并对三种测量模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4.
95.
南阳市地下水污染概况及防治意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养平  姬万里 《河南地质》1993,11(2):151-156
  相似文献   
96.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地震监测能力,中国地震局在青海、西藏和新疆3个地区建设地震台站。为确保高质量产出地震数据,以青海地区新增16个地震台站为例,围绕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基于数据连续率、台基噪声水平和事件波形记录质量,对地震观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青海地区新增地震台站观测环境较好,总体运行稳定,数据连续率较高,适合进行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地震台站空间分布更加均匀,青海省中西部地区理论地震监测能力从约MS 4.5提升到MS 2.0,地震监测能力提升。本项工作的开展,为我国青藏高原地震监测能力提升提供了业务化支撑。  相似文献   
97.
BD卫星星间链路定轨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系统试验卫星搭载了高精度星间链路载荷并已经得到了实测数据。本文给出了星间链路数据预处理方法,并介绍了星间链路数据独立定轨和星间Ka测量与L波段数据联合定轨的方法和初步结果。利用3颗试验卫星和1个地面Ka站在轨试验,结果表明:独立采用星间链路定轨,其结果 R方向误差小于0.5m;星间链路数据与L波段数据联合定轨,其对L波段定轨结果有显著改善,轨道R方向误差小于0.3m;星间测量设备时延标校精度优于0.1m。  相似文献   
98.
GPS技术可以确定验潮站水准点的地壳垂直形变,结合验潮数据获得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可以确定海平面的绝对变化。采用我国3个沿海验潮站两期GPS观测数据,计算了这些点位的地壳垂直运动速率。提出要监测验潮站的地壳垂直运动,最好采用多年连续GPS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99.
渤海湾盆地沙南凹陷陡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砂岩储集层,该储层受构造位置、埋藏速率、古地温变化、断裂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构造区特别是中深层,其物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笔者等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中深层砂岩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深层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储层存在中孔中渗型、中孔低渗型、低孔低渗型和低孔特低渗型4类,且以中孔低渗型为主。储层孔隙总体比较发育,储层整体表现为中等孔隙度、中等渗透率,储层物性较好。对区内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富含石英、长石的物源区母岩是区内优质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相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沉积相类型,成岩晚期方解石胶结物经过强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对中深层优质储层时空演化规律分析表明,沙南凹陷南次洼曹妃甸14- e构造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砂体,且这些砂体都位于有效烃源岩内,油气运聚条件优越,所以岩性油气藏勘潜力较大。已钻井也证明了区内厚油层的存在,说明该区是沙南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最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栾川县高寒山区小麦全生 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分析了地膜覆盖地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