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8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85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61.
本文首先介绍了GPS动态测量中一般的相位平滑伪距法;继而给出了相位滤波模型,并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相位平滑伪距法与相位滤波法的等价性;然后,对相位、伪距相结合处理中的相位周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用差分伪距检测周跳的方法。针对相位、伪距结合的两种形式给出相应的周跳处理方法;最后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2.
海洋磁力异常逼近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常用的数值逼近方法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海洋磁力测量的特点,仿真计算分析了移动曲面法、Hardy多面函数法、Shepard法和Kriging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插值精度。同时,给出了一个实例来计算分析四种逼近方法插值精度。仿真与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已知点的分布情况及磁异常变化情况不同时,四种逼近方法的插值精度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情况,本文总结出了适合于海洋磁力异常逼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3.
中国沿岸主要验潮站海图深度基准面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中国沿岸有代表性的15个验潮站的多年潮位观测资料,以年序列进行调和分析并据调和常数计算验潮站的海图深度基准面,分析了由年观测序列求得的调和常数和海图深度基准面的稳定性,研究和更新了理论上可能最低潮面计算中的浅水分潮和长周期分潮订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沿岸不同验潮站的海图深度基准面定义和算法存在差异,新的订正算法计算的可能最低潮面和最低天文潮面具有意义一致性,研究成果能够用来精化和重新构建中国沿岸海图深度基准面。  相似文献   
164.
海洋磁力测量中确定最佳拖曳距离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测船等效为一个磁偶极子,推导出测船磁化模型及船尾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确定最佳拖曳距离的理论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方法确定的最佳拖曳距离与传统的海上实验法确定的结果相差一般不超过1m,验证了理论计算确定最佳拖曳距离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5.
海洋磁力测量垂直空间改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个实测的海洋地磁异常数据(磁异常剧烈变化和平缓变化),采用向上延拓的方法,通过对实际海洋磁异常的向上垂直空间变化的理论分析,研究了拖鱼位置的上下起伏对获得的磁异常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海洋磁力测量垂直空间改正的概念.计算分析表明,拖鱼位置的上下起伏对海洋磁力测量的精度有较大的影响,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必须进行垂直空间改正,将整个测区的磁异常改正到平均海面上.  相似文献   
166.
利用异步效应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异步效应与长期平均海面传递误差的关系.利用中国海区典型验潮站实测数据进行了异步效应及长期平均海面传递的数值计算,证实异步效应是影响长期平均海面传递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7.
海洋测绘专业教育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系成功申报国际海道测量师A级培训资格的认证过程,探讨海洋测绘专业学科体系的改革。针对不同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讨论如何制订合理的教学课程大纲,对指导海洋测绘专业的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8.
给出了海洋测深网平差模型在观测值等精度独立条件下的可靠性计算公式,理论分析指出,当检查线数小于3时,模型可靠性不好.对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检查线数小于3的改化模型.并分析了1∶1万比例尺3种水深图幅网结构的可靠性,指出检查线与测深线长度比为10%~15%对确定测深网的可靠性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9.
基于平均海面的频谱结构和两验潮站潮位之间的关系模型,本文对基准面传递的空间结构及方法原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给出了水准联测法的假设条件;发现了同步改正传递法的异步效应和回归分析传递法的时移效应,导出了更精确的传递数学模型;并对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例对比分析。研究还表明:平均海面的回归分析传递法和深度基准面的潮差比传递法均是最小二乘潮位拟合传递法的特殊形式。最小二乘潮位拟合传递法,由于采用了更真实的潮位比较数模而具有更高的传递精度。建议在海道测量工作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70.
海洋测深的波束角效应及其改正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测深仪波束角效应使记录的测深图像(海底地形)产生变形,本文将测深仪波束角效应分为三种:时移效应;双曲线增伪丢失效应;深度丢失效应。并对这三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改正方法,不同类型海底地形的数值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极大地提高海洋测深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