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45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528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51.
基于修改的Biot模型,研究地震波在气饱和土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地震波在饱和土中气、水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从理论上分析气饱和土与水饱和土的特性差异,根据界面连续条件推导了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一般计算式;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气饱和土中波的传播特性,并分析了饱和土中P1波入射气、水界面时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与入射角及频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波在气饱和土中的传播与水饱和土中有较大差异; 频率和入射角度对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均有较大影响;并获得了波传播的某些新认识. 这对地震工程的波动勘测技术和场地反应分析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52.
Based on the modified Biot's theory of two-phase porous media, a study was presented on seismic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t an air-water interface of saturated porous soil media.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air-saturated soils and water-saturated soils were theoretically discussed, and the theoretical formulas of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t an air-water interface were deriv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elastic waves in air-saturated soils were given and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frequency, the angle of incidence and the reflection,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numerical method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wave in air-saturated soils is great different from that in water-saturated soils. The frequency and the angle of incidence can have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t interface. Some new cognition about the wave propagation is obtained and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we may carefu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air on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seismic wave.  相似文献   
953.
基于SIMULINK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的可视化和二次开发能力不强的特点,以SIMULINK为平台建立了层间剪切模型和平面杆系模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仿真模型,通过两个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指出了基于SIMULINK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仿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4.
颜可珍  夏唐代  姜爱华 《岩土力学》2004,25(Z2):414-417
瑞利波频谱分析法是一种能有效的测试地基参数的方法,但测试深度较浅.交通荷载产生的波频率低,传播较深,因此利用交通荷载产生的表面波能获的更深土层的参数.根据交通荷载的运动特性和三维波动方程,运用解析方法求得了交通荷载作用下瑞利波的特征方程,并对弥散性和荷载运动对波的传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同一运动速度V,不同频率的波其传播方向不相同.  相似文献   
955.
重庆歌乐山隧址区地下水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位素测试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地质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运用同位素方法研究流体及矿床成因关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环境同位素方法被广泛用于识别地下水系统,研究自然界水循环过程和地下水运动规律。不同成因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组成特征,而且氢、氧稳定同位素在低温条件下不与围岩发生同位素交换,放射性同位素变化遵循各自的衰变规律,水中HCO3碳、氧同位素组成与被溶解的碳酸盐岩同位素组成有关。在歌乐山隧道施工涌水对周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及环境效应评价过程中,取得许多同位素数据,对该区地下水的同位素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文章借助同位素方法探讨了隧址区地下水的补给源、年龄等基本特征。该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对放射性同位素氚研究表明,该区地下水年龄基本都较小,属近期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  相似文献   
956.
介绍了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在中山站的部署,分析了首批观测数据,得出中山站区宇宙噪声静日曲线。分析表明,观测期间中山站区的宇宙噪声吸收事件夜间与白天显著不同。在夜间,吸收事件呈脉冲式,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吸收区域常在站区北侧出现,沿东西方向伸展;在磁中午附近,吸收事件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上,吸收区域南北侧较强,中央较弱。可以认为,夜间吸收区域对应着极光带,其吸收由极光粒子沉降引起;在磁中午,吸收区域对应着极隙区,其吸收可能与极隙区粒子沉降和对流有关。  相似文献   
957.
给出了提取短期地震前兆信息的综合信息增益方法Qt=∑∑KijWijt。利用地磁资料进行的震例研究表明:对ML≥46地震,在测项具有监测能力的情况下,震前3个月内大多有明显的前兆异常显示,异常结束2个月至数天内发震  相似文献   
958.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和弧后盆地火山作用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夏林圻  夏祖春 《地质学报》1998,72(4):301-312
北祁连山系内,分布着一套类型十分齐全的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它包括有大陆裂谷火山岩、洋脊-洋岛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弧后盆地火山岩和陆缘被动裂谷火山岩。本文重点介绍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火山岩和弧后盆地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并从地幔动力学角度探讨它们的岩石成因。这无疑对于深入了解地质历史古老增生板块边缘的火山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9.
乌鲁木齐10号泉溶解气甲烷的3次长趋势异常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鲁木齐10号泉观测点的地质构造背景以及甲烷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泉21年来甲烷测项所出现的3次长趋势异常变化的原因,初步认为主要是对远场大地震的。应力一应变事件”的响应,同时也包含了乌鲁木齐周围地区(300km范围)中等强度地震的一些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960.
通过大量算例分析,探讨了轴压比、层间弹性位移角、最大纵筋配筋率、最小抗剪截面等因素对抗震框架柱截面尺寸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了新旧规范间截面尺寸控制因素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