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重放球的多少是衡量高空探测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由于工厂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更换原材料,使高空探测仪器某些性能发生了变化,仪器质量也发生波动。因此,要减少乃至消灭重放球,施放前除了做好仪器外观检查、清洗仪器、上电测试等准备工作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2.
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自动化是高空探测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空气象探测"59-701微机数据处理系统"使用问题的释疑,使观测人员更好地使用该系统,提高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43.
利用297个耀斑-行星际激波-地磁扰动事件,统计研究了耀斑-行星际激波等离子体结构与相应磁扰结构间的关系,新的发现是:当激波面后的磁场南、北分量不大时,激波等离子体结构决定着相应磁扰的基本结构形态,特别是等离子体热状态与相应磁扰的恢复相关系十分密切.由本文定义的激波能量传输指数--FS指数对相应地磁扰动能给出较好的描述.推论:除磁重联这类能量传输机制外,对于行星际磁场南、北分量较小时,还可能存在以等离子体过程为基础的决定磁扰变化结构的太阳风-磁层能量传输机制,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表格数据题是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常见题型,快速提取表格数据中所隐含的地理规律和地理特征信息是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找出数据极值,洞察数据联系,理解不同时段的数据特征,是提取地理表格数据信息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5.
TSP-203系统数据采集的改进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TSP-203系统(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 System)是针对复杂地质条件设置的隧道挖掘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目前广泛应用.该系统从数据采集、处理和成果评估高度智能化,采用该系统可以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至少100m围岩地质体的性质、位置和规模,并可算出其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为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提供依据,提高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本文针对TSP-203系统的野外工程中遇到的精度和勘探成本问题,根据石油地震勘探的理论方法,考虑系统观测的激发和接收两大因素,提出系统数据采集的改进方法:1)在信号激发方面提出组和爆炸方法;2)在针对信号接受方面提出传感器新的安装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6.
海岸线作为海洋与陆地区域的基准界线,实现其位置的自动提取具有重要意义。以无人机航摄影像构建的DOM、DEM产品为基础,结合影像拍摄的"历元"信息,实现瞬时水边线"四维"数据获取;引入"差分"思想,利用精密潮汐模型计算得出瞬时水边线与平均大潮高潮线的高差,综合二者数据最终得到海岸线在DEM模型中的高程值并自动提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弱模型自身的误差、避免潮汐模型和DEM模型基准不统一等问题,海岸线提取数据准确、完整且成果唯一,满足海洋测绘要求。  相似文献   
47.
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梭鱼(Liza haematocheli)混养池塘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模型软件,构建了由17个生物功能组组成的能量流动模型。研究表明,系统由5个营养级组成,其中第Ⅰ、Ⅱ营养级的能量流通量占系统总能量流通量的比例分别为63.47%和35.39%。系统大部分消费者位于营养级Ⅱ左右,食物链结构多呈"线状"。系统总能量流中碎屑功能组占74.58%,初级生产者占25.42%,其中,碎屑功能组中的人工饵料生物能占系统总能量来源22.31%,在系统总能量流中起重要作用。系统Finn’s循环指数(FCI)为21.24%,连接指数(CI)和系统杂食指数(SOI)分别为0.28和0.06,相对聚合度(A/C)为0.45。从生态营养学效率(EE)值来看,系统对来自碎屑功能组的能量利用率较高,对来自初级生产者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的能量利用效率较低。大量初级生产者能量未被利用而直接流向碎屑功能组,表明该系统的营养级结构还能进一步优化。建议提高梭鱼的放养密度或引入合适的滤食性生物进行搭配养殖,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和混合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8.
选取煤与油页岩共生典型盆地山东黄县盆地、辽宁抚顺盆地、黑龙江依兰盆地和内蒙古金宝屯盆地,综合分析了其成矿物质特点,认为共生背景下煤岩中的低等动植物和油页岩中的高等植物均比单一矿种下含量高。这一规律可用于勘探、开发煤或油页岩单一矿种时预测其共生矿种存在的可能性。对古气候的分析表明,气候变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煤与油页岩的共生模式,这种共生模式可为古气候研究提供一定依据,反之,通过古气候的变迁也可帮助勘探、开发共生背景下的煤与油页岩。  相似文献   
49.
黑龙江依兰盆地是我国典型的煤与油页岩共生盆地,通过对盆地古近系达连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下煤与油页岩共生特征进行研究,识别出四种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即煤层/油页岩/煤层组合、油页岩/煤层/油页岩组合、油页岩/其它沉积腺层组合及油页岩/煤层组合。将达连河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其内部可以识别出4个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LST)沉积期,在地势低洼处发育厚度不大、分布局限的油页岩,向隆起区尖灭;湖扩张体系域(EST)沉积期,4种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均有发育;湖扩张体系域从早期到晚期、从滨湖到湖中心,共生组合中煤层厚度逐渐减小,油页岩厚度逐渐增大;早期高水位体系域(EHST)沉积期,主要发育厚度巨大、分布稳定的油页岩;晚期高水位体系域(LHST)不发育煤层和油页岩。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堆积速率的相关关系控制了煤、油页岩的发育和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50.
通过24片1/2模型的空斗墙墙体和3片1/2模型的实砌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下试验,研究3种砌筑方式的空斗墙在2种高宽比、4种砂浆强度和2种竖向压应力的影响下,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砌筑方式、材料强度、高宽比和竖向压应力对空斗墙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砌筑方式的空斗墙极限荷载接近,约为实砌墙体的60%~85%;抗剪承载力随着砖和砂浆强度的提高而增大;抗剪承载力随着高宽比的增大而减小,破坏模式从剪切破坏转变为弯曲破坏;当N/Nu=0.6左右时,抗剪承载力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空斗墙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