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592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91.
本文讨论了日本第一座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230m的新西海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用纤维单元法考虑钢管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用P-δ效应考虑几何非线性,讨论了在纵桥向地震作用、横桥向地震作用以及纵、横桥两方向同时作用情况下该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和抗震性能。计算表明,在纵桥向地震作用时轴力的作用显著,拱脚附近产生的内力较大;而横桥向地震作用时轴力和面外弯矩作用显著,拱脚以及拱肋与桥面连接附近产生的内力较大;横向地震响应远大于纵向地震响应;应考虑纵、横桥向地震力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7级以上强震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形态、应力方向及其地貌特征,本文对1895-2016年的7级以上地震活动划分了3个轮回,每个轮回分为两个活动阶段,结果表明3个轮回的地震空间分布有较好的重复性,印度板块向北的推进过程,控制了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阶段性及其分布形态。类比历史地震活动特征,提出未来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为祁连山褶皱系附近,存在发生2-3次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受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推挤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也存在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3.
深水远端裂陷盆地演化是大陆边缘构造研究的热点.中沙海槽盆地位于西北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之间,是一个临近洋盆的裂陷盆地.根据最新的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该盆地的沉积层序和构造演化.中沙海槽盆地裂开后期地层厚度约为200~1500 m,可划分为6个地震层序.古近系分布局限,仅限于中沙海槽盆地和中沙南盆地的深凹部位;新近系一般厚...  相似文献   
994.
冈底斯带谷露区中新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露花岗岩是冈底斯构造带上念青唐古拉花岗岩的一部分,分布在当雄-拉萨大型北北东向伸展断裂两侧。岩石类型主要有斑状花岗闪长岩、巨斑黑云母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含石榴石花岗岩等。花岗岩同位素K-Ar测年结果在11 Ma左右,形成于中新世。花岗岩具有富硅、铝和碱,贫铁、镁、钙的特点,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具有较明显的负铕异常。岩石相对富集不相容元素(LILE),贫化高场强元素(HFSE),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Rb、Th强烈富集,Nb与Ta亏损近似,Ba、Sr 和Ti强烈亏损的特点。谷露中新世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与该区地壳东西向拉伸阶段的构造环境有关,是碰撞造山后地壳伸展、快速隆升背景下减压深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形态学断面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新方法。该方法由点云数据构建规则格网,去除粗差点;对构建的每一个格网进行多尺度分解,获取初始地面点及地物点;分别利用曲面逼近及微分形态学断面构建DTM(digital terrain model),通过阈值函数判别二者之间的残差,确定最终地面点。使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提供的测试数据进行实验,并与8种经典滤波算法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地物点和保留地面点,并降低总误差。  相似文献   
996.
对黔北务正道地区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对铝土矿矿床的控矿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位于赤道附近的炎热潮
湿的古气候环境导致的红土化铁铝质古风化壳是铝土矿形成的先决条件;以页岩为主经长期化学风化形成的古剥蚀区为铝土矿
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而低凹的古地形地貌是沉积或堆积型铝土矿的最佳场所;在半封闭式的相对较为稳定的海湾
相沉积环境下沉积铝土矿含矿岩系,早二叠世大竹园晚期,通过频繁的海进-海退循环,沉积区不断处于还原—氧化环境的交替
变换之中,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97.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烈度分布与房屋震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云南鲁甸6.5级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并给出了各地震烈度区的房屋建筑震害特征,探讨了不同结构房屋分烈度的破坏比、震害指数,与中国地震烈度表进行了对比,认为调查点数据较为合理,支持各烈度区划定.  相似文献   
998.
黄淮海地区湿地水生态过程、水环境效应及生态安全调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围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黄淮海地区湿地水生态过程、水环境效应及生态安全调控”,介绍了湿地水生态过程、水环境效应和生态安全调控研究对我国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总体方案。该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一套集河流、湖沼、河口等湿地系统组分于一体的湿地系统层面上的湿地学理论,解决我国湿地研究面临的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有效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建立不同目标下湿地系统整体调控模式,构建生态、社会和经济相互协调及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9.
IntroductionTheexistenceandmeasurabilityofearthquakenucleationinvariousgeologicalbackgroundareimportantbasicproblems.Generally,crowdingtogetherandzonationdistributionofmoderateandsmaIlearthquakes(orsourceofAE)arenormalphenomenon(Mei,etal,l993).However,itisnotreliabIetoidentifythecrowdingofmoderateandsmallearthquakesasforeshockofstrongearthquake.Someauthors(Yu,Li,l998,Wang,l999)studiedthemethodstofindtheprecursorinformationastojudgetheriskofstrongearthquakesfromthefiguresofspace-timeevoluti…  相似文献   
1000.
对藏北羌塘地体阿木岗群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地质填图和实测剖面获得的资料,对羌塘地体阿木岗群的层序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变质作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变质岵与盖层之间的角度不整保关系,火山-沉积变质岩的Sm-Nd年龄对阿木岗群的原岩时代和变质年龄进行了重新厘定,得出其原岩为一套陆源碎屑岩和少量火山岩,经历了三期变质作用的演化,火山-沉积变质岩Sm-Nd年龄为268.6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