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先武  冯晻  刘财  王典  鹿琪 《世界地质》2010,29(1):118-123
分离P-P波和P-SV波最常用的是τ-p变换法, 但是在τ-p域中, P-P波和P-SV波常有重叠部分, 不能很好分离。地震勘探中, 当炮检距小于界面深度时, P-P波和P-SV波的时距曲线方程都可近似为抛物线方程。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基于抛物线方程的坐标拉伸τ-p变换的P-P、P-SV 波分离方法, 该方法首先对地震记录沿空间方向上进行坐标拉伸, 再进行τ-p正变换, 在τ-p域中分离P-P波和P-SV波, 其次对P-P波和P-SV波分别进行τ-p反变换, 实现P-P波和P-SV波的分离。与常规τ-p变换法对比分析表明, 利用该方法能很好地将合成地震记录中的P-P波和P-SV波分离。  相似文献   
62.
针对地震波的能量随着传播时间的增加而递减,提出了一种时间补偿方法。通过调试与传播时间有关的两个可调参数进行地震波振幅补偿。模型试验证实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能量的损失,而且在地层中地震波振幅衰减与品质因子Q值有关时,其中的一个可调参数可以用另一个可调参数和Q值来表示。也就是说,本文方法同样是一种反Q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63.
本文评述在研究岩石圈结构时,根据已往采用广角反射波和折射波的信息进行正反演的为研究岩石圈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那种成层性比较发育的地区效果比较好,而对于花岗岩地区或成层性不好的地区,这种方法就无能为力了。这样我们运用了回折波时间场和回折波CT成像方法相结合的系统来研究下地介质的速度结构,这种方法精度高,简单易行。并用把这种方法与以往用的正反演解释方法相比较,二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4.
在地球物理数据广义线性联合反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球物理数据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比广义线性联合反演方法更优越的结论。还对解决迭代公式中数量级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5.
本文讨论了一维粘弹性波阻抗反演的迭代法。根据一维波动方程和KelvinVoigt粘弹模型导出了一个适于数值计算的第二类Volterra型积分方程,用迭代法求解。通过对已有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数值计算表明了该反演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分辨率以及应用于实际水平层状地层反射地震记录反演阻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6.
层状粘弹性介质中SH波的反射、透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粘弹性介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运动方程中加入介质的粘滞性因素,另一种是从本构方程入手,建立介质的粘弹性模型。后一种方法在研究介质物理性质上具有直接性,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处理方法。从本构方程的角度,以波尔兹曼(Bo ltzm ann)叠加原理为基础,建立积分型本构方程,进而建立粘弹性介质波动方程,得到二维粘弹性平面波解,并研究了层状粘弹性介质分界面处平面波的反射、透射问题,计算反射、透射系数CR、CT,同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7.
利用中值滤波技术能够很好的抑制噪声和保护边缘信息这一特性,用不同的滤波窗口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并做出处理后图像的归一化差值图像。通过图形分析发现差值图像上的信息比原始图像细节信息更丰富,某些地质现象更清晰。  相似文献   
68.
西部地震资料主要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地区地表情况多样,资料品质较差,多属低信噪比资料。这对类资料,静校正叠前去噪及速度分析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针对西部地区不同的资料采用相应的静校正方式,在叠前去噪方面,就FK域倾角滤波方法的应用上进行了改进,克服了该方法一些“蚯蚓化”、“假构造”等弊端,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尤其是用于西部资料的去噪方法。并针对多次波的特点,采用时间域,频率域及τp域等多种方式进行多次压制,在西部资料的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内莫霍的基本特征(详细摘要)杨宝俊刘财梁铁成(长春科技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长春130026)0引言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GGT)长1300km,完成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其中包括利用近130km近垂直地震反...  相似文献   
70.
二维小波变换在地震勘探面波消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在深层油气勘探中,针对深层地震数据的特点,我们利用二维小波变换技术易于分离信号和噪声的特点,将其应用于东部深层地震资料的处理中,对面波的消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大大提高了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