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近年来GFRP锚杆因耐腐蚀性好、强度重量比高等优点而逐渐应用于边坡等岩土体的支护,但其时效力学特性却对加固的岩土体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本文在分析GFRP锚杆拉拔机理的基础上,引入Merchant流变模型,建立了反映GFRP锚杆拉拔时效特性的黏弹性流变模型。根据推导出的控制方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得到了锚杆轴力、剪应力和位移沿杆长的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GFRP锚杆拉拔时效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参数研究,并得到了一些关于GFRP锚杆加固机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2.
湖南岩溶分布与土地利用景观的响应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地处西南岩溶区的东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上图、Mapinfo分析统计等手段,调查湖南省岩溶的分布面积、分布状态,并根据1982年、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统计分析20年来土地利用景观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发生变化的驱动力,提出改善建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岩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在宏观调控下往良性方面发展,岩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23.
湖南地处西南岩溶区的东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上图、Mapinfo分析统计等手段,调查湖南省岩溶的分布面积、分布状态,并根据1982年、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统计分析20年来土地利用景观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发生变化的驱动力,提出改善建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岩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在宏观调控下往良性方面发展,岩溶...  相似文献   
2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石围天坑群生态旅游形象定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柏瑾  周游游  王伟 《中国岩溶》2010,29(1):93-97
现代旅游给游客诸多形象感知,影响其对旅游地选择的决策。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品位,由于交通的不便、天坑本身陡峭险峻等因素,使旅游者对景区产生的形象感知偏差。本文简述了大石围天坑群景区的本底形象,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并分析大石围天坑群资源的吸引力;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计算各层因子的吸引力得分。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景区的资源非常具有吸引力,旅游地的地质地貌及动植物组成、旅游资源的科研与观赏价值、资源的典型奇特性的分值分别为89.71、87.08、87.57分,因此在景区的宣传中应着重放在地质、地貌、动物、植物的稀有性、完整性、典型性、奇特性上。   相似文献   
25.
采用负载镧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壳聚糖微球对含氟水进行吸附处理.该吸附剂的适宜工作条件为:温度30~50℃,pH值7.0,吸附时间30 min.用吸附等温线描述了F-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并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F-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饱和吸附容量为25.7mg·g-1;该吸附剂对F-的吸附既包含化学吸附又包含物理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颗粒内扩散和液膜形成的边界层是其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26.
在前人对褶皱冲断带的研究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对比滑脱层数量、强度、深度等对褶皱冲断带的制约,设计了6组砂箱模拟实验,并运用粒子成像测速(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的实时监测,计算出各阶段模型剖面上的速度场和涡度场,对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过程和变形机制进行详细刻画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滑脱层的强度和深度均制约着褶皱断层的构造演化,滑脱层的强度越小,其上覆地层中的变形传播越远,滑脱层深度越深,对整个构造样式更具有控制作用,变形也就传播得更远。以微玻璃珠组成的滑脱层主要产生前展型逆冲叠瓦式构造,上部推覆体前缘水平位移较快;以硅胶组成的滑脱层上部形成叠瓦式构造,下部形成冲起构造,上、下两部分具有明显的分层变形特征。PIV监测结果显示,当上盘速度骤停,并且前缘涡度值骤降时,断坡形成并发展成断坪-断坡组合构造样式;下一条断层以相同方式在前缘形成,从而使褶皱冲断带向前陆方向扩展。将实验结果与龙门山南段褶皱冲断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较好的印证。  相似文献   
27.
为了向广大勘察设计界的读者更好地宣传2005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促进各地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本刊以专栏的形式将上海、四川、浙江、成都、北京、江苏等地的经验交流材料进行了整理,以便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8.
姿态控制系统是功能多、构成复杂、可靠性要求高的关键分系统之一。传统的三自由度模型有较大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飞行的实际情况。该文首先建立了姿态控制系统六自由度全量数学模型,包括控制方程和箭体运动两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对姿态控制系统六自由仿真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姿态运动简化分析和系统稳定性研究,设计了相应的数字校正网络和变增益系数,从而建立了姿态控制系统的全数值仿真模型。仿真实验表明,系统稳定,并且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29.
当前地震勘探领域缺乏深度域反演的有效方法,无法直接利用深度偏移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储层预测。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基于点扩散函数的深度域反演方法对深度域地震数据进行反演,该方法借鉴光学领域的点扩散函数的概念,在偏移速度场中加入均匀分布的点散射体,然后使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的方法进行正演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前声波波动方程逆时偏移,得到点扩散函数。并且本研究依据最小二乘理论推导了点扩散函数深度域声波阻抗反演的公式,最后使用该反演方法在Marmousi模型和实际的地震资料上进行了测试。反演测试结果表明:该深度域反演方法反演结果精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0.
通过构建海陆间大气质量迁移(MAMLO,Migration of Atmospheric Mass over regions between Lands and Oceans)指数,对北半球夏季亚洲—北太平洋上空大气质量的迁移规律及其与气候异常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半球中高纬亚洲大陆和中低纬北太平洋上空异常大气质量呈现反相变化。夏季MAMLO指数总体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同时还具有准3 a振荡周期以及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亚洲大陆中高纬地表气压变化与北太平洋低纬气压变化的反相关关系主要归因于:异常大气质量环流;海陆异常加热对比;Rossby波能传播。MAMLO与欧亚、太平洋地区夏季气候异常关系密切,尤其在中国地区。MAMLO为正(负)时,中国大体呈现出北方降水偏多(偏少)南方降水偏少(偏多)、北方偏冷(偏暖)南方偏暖(偏冷)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