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国内外地震遗迹景观研究经历了地震事件识别、概念创新、分类体系重构、资源开发利用等多个过程.对地震遗迹景观的研究活动已不再局限于对其科学价值的讨论上,而是在交叉学科的指导下,将研究的视角延伸至基于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利用的层面.前期研究对地震遗迹景观分类体系存在较大争议.文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龙门山地震遗迹景观类型划分为案例,尝试构建地震遗迹景观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案,以期为地震遗迹景观的保护以及高烈度山区地震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选取可可托海3号脉石英-锂辉石带、卡鲁安806号脉、库卡拉盖650脉,开展石英、锂辉石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以及石英中捕获的单个流体包裹体组成的LA-ICP-MS原位分析。结果表明,锂矿化伟晶岩晚期出溶流体相为H2O-NaCl-CO2体系,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3~407℃,盐度为5.77%~20.15%;w(Li)为1527×10-6~17767×10-6、w(Cs)为32×10-6~4563×10-6、w(Rb)为10×10-6~100×10-6。Li与Cs、Rb与Cs之间存在正相关系,并且Li/Rb与Li、Cs/Rb与Cs显示正相关关系,表明Li、Rb、Cs强烈分配进入流体相。流体包裹体中K/Na<0.4,指示锂矿化伟晶岩晚期分异出的流体显示富钠性质。26个流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锂矿化伟晶岩晚期流体相中含有0.33%~3.82%Li2O(w(Li...  相似文献   
93.
砾石定向性可用于辅助判断粗粒沉积物沉积环境的介质性质与强度。在岩芯图像分析与测量的基础上,运用砾石长轴相对视倾角玫瑰花图中任意相邻三个小扇形的半径之和的最大值(参数a)和小扇形半径大小偏离程度(参数σ),对玛湖地区百口泉组152种典型砾岩岩石相以及四种典型微相中的砾石定向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地区百口泉组不同岩石相中砾石定向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总的来说岩石相中包含交错层理属性、平行层理属性、小中砾岩属性的,砾石定向性比较好,定向性参数比较大;四种典型微相中,辫状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沙坝沉积中砾石定向性变化在垂向上都有一定的旋回性,而泥石流沉积中砾石定向性变化在垂向上的旋回性不是很明显;四种典型沉积微相中砾石定向性参数大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定向性由差到好依次是泥石流微相(σ最大值为6.61、最小值为3.00、平均值为4.03,a最大值为52.94%、最小值为22.95%、平均值为32.87%)、辫状河道微相(σ最大值为8.91、最小值为3.11、平均值为5.31,a最大值为65.79%、最小值为25.93%、平均值为341.41%)、水下分流河道(σ最大值为7.22、最小值为2.96、平均值为5.11;a最大值为55.71%、最小值为25.93%、平均值为38.76%)、河口沙坝微相(σ最大值为10.34、最小值为3.65、平均值为5.54;a最大值为83.02%、最小值为32.35%、平均值为44.42%)。  相似文献   
94.
关键陆表参数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是定量遥感基础研究的重要环节,是客观评价遥感产品精度、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遥感定量化水平、推动和扩展遥感产品的深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当前陆表参数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研究的相关成果,归纳总结了陆表参数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方法,并就其中的5种真实性检验方法,即基于地面单点测量检验、基于地面多点采样检验、基于高分辨率数据的检验、交叉检验和间接检验,阐述了各方法的特点、局限性、适用条件。文章在最后探讨了陆表关键参数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评价指标和验证中影响精度评价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于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工作的开展和真实性检验系统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齐雪峰  吴晓智  唐勇  赵亮 《地质科学》2013,48(4):1271-1285
博格达山北麓山前弧形冲断褶皱带上发育强烈变形的二叠系油页岩,产出层位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纵向上芦草沟组上段油页岩较下段发育,而品质下段好于上段,横向上以阜康县三工河地区油页岩最发育,含油率高,由此向东、向西两侧油页岩逐渐减薄,品质降低。芦草沟组油页岩形成于高盐度的半深水-深水陆缘近海湖泊环境,属低熟-成熟优质生油岩。油页岩产状以纸状、层状和砂质油页岩3种类型为主,纸状油页岩品质最好。利用体积法估算博格达山北麓芦草沟组油页岩资源为652.39×108t,技术可采油页岩资源量226.5×108t,页岩油资源量为54×108t,技术可采页岩油资源量18.8×108t,可回收页岩油资源量14.1×108t。三工河地区油页岩品质好,厚度大,埋藏浅,油页岩和页岩油资源量大,是进一步勘查与开发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96.
唐勇  张辉  吕正航 《矿物岩石》2012,32(1):8-15
新疆阿勒泰可可托海地区出露大量花岗岩和伟晶岩脉,利用阴极发光显微照相(CL)、电子探针背散射(BSE)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LA-ICP-MS),观察和分析岩石中锆石的内部结构、稀土元素及Th,U含量后结果表明:该区花岗岩锆石具振荡环带和强烈的阴极发光特征,Th/U比值较高(Th/U=0.16~0.99),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具较大的Ce正异常,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伟晶岩(KP-08-11)锆石为热液锆石,不具振荡环带和阴极发光,具低的Th/U比值(0.01~0.13),强烈富集稀土元素,尤其是轻稀土元素较花岗岩锆石高一个数量级,Ce的正异常相对较低。伟晶岩(KP3-08-1)锆石为变质重结晶锆石,Th/U比值分布范围较广(0.01~0.78),强烈亏损稀土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存在显著的"REE四分组效应"。微量元素特征表明,伟晶岩(KP-08-11)锆石可能结晶自富U贫Th的残余岩浆流体,而伟晶岩(KP3-08-1)的锆石经历了蜕晶质化和变质重结晶作用,但依然保持了共存伟晶岩熔体的微量元素特征。  相似文献   
97.
