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研究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蛇绿岩岩矿信息识别和提取,以藏东罗布莎蛇绿岩为例,基于ETM和ASTER遥感数据,分别采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羟基类(蛇纹石、绿泥石)和铁染类(磁铁矿、橄榄石)矿物信息;利用纯净像元指数法(pure pixel index,PPI)提取端元波谱,结合地面已知岩性信息,分别采用光谱角分类法(spectral angle mapping,SAM)和波谱特征拟合法(spectral feature fitting,SFF)识别纯橄岩和橄榄岩,研究了罗布莎蛇绿岩及其主要蚀变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经过对比分析可知,用多种方法、多种数据提取的岩矿信息可以相互验证;提取出的纯橄岩和橄榄岩与所提取的羟基类和铁染类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有较好的空间重叠,且与地面调查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蛇绿岩遥感岩矿信息提取是可行的,并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2.
利用MOD13Q1产品监测肯尼亚2001-2010年荒漠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磊  王超  别强  赵传燕 《中国沙漠》2013,33(1):46-52
使用MODIS MOD13Q1-NDVI数据,通过NDVI累计计算,得到肯尼亚2001年和2010年植被生长状况较好时期的NDVI影像.基于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盖度.利用植被盖度进行荒漠化评价.结果表明,肯尼亚近10年来生态环境总体趋于改善,荒漠化发展态势并不明显,但荒漠化问题仍然严重.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轻度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呈现减少趋势,非荒漠化和中度荒漠化变化相反,各省区的荒漠化土地变化趋势也不相同.在小范围地区内,使用Landsat-5 TM影像进行验证,发现与MODIS数据评价结果相似,但更能详尽的描述重点区域的荒漠化问题.  相似文献   
73.
河道疏浚拓宽以及港口新建扩建等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疏浚淤泥,如何处置大量废弃淤泥是工程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固化方法是目前处理疏浚淤泥的常用方法,其目的是将废弃淤泥处理成土工材料加以利用。处理后的淤泥固化土作为工程建设用土必须考虑其工程力学性能。为了研究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压缩性状与结构屈服应力,进行了多组不同配比下淤泥固化土的压缩试验。通过室内一维压缩试验,研究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压缩性状,探讨了固化材料掺量、初始含水率、龄期等对固化土压缩变形特性和结构屈服应力的影响。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与许多天然沉积结构性土及水泥土类似,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压缩曲线均存在一个明显的结构屈服点。当上部荷载小于结构屈服应力之前,固化土的压缩性很小; 一旦上部荷载超过结构屈服应力之后,固化土的压缩性急剧增大。分析了淤泥固化土结构屈服应力的影响因素,并将由一维压缩试验得到的结构屈服应力(Py)与由无侧限抗压试验确定的抗压强度(qu)进行了比较,给出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疏浚淤泥固化土在屈服前后的压缩性状差异很大,这一研究成果对工程应用很有指导意义,当上部荷载较低时,可以充分利用其屈服前的低压缩性,但应确保上部荷载不能超出其结构屈服应力,以避免固化土在缺乏预兆的情况下发生突然破坏。  相似文献   
74.
不同井眼条件下的水平井双侧向测井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油气开发中水平井中井眼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建立了上、中、下三层介质的水平井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水平井眼处于目的层不同位置、不同井眼尺寸以及泥浆电阻率等都对水平井双侧向测井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非厚层影响更加明显。井眼尺寸越大和泥浆电阻率越高,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就越严重。当目的层小于6 m时,水平井中的深、浅双侧向测井响应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层厚围岩的影响;当层厚分别大于36 m和6 m时,深侧向和浅侧向测井几乎不受围岩影响;在15°的范围内,不同的井眼倾角对双侧向测井响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5.
1960-2010年黑河流域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别强  强文丽  王超  何磊  赵传燕 《冰川冻土》2013,35(3):574-582
利用1960年地形图、 1990年、 2000年和2010年TM影像, 采用基于冰雪指数(NDSII)和原始波段的面向对象解译方法, 提取黑河流域4个时期的冰川分布, 结合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 利用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冰川的时空分布变化及原因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从1960-2010年50 a间黑河流域上游冰川持续退缩, 面积共减少138.90 km2, 减少率为35.6%, 平均每年减少2.78 km2, 祁连山中段冰川属于强烈退缩型. 祁连山中段黑河流域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 200~5 300 m之间, 冰川分布下限为海拔4 000 m; 冰川退缩主要发生在低海拔地区, 冰川的退缩上限为海拔4 600 m.气温的显著上升是研究区冰川退缩的关键因素, 气候持续变暖将会导致冰川退缩加剧.  相似文献   
76.
西藏自治区砂金开采历史悠久,已查明的砂金矿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砂金矿资源丰富,但是大部分区域地质工作程度较低。遥感技术为短期内有效地开展砂金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崩纳藏布砂金预测工作区为例,介绍了遥感技术在西藏砂金矿成矿预测中的工作内容、方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77.
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生境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传燕  别强  彭焕华 《地理学报》2010,65(1):113-121
青海云杉林分布格局深受环境影响,量化其分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该种群管理、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仍然缺乏量化研究成果。本研究选择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青海云杉林分布图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着重量化分析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生态幅度和地形特征,得出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生境的气候边界函数,并界定青海云杉林分布的海拔、坡度以及坡向范围。该项研究目的在于数量化表达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的气候和地形幅度,为退耕退牧还林提供科学支撑,为气候变化条件下青海云杉林的响应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本文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带主力油层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统计分析了各区块已揭示的主力油层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明确了主力油藏主成藏期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井埋藏史和热史的恢复,结合主力烃源生排烃热演化,确定了各区块主力油藏主成藏期发生的时间:中部1区块为新近纪渐新世(40 Ma),中部2区块为晚白垩世早期(95~88 Ma),中部3区块为白垩世末-古近纪早期(75~60 Ma),中部4区块第一期成藏时间为早白垩世末(105~95 Ma),第二期成藏时间为晚白垩世晚期(85~72 Ma).  相似文献   
79.
利用1958~2000年有代表性的周边县树木增减资料、1984年10月~1986年9月树冠对降水的截流观测资料及1950~1999年西峡县山洪资料,分析了伏牛山南坡森林覆盖率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平均年雨量值大;林区树冠和植被对降水的截流率在60%以上,植被越好,树林郁闭越大,山地的山洪和水土流失就越小,不但可减轻洪水灾害,而且蓄水于地下,以丰补欠,调节林区水分供应;西峡县因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山洪次数增加.因此,应治山造林,绿化荒山.  相似文献   
80.
沙丘迁移是风的作用结果,而地面风向则受到地形条件的很大影响。阿勒泰地区沙丘移动方向较复杂,在夏半年(4—9月),西部额尔齐斯河南北及中部两河地带的沙丘向东、东南方向移动;冬半年(10—3月),西部额尔齐斯河以南沙丘略向北移动,河北侧沙丘向西、西北移动。本区的气候主要受西风和北极气团的影响。蒙古高压区在冬半年对本区作用显著,主要由阿尔泰山中段鞍部南下侵入该区,然后沿额尔齐斯河西行,对该河北侧的沙丘产生明显作用。在本区的起伏山地直接影响风的流动线路,控制地面沙丘的移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