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庄汉平  卢家烂 《地质论评》1997,43(4):373-380
白果园银(钒)矿产于震旦系陡山沱组黑色色岩系中。矿床的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色页岩含丰富以低等海生生物为主的腐泥型有机质,黑色页岩形成于局限的滞留海盆。  相似文献   
32.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25~200℃区间内含有机酸、有机酸盐的水溶液及含石油水溶液对岩石中Au的淋滤萃取能力,以及沥青、干酪根对水溶液中Au~(3+)的还原作用。结果说明,大部分含有机质水溶液对Au的淋滤作用超过单纯的无机盐卤水,石油中Au浓度达到水溶液之中金浓度的4000倍,含石油水溶液可把岩石中90%的金淋滤出来。沥青、干酪根对Au~(3+)有强烈地还原能力,其中沥青还原Au~(3+)的活化能E接近一个恒定值(12.4kcal·mol~(-1)),与沥青的热演化程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3.
一、资料和计算方法由于强对流天气来势猛、速度快、生命史短、尺度小,用常规的天气图资料进行物理量诊断场分析,对强对流的落区、落时很难确定。我们选取了浙北和浙中地区的48个地面站(不包括高山站)的每小时地面资料,金华、舟山、宁波、湖州、杭州五个站的雷达回波资料。以地面气象站为格点组成52个三角形,如图1所示,平均站距50至60 km,应用任意  相似文献   
34.
东北寨金矿从发现经勘探已逾10年,其远景如何7—从已控制的矿体规模和对成矿地质条件之进一步研究,该矿具有成为世界级的中国“卡林”金矿之可能性。  相似文献   
35.
天气图图形数据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天气图图形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实现的技术路线,并介绍了已建成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6.
利用加密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登陆并穿过浙江省的9015号台风所造成的风雨分布及其变化与台风周围的一些中尺度特征以及地形作用的关系。分析表明:台风登陆后气压眼与风眼存在偏离,这种偏离状况是与风雨强度相对应的。此外,在台风登陆后不久,由于入流增强,中心眼区范围内降雨会突然增强;台风造成的雨区成带状分布,带宽约40-60km,间隔为30-100km,雨带内主要雨团相对于台风中心的移动轨迹大都呈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37.
应用航空象片进行土壤系统判读,就是根据土壤分类系统的相应级别的主导判读指标,结合有关成土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对土类、亚类、土属等逐级判读。1981年以来,我们在“珠江三角洲土壤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中,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航空象片判读方法,编制了1:20万“珠江三角洲土壤图”。现将土壤系统判读的一些粗浅认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一、雨情和影响系统1988年7月29日傍晚到30日上午,在浙东、浙北发生了一次特大暴雨。暴雨集中在29日17时到30日9时这16个小时内,3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中心在宁海、三门附近,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区自中心向西北方伸展到杭嘉湖,范围约有10000平方公里。三门的一日最大雨量达360毫米,一小时最大雨量为77.7毫米,雨强远超过了历史记录。由于这次过程雨量集中,来势凶猛,宁海、三门、黄岩、奉化、嵊县、新昌等地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遭受了重大损失。造成这次特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热带中尺度对流云团,其尺度约为80—150公里,它  相似文献   
39.
以煤与海相泥岩的块状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升温速率下的排烃模拟实验,借助生烃动力学方法处理实验模拟结果,对煤与海相泥岩的残留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相泥岩残留烃在Ro为1.0%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而煤中残留烃在Ro为1.0%时达到高峰后便基本上保持稳定。煤吸附能力比海相泥岩的强,其残留烃量也比海相泥岩大。成熟作用对于煤及海相泥岩残留烃都有很大的影响。高过成熟阶段海相地层中烃类构成以油藏或输导层中原油裂解气为主,源岩中的残余液态烃也有一定的贡献,而煤在排烃结束以后煤中分散液态烃对裂解气的贡献更大些。煤中残留烃主要是前期形成的烃类由于排烃效率不高而聚集起来的,而海相残留烃基本上随着残余生烃潜力的降低而降低,这一方面说明海相残留烃受生烃作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排烃效率的影响。模拟样品中的残留烃及残余生烃潜力均可以与自然样品对比,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0.
含有机质热水溶液与金、铜、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含有机质(脂肪酸、腐植酸,氨基酸、原油、油田卤水等)热水溶液对岩石中Au、Cu、Hg的淋滤活化作用.结果表明,含一定有机质的水溶液对岩石中Au的淋滤能力超过含NaCl、KCl等盐类的卤水,含有机质和盐类的卤水的地球化学性质基本上取决于有机质的地球化学行为。原油、油田卤水对HgS有较强的溶解作用,腐植酸及低分子的脂肪酸、氨基酸对HgS的溶解基本上不起作用。丙氨酸是岩石中Cu的有效活化剂,常温下可使岩石中46%的Cu进入水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