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扬子地块西缘新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扬子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非常强烈,花岗岩广布。最近研究表明,该区还育较大规模的析元古代基性岩浆活动。本文着重总结和评述了扬子地块西缘的新元古代镁铁一超镁铁质岩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这一期岩浆活动是由约0.95~0.90Ga造山带的岩浆活动和0.86~0.74Ga非造山的岩浆活动组成.反映了从岛弧到板内裂谷的构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云南沧源拱丁金矿床黄铁矿矿物学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矿床属石英脉型、近年发现于滇西南边陲。作者以背散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等离子光谱诸方法,对矿石中黄铁矿的矿物标型特征做了较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为主要载金矿物,尤以具破碎结构的立方-五角十二面体聚晶含金最富。该矿物热电性金属P型导电、热电系数在垂向上无大变化,预示本矿床深部仍具一定远景,本研究有助于探讨矿床成因,且为深部预测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铂族元素矿床的主要类型、成矿作用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铂族元素(PGE)矿床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它可以赋存于不同的岩石类型、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内生PGE矿床与不同的岩浆类型及热液活动有关.由于铂族元素特殊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且难熔于普通的酸、碱等,故铂族元素成矿具有特殊性.PGE矿床可划分为岩浆型、热液型、火山块状硫化物型(VMS)和外生型四大类型.岩浆型又可分为铜镍硫化物型、铬铁矿型和磁铁矿型,热液型主要有斑岩型和夕卡岩型,外生型包括黑色页岩型和砂铂矿型.本文讨论了各岩浆演化过程中:(i)硅酸盐和氧化物的分异,(ii)富Fe矿物(橄榄石、辉石、磁铁矿、铬铁矿)的分异,(iii)岩浆的混染,(iv)不同成分、硫不饱和的岩浆的混合等,都可以导致岩浆中硫达到饱和,一旦形成不混熔硫化物熔体,硫化物富集,将形成有经济价值的PGE矿床.同时,成矿还受温度、Ni和Cu含量、体系中其它组分和硫逸度的控制.岩浆后期的热液蚀变会改变PGE的含量和品位,但典型的铂矿床一般没有遭受热液蚀变作用的显著影响.本文指出了铂族元素矿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PGE矿床的物质来源、PGE演化过程中的分配规律、铂族元素矿物(PGM)的赋存状态,并对以后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指出西藏(蛇绿岩套铬铁矿亚类和俯冲增生弧斑岩型Cu-Au矿)和新疆(碰撞后二叠纪岩浆Cu-Nj硫化物型和黑色页岩型)是我国寻找PGE矿床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攀西裂谷地区层状镁铁岩的PGE矿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攀西裂谷位于四川西部,裂谷经历了元古宙和海西期二次地幔柱活动,形成多处穹窿构造和层状镁铁质岩体的侵入。后一期的层状岩体赋存著名的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床。中国和南非合作研究认为,层状岩体PGE矿化应进一步研究。以新街岩体为代表,经钻探工程建立了岩体剖面;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证实,岩体有三个岩浆旋回和许多韵律层,层厚仅2~3cm。自上而下岩相为辉长岩、橄辉岩、辉石岩和橄榄岩,造岩矿物为贵橄榄石、普通辉石、钛普通辉石和中长石。岩体下部旋回,硫化物较富集,多在高镁质岩相。硅酸盐、氧化物和硫化物三系列矿物共生而不混熔。硫化物呈浸染状,主要有三层,产在橄榄岩、辉石岩和下辉长岩内。铂族矿物有砷铂矿、自然铂、硫锇矿、铋碲钯矿、碲铋矿、碲银矿、自然银等。PGE富集可能有三个阶段:岩浆早期,岩浆中"S"不饱和,PGE易进入硅酸盐;岩浆晚期"S"逸度增高,硫化物富集,为PGE富集阶段;热液阶段PGE再分配富集。PGE和Ni、Cu、S为正相关关系,和Fe、Ti相辅相成,无明显关系。岩石中PGE背景值为(0.166~0.411)×10-6,PGE矿化体的品位变化较大,为(0.94~0.976)×10-6。有的钻孔样品Pt+Pd含量大于1×10-6,可做进一步找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胶东谢家沟金矿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国  刘洪臣  邓军  张静  刘秉光  钱进 《地质学报》2009,83(10):1497-1504
谢家沟金矿是胶东金矿集中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为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NE向黄铁绢英岩化糜棱岩、超糜棱岩韧脆性剪切带中。本文对矿区的黑云母花岗岩、脉岩、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黑云母花岗岩、脉岩及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ΣREE较小,LREE富集,HREE亏损型,Eu异常不明显,脉岩、花岗岩和矿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谱曲线基本一致。认为矿区的花岗岩、中基性脉岩、成矿流体具有同源性,继承性;成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壳幔过渡带;谢家沟金矿成矿作用受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壳慢相互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6.
哀牢山金矿带矿化剂对金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确定出哀牢山金矿带成矿流体中的硫是金成矿的主要矿化剂的基础上 ,对成矿流体的硫、氦、氩同位素以及与金成矿有关的地质事件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哀牢山金矿带各金矿床的成矿流体 ,是富硫的深源高温流体与贫硫的大气成因低温地下水二端元混合的产物 ;富硫深源流体上升加入地壳浅层贫硫流体的过程 ,受喜山早期地壳拉张作用控制 ;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之所以集中在喜山早期 ,主要是通过喜山早期富硫的深源流体上升 ,加入原在该地区浅层断裂中循环的大气成因贫硫流体中 ,从而使这种贫硫的流体转化成富含足够硫进而能够大规模浸取金的成矿流体来实现的 .  相似文献   
17.
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峨眉山玄武岩的微量元素丰度显示区域性差异,西岩区(盐源—丽江拗陷)玄武岩总体上比中、东岩区(康滇隆起和滇黔拗陷)玄武岩富相容元素而贫不相容元素,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母岩浆经历的结晶分离的程度不同。比较演化的石英拉斑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往往富放射成因锶,反映其成因还涉及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相对主体拉斑玄武岩,东川碱性火山岩贫REE特别是LREE,推测源区发生过先期熔融事件。主要元素和REE的模拟计算表明,二滩粗面岩可以由玄武质母岩浆经分离结晶衍生,最可能的主要分离相是该区似层状辉长岩的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五种主要类型超大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超大型金矿床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是多样的,深部来源流体与浅部大气降水流体的混合是各种类型超大型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拱丁金矿床属石英脉型。通过背散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等离子光谱等方法的研究,查明其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等疏化物,其中细粒-微粒自然金是Au的主要存在形式。文中首次报道了锌-银金矿变种在自然界的存在,并对金的成矿机理做了一定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