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7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861篇
测绘学   647篇
大气科学   671篇
地球物理   469篇
地质学   1972篇
海洋学   586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334篇
自然地理   31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3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8篇
  1936年   12篇
  193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71.
海南岛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王兮之  郑影华  李森 《中国沙漠》2006,26(3):409-414
利用1986年、1996年和2003年的3期TM数据,在GIS和FRAGSTA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定量地分析海南岛西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7 a来各种土地类型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频率十分频繁。没有发生变化的林地占76.88%、耕地占60.38%、建设用地占52.11%、沙地、水体和草地分别仅占32.64%、28.72%和2.7%。岛西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变化显著,景观异质性增强,破碎度降低而连通性增加。近10多年来,岛西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动态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2.
我国沙尘暴发生日数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常生华  李广  侯扶江 《中国沙漠》2006,26(3):384-388
根据全国近30 a的沙尘暴记录,运用分形分析得出,在不同的降水量区域,沙尘暴的发生规律明显不同。中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平均为4.4 d·a-1。年降水量≤305 mm的地区沙尘暴发生日数最多,平均为9.9 d·a-1,这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主要是我国传统的畜牧区;305 mm<年降水量<570 mm的地区平均为4.0 d·a-1,这是草原区,主要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570 mm的地区为0.4 d·a-1,主要是我国的农耕区。305 mm<年降水量<570 mm的区域,沙尘暴发生的频率随降水的变化幅度最大,为4.1,年降水量≤305 mm地区,沙尘暴随降水的变化幅度最小,为0.3。分析认为,我国沙尘暴危害的防治需要构建牧区—农牧交错带—农区生态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973.
线性四叉树快速动态编码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常规线性四叉树编码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 分析,提出了一种在遍历栅格数据过程中直接生成四叉树的快速动态编码方法。该方法用栈代替线性表或数组,在提取格网单元后,直接检测其属性值,生成十进Morton码。将这些数据压入栈,在栈中同步地对已检测过的格网单元或结点向上层结点进行合并。当对整个栅格数据遍厍完后,栈中剩下的记录就是所需要的线性四叉树码结果。最后根据测试结果比较了动态编码方法的运行效率和内存占用  相似文献   
974.
A review of ten-year's practice in developing the improved simultaneous physical retrievalmethod(ISPRM)is given in the hope that some creative ideas can be drawn from it.Theimprovement upon the SPR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under-determinedness of this ill-posed inverseproblem.In our experiment,the precondition is observed that prior information must beindependent of the satellite measurements.The well-posed retrieval theory has told us that theforward process is fundamental for the retrieval,and it is the bridge between the input of satelliteradiance and the output of retrievals.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result from the forward process.the full advantage of every prior information available must be taken.It is necessary to turn the ill-posed inverse problem into the well-posed one.Then by using the Ridge regression or Bayesalgorithm to find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among the first guess,the theoretical analogueinformation and the satellite observations,the impact of the under-determinedness of this inverseproblem on the numerical solution is minimized.  相似文献   
975.
长江中下游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土壤磁性增强的环境磁学机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对长江中下游第四纪沉积物 (Q3 黄土,Q2 红土和Q3 红土 )发育土壤的磁性增强现象及其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1)铁磁性矿物是土壤磁性的主要载体,它们是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单畴 (SSD)和超顺磁性 (SP)态的次生磁性矿物,没有显示重要的反铁磁性矿物的贡献;(2 )土壤磁化率 (χ)的高低与成土过程产生的稳定单畴和超顺磁性颗粒呈极显著正相关,指示了风化成土作用的强度,磁化率可作为反映成土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3)频率磁化率 (χfd) 5 %可作为土壤中的超顺磁性颗粒存在与否的临界值,土壤 χfd值的高低同样反映了风化成土作用的强度,可用作研究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有用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976.
简要介绍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神府—东胜地区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针对这一地区的环境特点,建立了以遥感信息为基础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环境压力负荷、环境问题和环境潜力等3个方面的10个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知识,实现了全部因子的权重排序。以GIS为技术支撑,对各专题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建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详细客观地评价了该区的环境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977.
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普(LAM-ICPMS)技术对中生代锆石进行了详细的206Pb/^238定年研究。采用线扫描(Line scan)进样法减小了传统的剥深(Depth profile)进样法所引起的激光熔蚀分异效应;优化仪器参数可三ICP-MS对Pb和U的质量歧视效应。测得了精确的^206Pb/^238U比值及年龄。研究结果表明,均匀颗粒锆石的^206Pb/^238U比值测量精度为2%~10%,  相似文献   
978.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中一下寒武统和中一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层。前者R。已达2.0%以上,只能作为有效气源岩;后者成熟度适中且有一定分布范围,是塔里木盆地最现实的烃源层,可分为三段,其中以上奥陶统中部的印干组和良里塔格组最具重要意义。对盆地中海相原油与寒武系和奥陶系岩石抽提物中甲基甾烷、三芳甲基甾烷及降胆甾烷的分布进行直观对比,表明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存在亲缘关系,而与寒武系无明显相关。全盆地所有钻遇的寒武系岩样,C27—C28—C2。甾烷碳数分布呈“斜线”型或反“L”型,而绝大部分中—上奥陶统岩样则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所分析的储层沥青的甾烷碳数分布与上述寒武系岩样一致,说明寒武系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上确曾生过油。包括塔中4、轮南、桑塔木和东河塘等在内的工业性油田产出的油,其甾烷碳数都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只有极少数的油样呈“斜线”或反“L”型分布,因此塔里木盆地的原油主要与中—上奥陶统相关,而与寒武系相关极少。运用G温度参数评价原油成熟度,结果为塔里木盆地主要油区原油的形成温度在117~133℃之间,对应的R。值为0.78%~0.92%,只相当干中等成熟阶段,可以推断它们不可能源干寒武系,只能源干奥陶系。  相似文献   
979.
介绍了平顶山矿区地温信息管理系统软件(PGTIMS1.0)的设计思路。根据平顶山矿区地温信息的特点,该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地温数据库、地温图形库、地温计算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可以进行地温信息管理、地温图形的管理、地温场中任意一点的地温计算。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为科学地预测地下温度,评价地温环境、煤炭开发与热害治理之间的矛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80.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法快速电阻率成像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导电全空间与均匀半空间中心回线源和磁偶极子在阶跃电流激发下磁场公式和扩散速度的定义,导出了不同条件下瞬变场的扩散速度公式。在此基础之上,引入瞬变电磁测深全区视电阻率定义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电阻率成像的一阶与二阶近似公式,从而建立了一套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快速电阻率成像方法。模型检验结果、实测剖面电阻率成像以及对大地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曲线进行静偏移校正效果均良好,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