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陡山沱组为气候变暧后的第一套沉积组合,其内化石稀少,同位素年龄数据有限,地理分布不平衡,极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尝试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来探讨明月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层序地层特征,继而为研究陡山沱组黑色岩系成矿性打下基础。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综合研究,并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大巴山地区明月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层序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sequence)、9个三级层序(cycle),对层序Ⅲ又进一步划分为9个四级副层序,最后得出明月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层序与Hoffman等1998年提出的“雪球地球”假说所描述的基本类似,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思路。  相似文献   
42.
姚华舟 《地质论评》1999,45(7):851-857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义敦岛弧带,晚二叠世以来经历了伸展与挤压相交替的多旋回式构造演化。根据伸展、挤压交替的阶段性变化,其演化历程可划分为10期(阶段):① 二叠纪—前二叠纪:泛扬子板块阶段;② 二叠纪末—中三叠世早期:大陆边缘裂 谷→海洋;③ 中三叠世晚期:不成熟岛弧;④ 早卡尼期:裂谷与海洋;⑤ 晚卡尼期—早诺尼 期:成熟岛弧;⑥ 中—晚诺尼期:岛弧基底上的裂谷作用;⑦ 诺尼期末—瑞替期:弧陆碰撞和残留海;⑧ 侏罗纪—早白垩世:挤压褶皱造山;⑨ 晚白垩世—第三纪:山原裂谷作用和山 间盆地;10 第四纪—现代:快速隆起造山。二叠纪末—三叠纪初为本区构造格局的转折点,即本区脱离扬子板块主体部分向西漂移并导致产生新的洋壳,出现新的构造格局。三叠纪的构造伸展—挤压转换最为频繁,火山—沉积作用也最为活跃,以钙—碱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代表的义敦火山弧形成于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43.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明海南岛万宁地区志留系的区域分布、岩石组合、层序、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该区志留系仅包括下志留统,厚达1552m以上,不整合于石炭纪地层之下,为一套经历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系,上部含多层火山凝灰岩;自下而上构成深海-半深海→浅海→滨海的海退沉积序列。志留系陀烈组上部发现微古植物化石17属36种。  相似文献   
44.
研究城巴断块震旦系陡山沱组沉积相及地层对比与划分,旨在为探讨陡山沱组黑色岩系成矿性打下基础。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综合研究,结合区域地层对比,明月剖面的第一、二段大致相当于川西观音崖组第一段的滨海相沉积,第三段大致相当于峡东剖面第二段的深水相沉积,第四段的条带状白云岩组合和川西剖面及峡东剖面基本一致。将明月地区陡山沱期的沉积相模式归结为浅海陆棚盆地—水下隆起带—次深海陆棚边缘盆地的模式,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