陆梁隆起属于间断继承性古隆起,一直是油气的有利指向区,晚海西期石炭世-早二叠世构造演化基本确立了陆梁隆起的构造格局; 油气多沿继承发育的古凸起、古鼻梁进行油气运聚分配。陆梁隆起存在深浅两套断裂体系,形成深浅两套含油气组合; 深层下组合成藏遵循"源控论",油气多为近源成藏,沿梁富集,受不整合与岩相控制; 中浅层侏罗系与白垩系均为次生油气藏,多沿梁、沿油源断裂聚集,受构造与油源断裂控制。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起改造与再分配作用; 喜马拉雅山期构造运动对高成熟的油气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区域性不整合与火山岩岩体是否发育,是基岩型油气藏形成必备条件; 储层质量影响着油气丰度,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规模与产能高低。今后勘探方向:下组合为夏盐凸起西北环带、石西凸起和滴北凸起; 中组合为石西-莫北凸起结合部、三个泉凸起、英西凹陷、滴南凸起断裂带前缘和滴北凸起断裂带前缘。  相似文献   
98.
克拉美丽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陆梁隆起南侧的滴南凸起上,石炭系火山岩为该气田的主要储层,石炭系的火山岩研究对该地区的储层分布预测与气田开发方案制定,以及盆地基底性质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克拉美丽气田滴西17井的石炭系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滴西17井石炭系的玄武岩表现为:岩石的斑晶中出现橄榄石、单斜辉石;基质呈间粒结构;长石多为中基性斜长石。岩石具有较高的Na20含量,介于6.27%~7.35%之间,K2O/Na2O比值(0.01~0.03)却很低,较高的TiO2(3.00%~3.63%)和P2O5(0.83%~1.03%)含量,低程度的轻稀土富集((La/Yb)N=3.36~3.44),高的Nb含量(14.86×10-6~17.47×10-6),原始地幔标准化的La/Nb比值均小于2,Th/Nb比值小于1,不相容元素整体偏高。该玄武岩略显铕(δEu=0.90~0.93)的负异常,未见铈(δCe=0.99~1.01)异常;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并具有Nb、Ta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判别图解显示该套玄武岩形成于板内环境。以上特征表明,该玄武岩为受到弧组分混染的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产物,来自于岩石圈断陷作用下的上地幔熔体。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在晚石炭世处于后碰撞伸展环境;该区玄武岩带有岛弧火山岩印记,为准噶尔盆地的基底可能为岛弧拼接基底提供了证据,从而认为早石炭世准噶尔盆地可能存在多岛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99.
李涤  何登发  唐勇  樊春  孔玉华 《岩石学报》2012,28(8):2340-2354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南缘的滴南凸起地区广泛发育石炭系凝灰岩,本文对滴南凸起滴西14井的石炭系流纹质凝灰岩的锆石SHRIMP年龄、地球化学与构造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样品中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特征,SHRIMP锆石U-Pb 年龄(337.2Ma)揭示该凝灰岩形成于早石炭世.火山岩样品具有较高的硅含量(SiO2=63.47%~ 77.36%),低钛(TiO2=0.19% ~ 1.01%)、钠(Na2O=0.98% ~4.01%)、Mg#(21 ~ 53)的特点,K2O/Na2O比值为0.56~2.09,A/CNK大于1;稀土元素总量偏高,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La/Nb比值介于1.71 ~3.74之间,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蛛网图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Ba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尤其是Sr、P、Ti负异常明显,以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滴南凸起石炭系凝灰岩具有壳源特征,为活动大陆边缘产物.且滴西14井岩性综合柱状图显示,深部和浅部凝灰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浅部凝灰岩SiO2含量相对低于深部.结合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和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得出:盆地内陆东地区在早石炭世仍处于洋壳消减环境,洋盆闭合时间不早于337.2Ma.克拉美丽-三个泉(陆梁隆起)-达尔布特代表的洋盆从早石炭世末期开始,自东向西呈“剪刀式”闭合模式.石炭纪在准噶尔地区存在多岛格局,从滴南凸起早石炭世火山岩的成因以及盆地周围地区的构造背景来看,岛弧最终的相互拼贴可能构成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主体.另外,该区来自壳源的凝灰岩中并未见到老的继承性锆石,表明准噶尔盆地可能不存在前寒武系基底.  相似文献   
100.
唐勇  崔炳富  浦世照  王海东 《新疆地质》2002,20(Z1):108-116
根据对塔里木西南坳陷可能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评价及已知油气藏和重要油气显示点的油(气)岩的对比结果,该区存在着6套现实的烃源岩(1)下寒武统暗色泥岩及碳酸盐岩;(2)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和暗色泥岩;(3)石炭系碳酸盐岩和暗色泥页岩;(4)下二叠统暗色泥页岩(5)中下侏罗统的暗色泥岩;(6)上白垩-古近系的碳酸盐岩及暗色泥岩.这几套烃源岩除白垩-古近系有待落实外,其它各套烃源岩均已形成油气显示或工业油气流.综合评价结果最为有利的含油气系统是寒武系,其次为石炭系,根据2个含油气系统的地理分布看,前者主要分布于巴楚隆起及麦盖提斜坡上倾部,后者主要分布于山前坳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